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劉書蓮+侯晨輝
【摘要】現代職業教育要求健全職業教育課程銜接體系,而涉及護理專業的中高職課程銜接,《基礎護理學》無論在中職還是高職都是核心課程。文章從護士資格證考試和技能競賽兩個方面就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銜接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中高職課程銜接;《基礎護理學》;護士資格證考試;技能競賽
一、研究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銜接的必要
2014年6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其中第十六條指出建立健全課程銜接體系。課程銜接無疑已成為中高職銜接最為重要的一環。無論中職還是高職課程都是落實到“職業”二字上,也就是強調職業性和技術性?!痘A護理學》課程是最為體現護理職業技術性的。但是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出現內容雷同的問題,有些章節的內容重復率甚至在90%以上,教師授課方式變化不大,這樣就造成考進高職繼續學習的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技能操作內容重復,導致其學習興趣下降,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削弱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因此對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銜接的討論勢在必行。
二、從護士資格證考試和技能競賽兩個方面分析中高職《基礎護理學》體現的崗位能力
(一)護士資格證考試方面
從歷年護士資格證考試中可以看出《基礎護理學》這門課出題越來越貼近臨床,也就是越來越體現臨床護士核心勝任能力。如運用護理程序把控技能操作全過程,懂得人文關懷和溝通,遵守職業道德法律和醫院管理等,無論哪個方面都包括相關理論知識并體現護理思維。
但由于中職護生年齡小,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無論是技能操作的理解度,運用護理程序把控操作全局方面,還是專業基本理論知識都相對高職較薄弱,更對護理管理法律知之甚少,導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低,可以說無法達到臨床護士崗位勝任力,最終影響了就業率。這與郭茂華等《中高職銜接過程中護理學基礎課程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一文結論一致。
(二)技能競賽方面
技能競賽都是從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兩方面考核,技能操作比重為90%。
技能操作方面,中職組技能操作較為偏向基礎護理(如靜脈輸液),而高職技能操作拓展更深(如留置針靜脈輸液),拓展更廣(如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并融入相關??谱o理操作。病例分析方面,中職組由病例直接給出護理問題,讓護生寫出相對應的護理措施,高職組由病例分析出護理問題并找出首要問題,然后寫出護理措施。從中可以看出并沒有對中職護生考察其評估判斷能力,而對高職護生既考查評估判斷能力又考查相對應的護理措施。
(三)綜合而論
可以說護考和技能競賽殊途同歸,體現的都是臨床崗位核心勝任力。只是中高職護生在護士資格證考試方面需要考試,沒有體現出崗位層次性,而在技能競賽方面中高職有了明顯的崗位層次差異。
三、由護考和技能競賽的分析對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銜接提出幾點建議
(一)設立助理護士考試
護考和高職技能競賽體現的都是臨床護士崗位核心勝任力與國家對高職護生的培養目標;但中職護生護考通過率低,對就業也產生了影響,中職競賽難度也明顯低于高職,同時喻志英等調查結論也顯示臨床實際需求與現行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目標不統一。這充分說明中職護生無法達到臨床護士崗位勝任力。
因此,中高職要想在《基礎護理學》課程上銜接,首先應該從崗位勝任力上銜接。特建議中職設立助理護士級別,并進行相應命題,同時將助理護士考試作為中職護生高考專業課成績,這樣對于中職護生來說,無論是畢業后參加工作,還是繼續進入高職學校學習,都有專業課統一考查,可以讓中職護生擁有“一次考試兩個出路”。
(二)中職《基礎護理學》課程改革
護考和技能競賽都體現了臨床對中高職護生崗位勝任力要求的差異性。王淑玲在《中職護理專業對接崗位需求技能培訓的探索》中,提到了中職崗前培訓內容為基礎護理技術中的核心操作項目,如無菌技術、生命體征的測量等。由此建議中職《基礎護理學》核心操作項目結合歷年中職國賽競賽項目,形成中職自己的以實踐帶領理論的教材。如無菌操作以操作步驟為主線,其基本概念、操作前物品準備、相關理論知識、操作中原則、操作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均插入每步操作,同時以操作引領理論知識的方式教學,結合中職護生形象思維和動手能力較強的特點進行教學,如每項操作以及相關知識在進行課堂講解前后可以上傳微課讓護生提起興趣。每個核心操作嚴把實踐練習,可借鑒肖繼紅《練習次數對中職護生護理操作技能掌握的影響研究》結果,中職護生練習操作 8 次,能達到護理操作技能的記憶保持,同時應該結合國賽考核標準嚴格操作考核。
(三)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模塊化改革
無論高職技能競賽還是護考方面都體現了高職的培養目標和臨床崗位勝任力?,F有高職《基礎護理學》教材比較適用于普通高中進入高職的護生,但是對于從中職考入高職的護生并不適用。因此對高職《基礎護理學》銜接教材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模塊可以根據護考內容及能力要求設置,如護理程序、醫院感染防控、醫院管理、臨床護理溝通等;第二模塊為中職《基礎護理學》教材核心操作考評標準;第三模塊為技能拔高模塊,主要根據高職國賽技能項目進行拔高,如靜脈留置針輸液、輸液泵的使用等操作;第四模塊為床邊綜合護理模塊,可加入??撇僮?。
教學方式上,第一模塊部分可以結合第二模塊中職核心技能考核標準,每次學習第一模塊相關內容之前,讓護生完全處于主動地位,拓展討論并總結展示出整個操作過程,同時講解有什么步驟,為什么這么做。然后進行第一模塊相關內容講解,讓護生在理論上與自己的實踐結合得到升華,如在操作中用到什么思維,需要怎么把控全局,從而提高護生自主分析評判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總體評判,拔高護生思維能力。第三模塊拔高技能則重點學習技能和思維的合并,讓第一和第二模塊得到的升華用到第三模塊的學習,由教師講解,學生自主練習,課前課后可由微課連接。第四模塊為床邊綜合護理模塊,主要方式為案例分析、標準化病人引進練習等。案例分析以護考和國賽相關案例為準進行分析、評估、判斷,同時進行操作和健康教育。
總之,中高職《基礎護理學》課程銜接的具體內容需借鑒護士資格證考試和技能競賽,同時考慮臨床對中高職崗位勝任力的不同要求。這樣中職護生既能以符合自己心理和能力的發展特點完成學業目標,有動力考入高職,又能有準確的臨床工作定位;而從中職升入高職的護生既能有針對性地拔高技能,又能在理論上升華,還可以增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能為進入臨床打下堅實的崗位勝任力基礎。
【參考文獻】
[1]郭茂華,馮曉敏,黃敬堂.中高職銜接過程中護理學基礎課程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01):97-98.
[2]喻志英,任艷萍,牟愛玲,等.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與臨床實際操作能力需求的差異性對比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10):102-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