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蓓蕾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英語這門學科越發凸顯出它的重要性。英語教學在小學階段也越發受到重視。經過多年一線英語教育工作的研究,發現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存在較大問題。在英語教學中,重課本和考試,而忽視了對語言的操練和運用。很多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而沒有真正喜歡上英語這門學科,更談不上運用英語,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厭惡英語。因此,教師要改變英語教學的“老套路”,用新方法和新理念去引領學生自己學習英語,愛上英語課程,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多樣性活動;語言環境;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在人們生活工作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英語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就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英語課程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習英語不僅有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他們與各國青少年的相互溝通和理解,還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職業發展的機會[1]。由此可見,英語教學對教育教學乃至學生今后就業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對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英語學科已成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完成小學英語的基本教學任務,還應讓學生熱愛英語,學會運用英語。這幾年筆者在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學生英語的總體知識框架建構得不錯,應試能力都很強,但是在口語表達方面差強人意,很多學生學的都是“啞巴”英語。基于這個問題,筆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了一些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改變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要學好英語,就必須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作為基礎。我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中文進行交流和會話,身邊的語言環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利。我們沒法改變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但可以想辦法,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一些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英語味”的環境中,更好地吸收英語的知識。
(一)讓教室變成英語的海洋
學生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教室,因此,我們要用心對教室進行布置和調整,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感受到溫馨和諧的語言氛圍。開學初,我就布置學生分小組去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英語話題的相關資料,并加以整理,再通過手工、手抄報或者繪畫的方式展示出來,用作教室的布置和裝點。在這一過程中,我發現學生收集英語資料的興趣十分濃厚,很多學生對西方國家的節日十分感興趣,他們認真研究了Christmas和Easter,將查找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并用手抄報的形式進行了展示。一些學生對西方的飲食很感興趣,將外國人的一日三餐進行了歸類,并加以介紹,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一些學生對問候語很感興趣,就將所有的問候語進行整理,并制作成精美的海報,張貼在教室的宣傳板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由創作,對英語知識有了更深、更廣的涉獵,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我們的教室,經過學生的布置和創造,隨處可見英語,處處洋溢著濃濃的英語氛圍。
(二)制定規則,盡可能多說英語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很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也有很強的向師性。我們就要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制定一些規則,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去說英語、學英語。我規定學生相互見面或見到老師一定要用英語打招呼,放學時要求學生用英語道別。學生很樂意接受這個要求,每天都可以聽見Hi!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bye.這簡單的問候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說英語的勇氣。經過一段時間,我將要求提升,讓學生盡可能用學過的英語表達去對話或者提問。這一次,我沒有作硬性規定,采取了獎勵制度。每天用兩個以上學過的知識與同學交流,就可以得一顆星,累計十顆星就可以換一張“英語抄寫作業免寫券”。學生樂此不疲,參與積極性極高。因此,課本上的“點餐用語”“打電話用語”“介紹自己與家人”等知識,學生大都能流利表達,熟練運用。
二、創設多樣性活動,讓學生快樂學英語
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我進行了各種嘗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明顯上升。
(一)創設班級英語角
我根據學生的建議在教室的角落設立了多個英語角。我們班有Small Library,Daily Sentence,Western Culture等英語角,每個英語角都有專人負責更新布置和組織活動。學生自發借閱英語讀本,介紹英語角知識,帶領大家朗讀每日一句,每周舉行一次口語交際活動。英語口語練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語角活動必須長期堅持,效果才會明顯。我們將英語角的時間規定為英語早讀課和英語社團課。利用每周的80分鐘來進行英語角的活動,保證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每周一次的英語口語交際活動,我先引導學生立足于課本教材選題,再進行突破提高。我把擬定題目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結合課本自由說。學生會選擇一些熟悉的話題進行交流,如我的家庭、我的同學、我的朋友、我的學校、我喜歡的動物、生日、天氣、服裝、購物、水果等。每次英語角活動都圍繞一個主題去設計或交流。這些話題的共同特點是: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材,便于學生開口交流。這樣的方式使小學生沒有太大的壓力。經過一學年的努力,學生參加英語角的積極性提高了,幾乎每個學生都愿意開口說英語了,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提升了不少。
(二)用英語舉行文藝活動
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英語對話,我們可以采用多樣性的表達形式去練習英語。上個學年,我們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情景劇《零花錢》并參加區級比賽,獲區三等獎。我們選取的課本劇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很容易理解,也很樂于參與表演。排練課本劇的過程中學生自行改編劇本,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還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我們所有的道具也是師生合作完成的。學生在表演中還加入了音樂舞蹈等形式,整個課本劇的內容豐富多彩。
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我都鼓勵學生用英語組織活動,開展別開生面的英語活動。學生可以演講,介紹自己的家人、愛好、理想等;也可以開自己小小的演唱會,唱我們學過的英語歌曲,也可以唱時下流行的英文歌,很多孩子都很喜歡這個環節,爭相競選小小歌唱家。我們班的六一節總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而我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不知不覺地提升了不少。
平時我們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英語的原版影片,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也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學英語的氛圍,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風俗,這些文化意識對學生學習英語也有莫大的幫助。
(三)運用好書本知識
課堂對話表演對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小學階段的教材主要是以對話的形式來呈現。因此,學完一個對話,我就安排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練習對話內容,通過小組的合作創新,讓學生愿意展示自己,樂于練說英語。不光是對話,每個單元的Song Time和Chant板塊也都是很好的練習材料。它們的語言設計簡單,讀起來朗朗上口,稍加引導,學生就可以模仿甚至創新展示。教師認真研讀課本,鉆研教材,就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精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就被調動起來,英語學習就變得輕松有趣。
總之,只要教師用心去思考,用行動去實踐,就一定可以帶領學生發掘出更多學習英語的方法。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就會走得快樂、長遠一些。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發現英語學習的突破口,讓學生多說,多練,多演,多做,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和總結,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和美好。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地堅持下去,我們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必定會有很大突破,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也必定會有很大的提升,讓學生學中用,用中學,真正學會學習英語,利用英語成就將來的自己。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