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 衛蓉
【摘要】經皮冠狀動脈內介入治療術(PCI)是治療冠脈狹窄常用的方法,其可解除冠狀動脈狹窄或梗阻,重建冠脈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癥狀。但PCI術后仍有不少患者會再發心絞痛,此時中醫治療顯示出了絕對的優勢。本人有幸跟師貴州省名中醫衛蓉教授,選取衛老師治療PCI術后再發心絞痛其中一例進行總結,以期為PCI術后再發心絞痛的中醫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關鍵詞】冠心病;胸痹;PCI術后;再發心絞痛;中醫治療
【中圖分類號】R65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張某,男,29歲,2000年因胸骨后疼痛伴暈厥于貴州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冠脈造影示左回旋支中段90%狹窄,右冠遠端98%狹窄,行PCI術后患者癥狀好轉出院。4年后患者再次因胸痛入院,冠脈造影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全程彌漫性病變,中段狹窄最重約90%,回旋支近端狹窄最重約70%-80%;右冠脈近端起完全閉塞;結論為冠心病三支血管病變。介入治療后發生再狹窄在臨床很常見,PCI術后再發心絞痛原因復雜,與支架內血栓形成、慢血流或無復流、精神及心理因素等均有關系。患者找到衛蓉教授(師從國醫大師劉尚義教授)尋求中醫治療,就診時精神萎軟,唇紺,自覺心前區憋悶,時有疼痛,疼痛固定,痛引肩背,舌淡,苔白膩,脈沉。衛老師認為,人體功能的正常以陽氣為根本,人的陽氣好比自然界的陽光,太陽出來,陰霾自消,人體陽氣充足,氣行則血行,無病理產物堆積,陽氣虛是痰瘀形成的重要原因,冠脈術后人體陽氣受損,陽虛則生內寒,《素問·調經論》曰:“寒氣積于胸中而不寫,不寫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形成痰與瘀互結阻塞脈道,不通則痛,故導致了再次胸痛的發生。辯證為為心陽不振,痰瘀阻滯,遂予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治之,擬方如下:熟附片10 g(先煎)、瓜蔞皮20 g、薤白20 g、半夏10 g、炙甘草10 g、桂枝10 g、桃仁20 g、水蛭3 g、地龍20 g、白酒10 mL。二診時患者胸痛較前減輕,此后每一到兩周規律復診,以上方為主方隨癥加減,精神狀態及癥狀明顯改善,未感不適,2016年于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行冠脈CT提示:左前降支近段、中段及遠段均可見不同程度狹窄,最大狹窄直徑比分別為53%、60%及52%。右冠脈近段輕度狹窄。患者通過服用中藥,冠脈狹窄程度及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通過西醫檢查方法,直觀證明中醫治療的有效性。
《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云“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陽微”即上焦陽氣不足,“陰弦”指下焦陰寒氣盛,此乃本虛標實之證。胸陽不足,陰邪上犯,發為胸痹。“陽微陰弦”即為胸痹病之病機。心居陽位,五行屬火,為陽中之太陽,主血,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藏神而主導全身。其生理功能正常與否,與陽氣關系密切。心陽不足時,心之功能隨之失調,則百病可生。正所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本虛以心陽虛為主,標實為血瘀痰阻,胸陽不展,心脈不通,不通則痛,陽虛無力推動可見痰瘀,此患者屬于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心絞痛復發,患者本身有陽氣不足的基礎,加之介入手術耗傷氣血,加重了患者正氣的虧虛,使得手術后消散的病理產物再次互結,導致了術后心絞痛的發生。衛老師根據病因病機,故治療以“治病求本、標本兼治”為原則,既祛痰濁水飲邪實的同時溫陽通絡、顧護正氣,運用振奮心陽,活血化痰之法治療冠心病陽虛痰瘀阻滯型,收效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方中同時含有附子及瓜蔞、半夏,此為十八反中的反藥,令很多醫生望而生畏,我國藥典也從1963年開始在各版中均收載了中藥十八反的內容,對反藥仍規定為“不宜同用”。但另一方面,中醫古籍和現代臨床報道中卻不乏十八反藥物配伍應用的記載。有研究提示十八反不是絕對禁忌,在治療胸痹心痛時,十八反中的若干反藥對的禁忌程度不嚴;方劑中酌選反藥配用,在治療胸痹心痛這一痼疾險癥時收益大于風險[1]。根據衛老師大量的臨床應用與觀察,此方配伍不僅安全,而且對胸痹心痛證屬心陽不足,痰瘀互結型患者收效甚好。方中以附子為君,助心陽以復脈,散寒止痛,通行十二經脈,補火助陽,鼓動體內之陽氣,如“離照當空,痰濁自散”,故而乃治療胸痹陽虛首癥的點睛之筆。臣以瓜蔞滌痰散結,開胸通痹,《本草思辨錄》有云:“瓜蔞實之長,在導痰濁下行,故結胸胸痹,非此不治。”薤白溫陽散結,半夏燥濕化痰,兩藥共同溫化寒痰,加強祛痰之力,化上焦結聚之痰濁、宣胸中陽氣以寬胸,佐以桂枝通陽散寒,降逆平沖。久病必瘀,予桃仁、水蛭、地龍活血化瘀通絡,甘草補心氣,調和諸藥,為使藥,白酒酒可使藥力外達于表,上至巔頂,下達四肢,助力活血通絡藥物的藥性直達病所。諸藥配伍,以補氣治其本,以通瘀化痰、行氣利水治其標,補中有通、通中有補、通補并用,標本兼治,共奏溫陽益氣,活血化痰利水的功效。
中醫中藥在治療和預防冠心病PCI術后再發心絞痛有著無法替代的獨特優勢,價廉效佳,個體化的隨癥加減,通過辨證施治,整體調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扶正驅邪,使人體達到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補益心氣,活血化痰,消除病理產物,改善動脈損傷后的自我修復能力,特別是使阻塞血管的側支循環再生。加味瓜蔞薤白半夏湯對于冠心病PCI術后心陽不足,痰瘀互結證患者再發心絞痛次數、程度及中醫癥候均有明顯的療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這些藥物對冠心病治療機制,例如附子能加快血流速度,降低血管內阻力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可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對急性心肌缺血損傷的范圍和程度有明顯縮小和減輕作用[2]。瓜蔞能擴張冠脈、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縮力。可提高動物耐氧缺氧能力,對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大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薤白提取物可抑制平滑肌細胞的增生,減少泡沫細胞的形成,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3]。桃仁石油醚的提取物能降低心肌梗死大鼠心電圖ST段的抬高,抑制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脫氫酶(LDH)的升高,降低心肌梗死面積,對心肌損傷的部位有明顯的改善作用[4]。
參考文獻
[1] 張玉華,華浩明,范欣生,等.基于關聯規則方法探討胸痹心痛方中十八反藥對的應用規律[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24):3544-3547.
[2] 李立紀,張風雷,吳榮祖,等.附子和附片回陽救逆作用的比較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5,21(6):3133.
[3] 孟慶國,朱慶磊,鄧淑娥.薤白水提取物對羚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濰坊醫學院學報,1998,20(1):66.
[4] 耿 濤,謝梅林,彭少平.桃仁提取物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 [J].蘇州大學學報,2005,25(2):23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