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當今社會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現代制造業的昌盛使社會的生產能力逐步提升。我國教育行業緊隨時代發展腳步,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向。其中,中職院校教育以培育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為主。本文以中職院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為背景,分析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完善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的具體方法和實踐對策。
關鍵詞:中職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 人才培育模式
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嚴重不符,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等,嚴重影響了校方培育人才的整體效果。筆者主要分析了現階段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存在的教學問題,提出了完善專業教學,改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方法。
一、中職機械專業教育現狀及問題
1.教學內容與實踐脫軌
在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中,教材內容的編排存在諸多不合理。機械制造行業對人才的需要較高,要求學生具備深厚的知識儲備和扎實的實踐技能。而在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課堂中,教師完全依照教材進行講解,沒有結合現實的發展變化,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阻礙了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
2.人才培育目標不清晰
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育目標不清晰,定位不明確,導致畢業生與企業對人才要求不符,影響學生就業,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情況偏差較大;知識內容過于陳舊,與時代脫軌;學生知識結構與綜合能力與企業要求相悖。
3.實踐活動過于形式化
中職院校在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活動時,呈現過于形式化。實踐教學環境不足,沒有專業的實踐場地,教師缺乏對實踐活動的監督,在學生學習自律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實踐教學缺乏應有的效果。
二、完善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對策
1.完善教材內容與課程建設
中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實用型專業人才為主,在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時,教師應完善教材內容與課程建設,設立符合時代要求和企業要求的人才培養計劃,依靠基礎課程推動核心課程的建設,這樣有利于培育高素質、實用性專業人才。教師可挑選具有一定特色的教材,符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及培養方向。在教學中,教師也應為學生滲透機械加工的知識,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發展趨勢,提升綜合能力。
2.推行分層教學課堂模式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知識基礎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師應實行分層教學,進行整合優化。在實行分層教學前,教師應深入了解班級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綜合能力,以教學提問體現分層教學。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問題,基礎理論知識由理論知識較弱的學生回答,以確保兼顧到每位學生。
3.加強校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
為培養應用型、實用型專業機械人才,學生的實踐教學是核心。中職院校必須重視校企聯合,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實踐基礎,與本地知名機械制造企業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彌補實踐教學的不足,鍛煉中職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4.建立高水平師資隊伍
決定中職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能力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關系著中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整體結果。校方應建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積極引進優秀教師,為學生講解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理論知識,聘請企業中資歷深厚的技術人員為學生講解。中職機械教師應到校方合作企業掛職,定期去企業學習,以便更好地傳授知識,完成學校人才培育。
三、結語
改善中職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育的道路還很漫長,需要校方和教師共同努力,社會給予充分支持,才能完善課堂學科建設,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為社會輸出大量人才。
參考文獻:
[1]盧建湘,謝煌生,黃文呈.基于“卓越計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龍巖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7,(48).
[2]夏國宏,徐慶華,任桂華等.以創新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湖北理工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6,(5).
[3]彭三河,眭滿倉,周傳喜等.面向工程應用型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33).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