譚楊陽
摘要: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治國理政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隨著我國政府職能的轉型,多元的價值觀與文化不斷沖擊社會結構,并且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使我國事業單位群團工作面臨挑戰,基于此,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如何做好事業單位群團工作進行思考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群團工作;黨組織
引言: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群團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與規律,在迎接新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廣大人民群眾與各級黨組織對如何發揮好群團工作的積極作用有著新的期待,同時對從事群團工作的各級黨組織寄予厚望,因此,事業單位應堅持科學發展,正確認識群團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來滿足當前時代需求。
一、群團工作的性質與經驗
群團工作是我國黨的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黨用來聯系人民群眾的特殊紐帶。通過歷史經驗可以看出,群團工作能有效動員職工群眾、聯系職工群眾以及服務職工群眾,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從而達到工作目的。當前,群團工作的主要性質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服務大局與圍繞中心上有新的作為,并圍繞整體工作部署與工作思路,以工作的結合點與著力點為基礎,充分發揮群團工作原有的作用,以此來實現新起點上的跨越,做出貢獻。
其次,在服務群眾與踐行職能上有新的成效,充分利用自身的紐帶、橋梁的作用,從根本上做好維護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以及組織群眾工作,同時積極的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保證群眾的利益[1]。
然后,在平臺打造與創新載體上有新的措施,以圍繞中心工作為基礎,有效的開展組織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多樣性以及有效性的工作,從根本上提升事業單位與廣大干部職工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受生活方式、分配方式以及組織形式等方面的變化影響,職工自身的思想意識逐漸發生改變,變得多變與多元化,并對自身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政治待遇、經濟收入、文化建設以及自身的未來發展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標準,是機遇,也是挑戰,基于此,事業單位應提升自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加強與職工的交流溝通,關心職工的日常生活與日常工作,從根本上維護職工自身的合法權益,以此來促進各項工作有效的開展,作出新貢獻。
二、事業單位應以立足點為基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事業單位群團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應遵循圍繞中心與服務大局的總原則,因此,事業單位的群團工作應將服務大局作為落腳點與出發點,在開展活動與工作時,必須將活動和工作與服務隊大局相結合,從而進行有效的謀劃與思考,由此可知,為大局服務就是群團工作的價值體現。簡單來說,大局是指“保和諧、促發展、惠民生”,在此背景下,內設機構的具體中心工作會有較大的不同之處,但最主要的關鍵點是群團工作同志自身需要具備良好的大局觀,胸懷大局,以大局為中心,準確進行定位,找好切入點,從而保證工作的有效開展,具體來說,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
(一)樹立良好的精神與心態
只有保證自身具備良好的精神與心態,才能有效開展工作,將工作任務落實,尤其是相關的領導干部,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面對問題、面對工作、面對職工以及面對矛盾的精神狀態從根本上體現了領導人員的自身品質、追求、胸懷以及理想等,從而對職工產生深遠的影響。只有將職工和單位的利益以及自身的理想追求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工作人員對工作充滿激情與活力,銳意進取。奮發向上,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精神與心態,利用自身的力量、智慧以及思想等,創造出有效的成績,從而干出一番事業。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的調動積極性,凝聚人心,從而激發出強烈的創造性,將自身的行動與思想進行統一,達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目的,使工作人員合心合力,推動事業單位發展。因此,應做好青年與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重點掌握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二是以理論學習為基礎,提升自身的知識,三是擴寬信息渠道,注重信息的內容,四是能有效做到換位思考,提升思考意識[2]。
(三)和諧穩定發展
以立足點為基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加快維權機制的建設步伐,切實做好當前的民主管理、政務公開等工作內容,從根本上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同時,開展有效的思想工作,關注青年與職工的心理思想,將不穩定因素提前進行化解,扼殺在萌芽狀態,例如,定期開展有效的談話、談心活動等,從根本上維護和諧穩定。
三、以加強自身建設為基礎推動群團工作實現新發展
(一)創新工作理念
利用新穎科學的工作理念和思想理念,獲取認同,贏得尊重,并且,嚴格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群團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以及新形式,以群眾的需求特點、以當前時代的主旋律為基礎,精心謀劃結合實際,樹立高遠思想,創新工作理念,突破傳統的定性思維,創新工作載體,剔除傳統落后的活動模式,利用網絡新媒體等新載體與新方式,廣泛征求意見制定詳盡的工作目標,通過周密務實的工作思路獲取尊重、認同與支持,從而推動群團工作實現新發展。
(二)培養積極進取精神
積極培養開拓進取精神,利用良好的姿態與精神,獲取本單位干部職工的認可,充分發動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建立激發干部職工積極進取的獎懲機制,培養舍我其誰、責無旁貸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始終堅持開拓進取、積極奮進、百折不撓、迎難而上的良好精神品質與精神狀態,將群團工作作為挑戰與機遇,始終保持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愛,消除埋怨與牢騷等消極思想,在單位內部形成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以此來贏得理解與尊重[3]。
四、增強工作意識建立有效的工作平臺與工作載體
受時空環境與群眾團體自身影響,雖然群團工作的工作原則與工作目標一致,但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工作的方法與路徑卻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如何結合實際,強化意識,建立有效的工作平臺與工作載體尤其重要,根據事業單位特點與環境條件,精心設計具有特色、符合實際以及適合群眾參與的活動,并以活動為平臺與工作載體,凝聚人心,強化建設目標,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結論:綜上所述,在事業單位群團工作開展過程中,應遵循圍繞中心與服務大局的總原則,將服務大局作為落腳點與出發點,保持良好的工作精神與狀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陣地,能有效做到換位思考,從而推進事業單位群團工作又快又好發展。
參考文獻:
[1]盧淼.機關事業單位基層團組織活力建設實踐探討[J].管理觀察,2016,(34):68-69+72.
[2]宗文龍,魏紫,于長春.我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與改革建議——基于問卷調查的分析[J].審計研究,2016,(05):106-112.
[3]羅重譜.中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軌跡及走向判斷[J].改革,2015,(04):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