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通過網絡進行交流、閱讀和創作的文學參與者逐漸增多,網絡文學應運而生。網絡文學的出現不僅使文學的傳播渠道和方式發生了改變,而且還帶來了許多不同于傳統文學的新思想。本文對網絡文學的特征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網絡文學的現狀和網絡文學的價值,提出了一些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以期網絡文學能夠更好的發展[1]。
關鍵詞:網絡文學 價值 現狀 發展
在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和傳統文學碰撞產生了網絡文學,伴隨網絡的普及和延伸,我國網民人數的增長幅度逐漸增大,網絡文學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2]。網絡文學的表現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使文學與人們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影響。當前,學術界在網絡文學方面的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熟,對其學科的構建也處在不斷的爭論和摸索中。
一、網絡文學的特征
個性化和自由化。人們通過網絡進行寫作,處于一個自由的創作狀態,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限制。相比于傳統文學,網絡文學的寫作是非功利性的,它能夠傳播個性化思想。大部分創作者的作品都是在純凈的創作沖動和思想理念下完成的,不存在任何功利性,幾乎沒有物質上的利誘。在這方面來看,網絡文學的創作與文學創作的本質十分接近。并且,網絡文學不僅讓創作者實現了以往沒有的傳播自由,而且也讓人們擁有了充分評論和閱讀的自由,其反饋真切、及時,這也是傳統文學不具備的。大多數網站都有多種門類的論壇,這些論壇都具備回帖、跟帖以及發帖等功能,使讀者與作者能夠及時、自由的交流。
平民化的創作主體。傳統文學的作者通常都具備較高的寫作水平和良好的文學素養,其文字表達技巧十分高超,其中職業作家所占比重較大,他們往往具備豐富的寫作經驗與社會閱歷。而大部分的網絡文學創作主體是文學愛好者,大部分都沒有接受語言方面的專業訓練,其寫作水平是一種真實的原生狀態。
二、網絡文學的價值
形成新閱讀形態。網絡媒介使人們閱讀的方式產生了變化,消除了傳統文學文本中精神性所賦予的精英化色彩,不過其作為一種精神消費和審美愉悅的文學并沒有被銷毀,而是通過另一種形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一方面,網絡文學以可讀性極強的故事情節、豐富的想象力或新潮的言語方式取勝,并根據人們的現實需求和精神理想,創作者對發展方向與創作實踐進行了調整,滿足平民化的審美需求,在吸引群眾和傳播途徑方面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當前大部分讀者追求較為方便的觀看方式,以期釋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從而達到精神享受和自我認知的目的。
新書寫方式的誕生。由于網絡文學是全民書寫,所以文學原有的邊界逐漸變得模糊,這使傳統文學的樊籬受到了沖擊,有利于大文學觀的形成。這不僅豐富了社會各層級的精神認知,而且使文學本身的限度與容量得到了拓展,從而擴大了文學的影響力。另外,網絡文學書寫的可塑性極強,涉及了音樂、影視、游戲以及漫畫等多種門類,并且這些內容相互結合,逐漸形成了新的消費點與產業鏈。
三、網絡文學的現狀
網絡文學批評存在軟肋。雖然網絡文學開辟了新的批評空間,但是其依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文學批評關系到眾多文學力量,文學與文學批評在網絡文學中缺一不可。當前,多數作家兼作批評家,而專門的文學批評家較少。網絡文學的初期評論始終由傳統文學的評論家和作家進行,各種網絡文學作品大賽中的評委幾乎都是傳統作家。但是由于大部分傳統作家對網絡環境缺乏足夠的了解,所以很難對網絡文學做出全面的評價。因此,網絡文學的評論主體必然要以熟悉網絡環境為基礎。
網絡文學在發展過程中具有的優勢。第一,由于網絡文學的快速發展,所以文學資源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挖掘與共享。文學創造者能夠通過網絡查詢大量文學資料,而且們也能通過網絡免費閱讀網絡作品,實現網絡文學資源的共享。第二,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相比于傳統雜志、書籍出版等傳播方式,網絡文學傳播更加自由。除此之外,人們還能通過博客、論壇等平臺自由發表自己對網絡文學作品的看法。
四、網絡文學的發展
與傳統文學加強交流。盡管傳統文學與網絡文學大為不同,不過對于網絡文學的發展來說,其與傳統文學的交流至關重要。最近幾年,在網絡文學的評選中有傳統文學作家的參與,網絡文學中也出現了主流文學的獎項評選,可見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聯系將變得更加密切。
改善網絡文學的質量。如果網絡文學長時間缺乏高質量的作品,那么會對其長久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網絡文學不僅要提高標準和作品質量,而且還應加強對網絡創作者的培養,提高網絡文學的整體質量。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網絡時代下,網絡文學呈現出了新的面貌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3]。關注網絡文學的學者越來越多,人們對網絡文學作品也越來越熟悉,并且網絡文學創作者的知識水平和素質也在逐漸提高,網絡文學必然會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帆,王貞子,黃思佳.試析當下網絡文學傳播的價值趨向[J].新聞知識,2017,(08).
[2]宗哲,周親,王雅妮,等.網絡文學對當代大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作用研究報告——以武漢理工大學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6).
[3]王紅梅.以現實主義題材打造網絡文學優質文化IP探析——以地質出版社《大運河會館傳奇》為例[J].出版發行研究,2018,(05).
(作者簡介:王競頤,大慶市東風中學,高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