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蔭榮
【摘要】由于中職生進入社會時間比較早,很多中職教育者嚴重忽略了學生語文的學習,只注重其專業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文化基礎不牢,反過來又影響了專業學科的發展。文章結合中職語文教學經驗,探討了當前的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零距離”對接的途徑,以促進中職學生全面地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專業學科;“零距離”對接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各項職業對中職生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而當前的中職生卻存在著嚴重的偏科和專業技能缺乏等問題,很大原因在于教育工作中忽略了基礎性學科指導,嚴重阻礙了中職學生的學習與今后的專業發展。中職語文作為各學科的基礎,是學生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前提。重視中職語文的教學,注重將語文和其他學科進行“零距離”對接,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對接的重要性分析
(一)語文學科本身的重要性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聽、說、讀、寫,對于中職學生的學習需求而言,即表現為中職生在社會生活與職業工作中聆聽他人意見的能力、口才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而學生也可以通過長期的語言積累與應用,充分發揮各種文筆特長,精準表達自身的想法或職業工作中的設計思路,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此外,語文長期學習所形成的文學素養更是重要,有助于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精神上脫離低級趣味[1]。由此可見,語文學科本身的重要性使其具備了與其他專業學科對接的足夠優勢,并能支撐學生在專業性學習上更高效。
(二)符合新時期社會職業的要求
伴隨各行業各領域發展交叉的錯雜性變化,各種職業之間的關聯越來越緊密,很多優秀的社會職業人才均能掌握較多的技能和突出的專業技術,同時還有較高的知識能力與語文素養,這些都和語文的學習有關[2]。因此,中職學生必須將語文的學習作為各學科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的基礎要點。為了確保自身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中職學生就必須注重語文學習中關于文學素養、交流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重點進行專業知識的研修,才能真正參與并融入社會職業工作中去,滿足新時期對職業人才的要求。
二、與專業學科對接的中職語文教學要求
(一)具備開放性的教學思維
中職語文教師自身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思維,并有前瞻性地以跨界教學的思維方法對語文知識的教學設置進行研究。與其他的專業“零距離”對接,就要求中職語文教學必須跳脫出傳統教學的框架,不拘泥于對語文學科本身的認識,從語文中跳出來看待語文教學[3]。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廣泛地接觸這個融合了各個專業的社會,時刻把握住時代前進的脈搏,尤其是注意社會上對中職生人才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并結合中職生的心理特點開發創新性的教學思維。
(二)注重德育知識的灌輸,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在現今的社會中,很多職業崗位所需要的人才除具備專業的技能外,還要有較強的職業道德和素養,具備獨立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在日常的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除兼備語文本身語言應用的工具性,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雙重功效來提高學生的職業修養,促使其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使其在今后的職業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豐富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學習根本
豐富中職語文教學模式是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師還必須意識到,學生學習語文除能夠提升本專業知識運用能力以外,還能夠為職業發展服務,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通過優化教學手段,豐富形式,尤其是在模式應用中更加突出學生的職業性與專業性,才能實現語文與專業學科“零距離”對接的目標,才能真正將語文本身的實用性價值體現出來,學生更能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及其應用在專業學科上的價值與意義,于是認清個人學習主體性,投入更多的熱情與興趣[4]。
三、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零距離”對接的策略
(一)找準語文知識與專業學科之間的交集點
要做到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的“零距離”對接,語文教師就要提前為學生找準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及專業學科之間相契合的地方,借以提升語文與專業學科出現交集的頻率,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的掌握也更全面與深刻。比如在學習《“神舟”六號再續神話》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具體的預習內容不僅要從語文的文本中找出,還要求學生課外查閱有關“神舟”六號的專業資料,比如涉及的硅材料還運用在我國航天事業的軍用衛星、通信衛星或氣象衛星上等,全面了解有關“神舟”六號飛船的一切信息,再將其融合在語文的文本學習中,更進一步深化認識。這個過限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及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而這些引申出來的內容就是中職語文學科與專業學科知識的交集點。教師的重要任務就在于利用語文知識激發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同時又利用專業學科知識輔助語文的文本內容教學,確保學生的語文學習與專業知識學習在共同發展應用中進步。
(二)加強語文文本學習與專業線上的知識延伸
語文文本學習與專業線上的知識延伸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緊密將學生與專業知識內容相聯系,并將語文知識轉化到專業知識中而逐漸達到將其鞏固并掌握的目的。這個過程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印象,同時很大程度上提高專業知識的把握度,進一步拉近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教學之間的距離[5]。例如針對環保專業或旅游專業的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為人類創造良好的環境》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將當前的生活環境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思考,表達觀點,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并思考如何實現雙贏。隨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解析某地環境的特色以及環保的具體方案,并設置開放性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想象力,這樣能利用學生專業學科的任務或項目來豐富語文教學手段。比如在學習《席卷全球的數字化浪潮》一課時,很多金融專業的學生將會接觸到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各種金融性問題,于是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專業知識來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以拓展的形式豐富語文討論的課堂,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同時強化了語文與專業學科之間的緊密程度,讓學生更加了解學科之間的關聯,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性地將兩者聯系起來,取得更大的突破。endprint
(三)發揮語文教學與專業教學融合的最大價值
由于學生的專業程度較低,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較多的專業學科內容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在融合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與專業教師之間的協作與配合,以達到同時提升學生語文知識水平與專業學習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語文最基礎的聽說讀寫能力中,寫作能力是很多專業學生今后步入社會時必不可少的本領。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才能在專業工作崗位上及時聽取他人的專業想法,并表達自我的意見觀點,用語言文字的形式為專業化發展添彩。這一語文教學要求幾乎囊括了所有專業的能力要領。例如語文教師面對會計專業學生時,可以要求學生在會計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堅持寫工作日志,掌握自身專業水平的變化,在寫作中及時發現問題,思考并解決。再比如教師面對電子電工專業的學生時,由于學生需要進行各種器械設備的組裝、拆卸以及操作的練習,那么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每一次的機械維修、組裝以及拆卸步驟用語言文字條理清晰地記錄下來,形成專業的書面表達。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練習與記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自身的機械維修等專業能力,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了語文寫作和文字整合的鍛煉,提高了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教師面對的是新聞廣告專業的學生,那么可以要求學生撰寫當天發生的熱點新聞或新聞評論,也可以是對某則經典廣告的解說與解讀。此外,針對所有專業的學生,語文教師還可以要求其寫作求職信、策劃方案、工作總結等職場上常見的體裁,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教育界大力倡導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在當下與未來,中職語文的教學與專業學科的結合將是大勢所趨。因此,中職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創新的前瞻意識,擴大自身對各種專業的認知及對社會的了解,充分利用教學實踐逐漸摸索與各個專業結合的教學方案,強化語文與專業學科之間的銜接,不斷豐富語文教學模式,增強語文學習在各專業學科輔助性學習中的實用性,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進一步轉化,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聶晶.淺議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學科的有機結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3(10):229,234.
[2]陳新博.試論中職語文教學如何與專業相結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3(04):35-36.
[3]孫春娟.談對接專業技能的中職語文有效教學[J].職業教育研究,2013(09):41-42.
[4]潘淑.談中職語文教學與專業相結合的意義[J].職業技術,2011(01):53.
[5]孫婧.探討中職語文教學應和專業相結合[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2):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