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四姩
摘要:信息技術的科學使用,為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在教育領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抽象性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顯得更加重要?;诖?,本文積極探索了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運用信息技術,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 ? 信息技術
初中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教師應該科學地運用相關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筆者重點介紹了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和討論。
一、創新數學課堂教學體系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主要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加之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體系就顯得很有必要。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所以在現代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將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體系和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度,從而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
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通過關鍵詞標記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數學的概念,引導學生關注數學概念,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記憶。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復習概念中的關鍵詞,促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推測數學知識的變化;其次,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從各個角度分析數學概念,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并通過詳細地思考和論證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衍生步驟,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探索能力;最后,教師應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相應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結合數學概念進行分析,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概念的能力,進而形成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突破數學課堂教學難點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數學知識的教學難點就是教師面臨的困難。當下,在數學知識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更好地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促進學生從抽象數學知識的學習中脫離出來,從而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如《三維圖形》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數學素養有一定的要求,學生應該具有較強的數學抽象思維和想象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依靠數學語言的描述,給學生講授三維圖形,學生在腦海中難以形成具體的三維圖形圖像,導致他們對三維圖形缺乏認知,因而在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已知的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三維圖形轉換為一些直觀地顯示圖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3D圖形,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提高學生使用知識的能力
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經典數學習題的演繹是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展示出自己的思路和解題步驟,擴大學生的數學問題解決思路,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使用能力。另外,教師還要規范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步驟,使學生形成有效解決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真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體系相結合,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簡化了復雜的數學教學過程,突破了數學知識的教學難點,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崔文亭.初中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的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6).
[2]張巍巍.淺析初中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教學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4).
(作者單位:江西省鉛山縣傍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