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麗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油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現風格。豐富的題材、形式和繪畫語言,使不同的藝術作品有了自身的表現力和藝術價值。兒童題材繪畫是人物畫的一部分,人們通過分析形式和色彩所蘊含的情感,可以探尋兒童題材油畫中的情感和審美趣味。本文以兒童題材油畫為研究對象,首先簡述了油畫中以色抒情及形式中的情感,然后分別解讀了畫中人物的情感和自己內心的創作情感,并闡述了創作時選擇鮮明色調的初衷。
一、油畫中以色抒情及形式中的情感
(一)顏色的意蘊
黑格爾在《美學》中說:“顏色感應該是藝術家所特有的一種品質,是他們所特有的色調節器和色調構思的能力,所以也是再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個基本因素。”色彩在油畫表現中作為一種依托,能表現出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對于題材的感受。藝術家通過主觀處理可以從生活中獲取大量感性材料,結合自身特點,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藝術語言,通過主觀處理的色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這種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的色彩,它具有最直接的情感表現力,在藝術欣賞和接受過程中喚起不同類型的審美人群的共鳴。在這次創作中,筆者選取兒童作為表現題材。當前,生活中充斥著大量紛繁復雜的色彩,有些色彩帶有壓抑和緊張的生活節奏。當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容和鮮亮活躍的顏色時,筆者確定自己找到了想表達的東西。色彩能喚起人們的各種情感,單純的色彩不僅能體現出一個美麗的世界,更能喚起人們對單純美好事物的向往。這次創作,筆者將以單純的色彩為主,表達對生活的感受和對情感的探尋,并將此畫獻給每一位做過孩子的大人。
(二)創作中的中技法
1.繪畫技法簡介
油畫從出現到成熟經歷了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從歐洲油畫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油畫最初并不是以油為媒介,它是從蠟畫法、蛋膠畫法逐漸發展起來的。15世紀,較早的油畫模式開始產生,揚·凡·艾克兄弟對其進一步改善,將油畫的介質由膠改為油。其后,藝術家在實踐中創造了更豐富的繪畫技法,使油畫材料的表現效果在畫布上更充分地展現出來。
油畫基本技法有三種,一是以揚·凡·艾克為代表,采用透明薄涂畫法,其被稱為北歐尼德蘭畫派;二是以威尼斯藝術大師提香為代表,以不透明厚涂法為主要畫法,這就是南歐意大利畫派;三是以魯本斯為代表,既有南北技法暗部透明薄涂,同時也有亮部不透明厚涂的折中畫法。除了透明技法外,還有層次畫法、直接畫法和近代畫法等技法。層次畫法可以表現出畫面的層次;直接畫法,可以使顏色飽滿,更直接,更具有表現力。
2.創作中的技法
在創作中,筆者采用直接畫法與層次畫法相結合的形式,作畫時畫了大量小稿,在整體把握畫面效果后,用顏色進行多層次的深入塑造。用色時,最忌緊盯畫面一處顏色,而是要把局部的顏色放在整體中對比,再進行下一步繪畫。在這組兒童畫的創作過程中,筆者綜合運用兩種畫法。一是采用層次畫法刻畫人物形象,暗部畫得比較薄,亮部和中間調子則畫得比較厚,這樣就有了一個對比,畫面中形成的色塊也可以相互呼應。由于整個畫面處理不一樣,厚薄也不一樣,人們從中更看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理所產生的效果。二是運用直接畫法畫背景,掌握好色彩的飽和度,一次性表現出來,襯托出畫面的生動和趣味,使技法與自己的主題創作相結合,既能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能引起觀者的共鳴。
3.形式中的情感
在優秀的繪畫作品中,繪畫內容所表現出的精神內涵和意境,這是作品的主旨和靈魂,而繪畫的外在形式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沒有形式,內容就沒有可以依托的地方,作品不能真正確立,情感和創作靈魂也無從談起。一個好的形式,除了包含畫家積累的外界體驗,又包含畫家內心的豐富情感。畫家通過重新排列繪畫的主要形式,表現了自己內心追求的理想世界。在這次創作中,為了表現兒童的純真,筆者特意選擇圓形的畫框,將不同的形象組合在一起,增加畫面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現在定為12個兒童,共12個畫面,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個體,組合在一起,又有了新的意義,更能表達出兒童題材繪畫藝術精神內涵與情感。
二、對于創作中情感的解讀
(一)對畫中人物情感的解讀
在以人物為主題的繪畫創作中,人物承載著更多的情感。人物一直是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題材。如果說一個藝術家是成熟的,那么他在藝術實踐中往往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既包含許多外在因素,也包括主觀因素。一個成熟的藝術家在表現作品的時候必然會清晰地展現自己的情感,這些情感有些會通過人物的刻畫表達出來。人物刻畫包括人物表情和人物內心的刻畫,當人們想要真正理解一件藝術作品時,對繪畫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探尋是必不可少的。
結合自己的創作,筆者從收集素材開始,對畫面人物進行解讀。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筆者從生活中選取兒童作為表現題材,因為兒童更具有真實性和情感的代表性。每個孩子不僅具有一種和諧、自然、純凈、回歸本位的狀態,而且更是社會和家庭教育的縮影。當筆者出去采集素材時,每個純真的臉龐都給人不一樣的感受。當見到穿著粉色衣服、帶粉色帽子的女孩時,她純真的眼神讓筆者觸動,在她眼里,世界仿佛是一塵不染的,人們從她的眼神里仿佛可以看到家庭的和諧與美好。還有一個男孩,當筆者對著他拍照時,他始終面無表情,他不知道筆者在做什么,當筆者轉身時,他以為筆者在和他玩耍,露出了頑皮的笑容。也許在他眼里,這個世界都在和他玩耍。他們的快樂,讓人看了感到輕松。還有的孩子一直皺著眉,小小年紀,一臉憂愁的表情。有個黃衣服的女孩,你給她拍照時,她也給你拍,她走進了你的世界,你也走進了她的畫面。看著那一個個稚嫩的臉龐,想必他們每張臉龐都包含一段故事,筆者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感情。
(二)對自己創作心情的解讀
大學四年匆匆而過,其間,筆者不斷學習、積累,對油畫有了一定的認識。回顧四年的大學生活,每一段記憶都像電影一樣從腦中劃過,留下快樂和成長的回憶。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畢業創作也走進筆者的生活。畢業創作作為大學的結束語,是大學四年學習成果的總結,而大學時期所做的油畫創作的探索,會影響以后的藝術創作。本著認真創作的態度,在確定主題后,筆者反復篩選素材,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endprint
經過反復的思考,筆者決定選擇兒童題材,兒童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每一個兒童都有自己的情感流露,它們放在一起,也就是社會的縮影。在獲取素材的過程中,兒童的表情和行為讓筆者覺得很有感染力。在成長的過程中,人們的視角和心態都隨著經歷而變化,人們接觸的世界越廣,世界給人的色彩就越多,人們的思想也就越復雜。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人們似乎背負了許多東西。當看到這些孩子時,筆者忽然想起自己曾經也是個孩子,從他們的眼中看這個世界,生活是美好的,天空是湛藍的,陽光是燦爛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在復雜的生活中,人們更要以一顆單純、寧靜的心享受輕松和快樂,淡定從容地對待生活。兒童題材的繪畫不能以單一的視角切入,在聯想到其成長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家庭環境等環境因素后,筆者再次對兒童題材油畫中的情感進行探尋。這也是筆者創作的主要方向。對于當代兒童藝術表現的語言,在借鑒許多西方藝術大師的表現方式后,筆者結合自己的繪畫特點進行創作,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表現語言,雖然這種語言現在并不成熟,但筆者愿意在實踐中完善這一點。
三、選擇鮮明色調的目的分析
在這次畢業創作中,考慮到兒童的特點,筆者選用了鮮明的色調,其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突出地表達主題和情感
人們都是從孩子成長起來的,對這個角色相熟相知,通過作品來表達個人對兒童的情感是筆者一直想做的事情,是向往純凈、鮮明內心的表達。筆者選用鮮明色調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原因主要有:一是創作中鮮明的色彩更貼近孩子的性格和情緒:二是在刻畫每個孩子時筆者用的也是鮮明的色調,孩子天生就會聯想到鮮艷的顏色,于是筆者強化了孩子身上的顏色,使畫面更加有趣味性;三是筆者在背景的處理上選用白色,使顏色鮮明的兒童色彩感更愉快、更強烈。
(二)表達兒童內心的單純和善良,表達對這種生活態度的喜愛
兒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歡樂與溫暖,通過鮮明的色調,筆者希望表達出幸福生活的主題,畫面處理上能夠給人鮮亮、活躍、輕松的氣氛,反襯出兒童純凈美麗的心靈,展現出單純美好的心態。
(三)表達對兒童之愛,釋放自己延伸的情感
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單純的東西越來越少,所以兒童心靈的純凈和美好更值得人們珍惜。筆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帶給人純粹和簡單的感受,使人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份美好。不管生活中經歷了什么,人們都要勿忘初心,保持一顆純凈的心態。
四、結語
筆者聯系所學知識,研究和學習多種經典作品,將其優點運用到自己的畢業創作實踐中,以期探尋兒童題材油畫包含的情感。在立意、選材、顏色和形式語言等方面,筆者反復斟酌、推敲。在構圖上,筆者進行大量嘗試,經過反復練習,最終確定創作內容。總之,筆者結合自己的兒童題材油畫創作歷程,解讀了畫中人物的情感和自己內心的創作情感,詮釋了其中蘊藏的人文關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