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定亮+馮艷玲+魏有蓮
【摘要】素質教育的提出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綜合能力的組成部分,在當前各個層次的教學中得到重視。高中生的思維模式已有雛形,知識基礎相對較好,對其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時機相對適宜。文章通過明確當前高中數學課堂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提出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對策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對于當前社會而言,生產力與資源均已經逐漸成為輔助性要素,創新思維與創造能力才是進步的關鍵。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多數學生僅僅具備某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具備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在這種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多數只適合生產而不適合創造,對于社會進步而言是一個極大的阻力。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化,當前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創新能力。因此,高中數學課堂也應側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然而,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在培養力度與培養策略上還存在一定的缺失。對此,不少學校都對高中數學課堂的開展加以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一、創造性思維能力概述
(一)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含義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指個體具備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為固有的模式所限制,追求奇異、求變,其主要表現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從某個角度而言,創造性思維能力實際上就是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結合體。
(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特點
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點。第一,后天性。創造性思維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生在后天的知識累積與經驗獲取中認真思考、培養鍛煉而來的。第二,創造性。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同于其他能力,其不僅要求個體能夠解決某個問題,而且要求其解決問題的角度與方式足夠新穎。第三,有效性。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是一個想法,必須要從思維過渡到實踐,并且達到某種效果。
(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作用
當今社會人們如此注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幾個作用。第一,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與求知欲是人們在對未知事物進行探索時的必要前提,如果沒有這兩個因素,人類社會就會駐足不前。第二,培養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在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要保證個體既具有發散思維,又具有聚合思維。這就使得學生的思維模式在無形之中得到解放,各項能力得到提升。第三,培養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這兩項思維實際上也是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因為這兩項思維與個體思維模式的完整性與縝密性息息相關。
二、高中數學課堂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
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在整個課堂中都以教師為主導,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隨著當前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知識的掌握最后都要通過能力表現出來。因此,在當前的高中數學課堂中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十分重要,高中數學課堂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的灌輸
高中數學與其他學科一樣,在教學中必然會涉及對學生的知識灌輸,從而使得學生的知識量相對豐富,知識結構更加飽滿。而在知識得到豐富的背景下,學生的眼界也會有所開闊。自然在提出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也會有所發展。
(二)思維的引導
高中數學課堂中數學思維的運用相對廣泛。而數學思維本身具有較強的推理性與邏輯性,使得學生在整個課堂中能夠對問題進行客觀的認知與分析,這將會使學生思維的縝密性更強,達到思維引導的作用。而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必須要以思維模式的建構與完善為基礎。
(三)實踐的指導
高中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不能通過單純的識記背誦來完成對某個問題的解答。因此,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知識與思維相互作用的一個過程。而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會讓學生實踐,也就是通過對問題的探討來達到思維模式的完善與知識的融合,這將會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限制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我國各個層次的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主。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長期背景下,很多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都已經牢牢根植于教學者或者學校領導者的大腦之中,從而使得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其在高中數學課堂中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習進度無法與知識吸收保持一致。在當前多數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仍舊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
第二,教學方式固化。講授式教學在我國運用的時間較長,到現在為止,很多教師都將其奉若經典,認為只有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夠保證知識傳輸的完整性,這就使得學生對課堂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學習積極性缺失。
第三,教學質量不高。目前的高中數學仍舊將考試作為教學質量的考核方式,自然在課堂中就會以理論灌輸為主,從而使得教學質量不高,無法達到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教學理念落后。盡管目前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教師隊伍還沒有完全更新,很多教師都是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培養出來的,自然其教學理念也比較傳統。這就使得其在教學活動中堅持的教學理念過于落后,缺少必要的創新,自然也無法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加以培養。
四、高中數學課堂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注重切入點,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興趣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對知識和學生的了解,以相對有趣或者新鮮的角度作為切入點,使學生在接觸數學知識時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主動進行知識探索。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必須要以探索性的思想為基礎。因此,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興趣,是高中數學課堂開展的重點內容之一。endprint
(二)加強引導,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地位。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將主導權交還學生,自己發揮引導作用開展教學。這樣一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思維更加發散,而不再以教師的思維為思維形成目標,尤其是部分學生長時間在教師的影響下所形成的解決問題模式也都以模仿教師為主,缺乏相應的創造性。在這種狀況下,學生能夠逐漸以自己的角度與知識構成對某些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思維模式更加具有個性特色,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落實數學思想的滲透,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
數學思想作為高中數學課堂開展的主要思維模式,其中存在的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實際上都與創造性元素相關。創造性思維不是一種無根據的想象行為,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或者實踐基礎,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根據。從這點來看,數學思想與創造性思維具有共通點。因此,落實數學思想,實際上也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創造素養。
(四)注重課后練習,加強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運用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后練習可以適當地以創新型題目為主,而不再局限于教材。在習題的設定上,既包含一些高中數學基礎知識,又有適當的延伸。對此,教師可以適當地鼓勵學生以新穎的方式來解題,或者以競賽的形式鼓勵學生尋找更多解題的角度與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下,學生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運用,從而達到有效的培養效果。
五、結束語
傳統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多以固有的模式與方式為主,使得解決問題的效率與效果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提高。而在當前,人們更加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與運用,在解決某個問題時,能否提高解決效率十分關鍵,這就要求個體具備一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高中學生的知識結構趨于完善,思維模式初步成型,以此為基礎對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效果相對較好。高中數學課堂作為高中基礎性教學開展的場所,其注重從多元化的角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點與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相契合。因此,從高中數學課堂著手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最為合適,就其具體的培養策略加以研究,方可保證其培養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延洲.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中學數學教育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2]肖利民.數學教學與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影響[J].濮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16(01):51-52.
[3]周愛麗.數學創造思維的培養途徑[J].教師,2011(03):54.
[4]高霞.數學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A].新世界中國教育發展論壇(第二卷)[C].2007.
[5]劉建明,楊玉娟.數學教學與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02):156.
[6]侯紅璆.數學審美創造思維的培養[J].紅河學院學報,2008,6(02):30-33,38.
[7]程慶霞.數學教學與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2007(03):67-68.
[8]管曉蕾.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8):187.
[9]閆元朝.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S2):115-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