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摘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日后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在小學階段,教師必須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思想品德教師就承擔著這樣的任務。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著眼于學生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引導學生發展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 ? 思想品德
在小學教學中,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的價值觀的樹立和道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思想道德教育是循序漸進、不斷滲透的過程,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世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對學生思想和道德的啟蒙,高質量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指明方向。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思想品德教學的巨大作用。
一、注意強化品德教育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利用科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可以嘗試從教學環境入手,營造輕松和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較好地進入學習狀態,因為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如果直接進行理論教學,他們難免會覺得比較抽象,沒有辦法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沒有辦法真正扎根于日常生活,這樣的課堂教學無法保障質量。
如果教師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構建民主自由環境的氛圍,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漫畫等方式進行課程導入,通過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課程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是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習知識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拉近學生和知識間的距離。
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道德教育
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應該回歸生活,才能真正提升德育的質量。思想品德教學來源于生活,最終也必將回歸于生活,而且思想品德教學的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讓學生能夠從小事著手,不斷成長和發展。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入社區、公園、超市等地方,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發現書本知識和生活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思和所想。
除此之外,進行生活化的教學,讓學生回歸生活,還能夠跳出課堂教學的束縛。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在45分鐘內,教師不可能幫助學生完全掌握所有內容。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課后的作業,以完成任務的方式幫助學生加強知識的學習。對一些學生來說,他們會主動地進行學習,因為他們對與生活相關的內容有比較強的好奇心,但是有一部分學生比較內向,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成長。
三、豐富教學內容,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應該涵蓋思想品德教材的所有內容,再引入生活實際,將學生的所學和日常生活相結合,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思維制訂教學計劃。比如,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直觀知識,教師的教學就應該符合學生的這些特點,在進行教學時盡可能將教學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展現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為學生發展提供幫助。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如何做好思想品德教學,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實踐,尋找到提升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平.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8).
[2]宮海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回歸生
活化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13).
(作者單位:江西省鉛山縣鵝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