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瑜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當代《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提到的學生發展必備的六大核心素養之一。那么,教師應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現在,很多學校都開展了科技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科技活動的開展是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呢?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了科技活動如何筑夢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說到創新,江澤民同志曾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這個報告告訴我們,創新對個人、對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作為祖國未來棟梁的青少年一定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
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明確指出:當代中國學生應當具備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創新對學生發展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
作為當代中學生,參與科技活動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到底有哪些積極作用呢?
一、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為創新提供堅實基礎
學生在參與科技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學習除課本以外的其他知識。如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中的微視頻比賽,就需要學生自編自導一部微電影作品,在課堂教學“視頻制作”的課程時,教師只安排了一個課時讓學生完成對一組圖片的組成、字幕的添加及背景音樂的添加,所以學生要自編自導一部作品,僅僅有視頻軟件制作的皮毛功夫遠遠不夠。
首先,學生需要掌握以某一社會現象作為切入點創作劇本的能力。如何創作劇本呢?學生還要從合理性、可行性上進行分析,然后還要會編寫鏡頭腳本,使用攝像機拍攝作品,根據作品需要剪輯鏡頭等。對于這些課外知識的獲取,教師指導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探索實踐,靠課外知識提高自身的學識與眼界。
都說滴水穿石,通過知識的日積月累與視野的不斷開闊,學生能達到從量到質的飛躍,為學生走上創新思維之路打好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耐挫力,為創新提供可靠保障
科技活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學生不斷實踐與探索。在我校開設的校園機器人社團中,教師布置了一個任務,學生需要通過編程一步步實現,有時一個角度、一個時間的微調都會影響最后的結果。在社團中,筆者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一次次進行編程,程序導入,實踐觀察,思考出錯,微調程序,程序導入……這幾個環節的循環操作。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埋怨、失落、懊惱,但每次看到其他組的同學順利完成任務時,那股不服輸的精神總是驅使著他們繼續前進,不斷向自己發起挑戰。
在社團課程中,筆者還經常遇到有學生因為沒完成任務而依依不舍地離開教室,他們希望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調試程序,讓機器人完成目標。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面對困境時的勇氣和享受完成任務后的成就感,所以他們在創新實踐的道路上,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穩,越走越棒。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創新增加高度
與傳統學科的課堂不同,科技活動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作品比較,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驅使著學生不斷前行,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這種內在驅動力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與實踐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挑戰。在我校機器人社團中,誰能讓機器人更加穩定地、用時最少地完成一個個任務,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PK的焦點話題。
在社團中,學生不是無所事事,而是積極主動、忙碌地調試著自己的程序。只見在機器人場地中,有學生圍在那兒,觀察自己的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情況,在場地中比畫著、思索著如何讓機器人執行的任務更加完美。學生與學生之間可謂是你追我趕,從來不敢懈怠。
正是因為科技活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才會讓學生對科技活動報以如此大的熱情,不斷激發自己大腦的潛能,迸發出一個又一個創新的想法,讓創新的思維在科技活動中發出熠熠光輝。
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團隊意識,為創新開拓思路
科技活動會涉及很多課堂外的未知知識,對于知識的渴求和好奇心,驅使著學生尋求教師的幫助,當然更多的時候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圖書館中的書籍或網絡查找更多的資料,來解決自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疑惑。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是現代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讓學生更加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做會學習、會解決問題的小能手,而不是只會一味地尋求他人幫助、不愿自己思考的小懶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我們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可見團隊的力量是多么強大。
當然,科技活動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機器人比賽,還是微視頻的制作,以及其他科技活動,團隊合作是否融洽將直接影響到最后作品的呈現,團隊中的每一位同學都好像是機器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看似無足輕重,但是缺一不可。學生與學生之間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思維交流與碰撞,定能讓他們彼此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強大,也讓處于獨生子女的“90后”“00后”體會到了與他人交流、合作、平等、互助的樂趣與幸福感。在科技活動中,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學會了團隊合作,懂得了耐得住寂寞的價值,更懂得了與他人分享的快樂,這就為創新開拓了更加廣闊的天地,讓創新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已經成為目前學校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綜上所述,科技活動在校園中的開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學生未來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與文獻:
[1]蔡偉.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在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科學大眾,2016,(9).
[2]唐婷.讓創新精神在科技活動中閃光[J].科學大眾,2012,(2).
[3]馮永升.科技創新活動課:插上創新的翅膀起飛[J].教育觀察,2015,(8).
(作者單位:常州市田家炳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