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萍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最怕的是作文教學,學生最恐懼的也是寫作?!皩懯裁础?、“怎么寫”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師生們。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閱讀教學要讀寫結(jié)合,找準讀寫訓練的結(jié)合點,為學生提供素材,讓學生‘有米下鍋”。因此,本文探討從找準精彩點、關(guān)注留白點、留心細微點等方法,讓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幫助學生逐漸提高習作能力。
關(guān)鍵詞:小練筆;語文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61-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jié)合,相互促進?!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chǔ),是內(nèi)化的吸收;作文是運用,是外化的表達。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理順讀與寫的關(guān)系,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增強讀寫結(jié)合訓練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讀寫能力。課堂小練筆作為一種“作文快餐”,具有篇幅短小、形式靈活、學生易于上手等特點,若教師能夠合理利用課堂小練筆,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何把握小練筆的時機、就文取材,使小練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有效性呢?
1.找準精彩點
課文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段落,對于文本中出現(xiàn)的經(jīng)典、精彩的語段,教師除了引領(lǐng)學生反復誦讀感悟,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點”進行練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語言、積淀語感,掌握寫作方法。
如《秋天的雨》這一課,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生動優(yōu)美,如: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仿寫一段話,想一想,秋天的雨還會把什么顏色給誰?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有的寫:“它把黃色給了稻田,稻田成了金色的海洋,它們迎風歌唱著豐收的喜悅?!庇械膶懀骸八腰S色給了玉米,黃黃的玉米棒子露出大黃牙,像調(diào)皮的孩子,快樂地晃動著。”還有的寫:“它把黃色給了樹葉兒,黃黃的葉子像一只只蝴蝶,跳起浪漫的舞蹈。”
再如《桂林山水》一文,其中兩個自然段采用先總后分的結(jié)構(gòu),巧妙運用了對比、比喻、排比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特點,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不失為一篇指導學生片段仿寫最好的典型范文。因此,在精讀課文時,我引導學生仔細品析文句,領(lǐng)會作者精彩的寫作技法,要求他們模仿這樣的構(gòu)段方式和手法寫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學生興趣盎然,通過仿寫輕松地將這些寫作技巧內(nèi)化為自己的習作能力。這樣及時地把寫作訓練有機地揉進閱讀教學,打通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寬闊通道,使兩者和諧共生、相得益彰。
2.關(guān)注留白點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或含蓄,或簡練,給學生提供了馳騁想象和無盡感悟的無限空間。語文教師要以敏銳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訓練點,讓學生思維植根于課文,想象于書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能解決學生練筆時的“無米之炊”。
由于許多文章都配有生動的插圖。教學時,教師應該抓住這些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把自己的感想盡情地表達出來,還原當時的情景。例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中插圖上畫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燒身的情景。課文中只用“一團烈火把他整個兒包住了”這句話作了描寫。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然后把畫上的內(nèi)容,如火苗燃燒的樣子、邱少云被烈火燒身時的神態(tài)、手抓泥土的動作等仔細描繪出來,還要寫一寫邱少云此刻可能在想些什么。通過描寫文章中的插圖,讓學生更加強烈感受到邱少云忍受烈火燒身的驚人毅力,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還有些文章的結(jié)尾留白處意猶未盡,通過練筆,會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例如《凡卡》文章結(jié)尾只寫凡卡在郵筒里投送他寫給爺爺?shù)男?,回來后睡覺時做了一個甜蜜的美夢,留下了一串省略號。這無疑給學生留下了一大片想象的空間,此時可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小凡卡滿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的美好愿望能實現(xiàn)嗎?他的命運能改變嗎?”以此更深入地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激發(fā)學生對小凡卡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狼和小羊》中小羊的命運如何?《小攝影師》中小攝影師后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他有沒有再來找高爾基?課堂上,我盡可能地多留一些時間、空間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聯(lián)想補寫文章的空白處。經(jīng)過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后,一篇篇意猶未盡的文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一種人性的美就活躍在學生的筆尖下。長此以往,孩子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縱深發(fā)展,語言的洞察意識也會越來越敏感,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3.留心細微點
所謂“見微知著”,文本中一些細微處,若能有心地去發(fā)掘,也能顯出“風韻”來的?!吨胁誓翘臁芬晃闹校髡叩母赣H為同事捎的一張彩票意外中了大獎,獎品是他夢寐以求的名牌汽車,于是父親面臨著一場道德抉擇。父親究竟面臨怎樣的道德抉擇?他會想些什么?我隨機要求學生站在“父親”的立場,用心感受,寫寫他當時的矛盾心理。學生只有切身體會了父親復雜的思想斗爭,感悟了“父親”在“實現(xiàn)夢寐以求的愿望——擁有一輛轎車”與“保持尊貴人格——誠實”這兩者間的艱難抉擇后,才能理解父親讓庫伯開走奔馳轎車時的令人肅然起敬的正直人格;才能真正領(lǐng)悟到“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這句話的真正意義。這樣就能通過語言訓練“架橋鋪路”,從細節(jié)中感悟人格魅力。
總之,課堂小練筆是學生語言積累的小橋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提高寫作能力的大舞臺。它極其有利于小學生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緊隨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只要我們用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努力挖掘讀寫結(jié)合點,把握住恰當?shù)臅r機,一定會讓課堂小練筆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