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東海 謝瑛
長期以來,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導致學生負擔,特別是課業(yè)負擔越來越重,同時也導致學生心理負擔加重,甚至超過了其心理承受能力,導致學生心理變得扭曲。于是“減負”精神深入人心。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都在努力探索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如何貫徹落實“減負”精神。
應當說,課堂上減輕學生負擔是落實“減負”精神的主渠道。因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那么,我們在教學管理中應該怎樣落實高效課堂“減負”呢?
一、提高認識,明確“減負”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性
學校通過教研會、專題研討會,使每個教師都要樹立“減負”的意識,明確認識到,教育發(fā)展到今天,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對學生的期望值已經大大超過學生心理的最大承受力,已經造成了部分學生人格的不健全,甚至心理變態(tài),在現實生活中,已出現了令人深思的事件,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已迫在眉睫。只有統(tǒng)一了思想,正確認識到學生的負擔已到了非減不可的地步,教師上課時,才有“減負”意識,才會自覺減負。
在教學管理中,學校可明確規(guī)定教師每堂課講課的最長時間。我們認為,看教學效果,最終是看學生學得如何,懂得了多少,能力有多強,而不是看教師講得如何多,教得如何仔細。限定講課的時間,就是要教師精講,講關鍵,講方法,減少低效勞動,避免無效勞動,盡量做到高效勞動,這也是在為教師“減負”。堅決杜絕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學生在課堂上呆若木雞,腦海一片空白的現象。在管理落實上,各教研組長帶頭上示范課,均按此規(guī)定執(zhí)行。教研組長每天抽查本組教師每堂課講課時間,學校領導輪流抽查教師執(zhí)行情況,使學校制定的高效課堂最長講解時間這一措施得以落實。
二、在壓縮教師每堂講課時間時,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課堂活起來,樂起來
限定了教師講課的時間,就為學生活動提供了時間,在課堂上,才能有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只有通過自己親身探索實踐去獲得知識,才會學得活,學得牢,才能學以致用。這也才算得上是真正落實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地位,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要落實這一點,應推廣“學生講,教師點評”的上課模式。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穩(wěn)步推進,先是讓膽大的、學習能力強的、學業(yè)成績較好的學生輪流上臺講課,讓學生給學生壯膽,進而營造學生登臺講課的氣氛,逐漸向每個學生都當“教師”這個方向過渡,做到人人登臺講課。應當說,訓練學生形象思維,可多讓學生在公開場合表達見解,訓練學生抽象思維,可多讓學生觀察現象,多讓學生動腦思考,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養(yǎng)成多思善思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如能做到學生按學號順序依次上臺講課,教師點評,那么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會空前高漲,課堂氣氛也會自然活躍。課堂活了起來,學生也就樂了起來,學生就不再感到課堂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就不再認為課堂是沉悶的、乏味的,是老師的,而會覺得課堂是活躍的、有趣的,是大家的,當然也是“我”的。原來去上課的那種沉重感沒有了,心理負擔也就減輕了,課堂教學效果會明顯好轉。
三、對作業(yè)的處理,學校可規(guī)定任何學科作業(yè)學生在當堂完成,不布置課后作業(yè),或者說家庭作業(yè)
本學科作業(yè)只能在教導處給該學科排定的時間內完成,不布置那些機械重復的作業(yè)。當然作業(yè)的確可以使學過的知識得以鞏固,也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實踐證明,布置大量的作業(yè),特別是機械重復性的作業(yè),只能加重學生心理負擔,不懂的仍不懂,那幾乎是無效的勞動,浪費了學生的時間、精力,換來的只能是對學習的厭倦、反感。如果學生從繁重的作業(yè)堆里爬了出來,解放了自己,就會覺得輕松至極。
四、課堂降低難度
教師在課堂所講的內容應該做到95%的學生能聽懂,并能運用。重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不搞高、深、尖的東西,推行“問題”式教學模式,把學生按學習能力的差別進行分組,選出組長,上課時,由組長提出本組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然后由教師解答,教師重點解答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對于過深或過淺的問題則留在“自由課”,由學生自己請教老師解決。在綜合教學中,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著重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從這個角度講,難度也必須降下來。實踐證明,只有降低課堂難度,重心下移,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教師上課喜歡講深,攀高,甚至有些東西連自己都不甚了解,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只有個別學生能跟著思路走,而大部分學生未能跟上,甚至開小差,或者干脆昏睡。這樣,教師的“辛勤勞動”有多大意義?高效課堂效益又在哪里呢?
在高效課堂教學中,通過以上舉措的實施,既能“減負”,又能“增效”,過去一直未能把課堂難度降下來的問題也得到解決。當然在具體施行中,也許會遇到一些未曾遇到過的問題,還有待完善。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