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棟
多數人都知道,噪聲會損害聽力,影響身體健康。但是你知道嗎?有時候美妙的音樂,也可能是潛伏在身邊的“聽力殺手”,危害并不亞于強噪聲。
人的內耳有兩萬個纖弱的感覺神經細胞,即使是聆聽美妙的音樂,如果時間過長、聲音過大,都可能導致聽力的損傷。然而有很多人,特別是每天掛著耳機的年輕人,就是在這些“悅耳的噪聲”中,不知不覺損傷了聽力。
耳的主要功能是聽覺,噪聲對聽覺系統的危害主要是噪聲性耳聾,可引起聽力下降和耳鳴。耳的另外一個重要功能是維護身體平衡,因此,噪聲還會危害耳的非聽覺系統,引起頭暈。
噪聲還可以對耳以外的其他系統進行損害,如影響精神、心理和行為等,進而引起頭昏、頭痛、心慌、煩躁、焦慮、失眠、耳鳴等神經衰弱表現。除此之外,噪聲對心血管、消化系統都有影響,可表現為血壓增高、惡心、消瘦,免疫力下降,有時還會影響視力。
通常,噪聲對聽覺系統的損害都是慢性聲創傷,常見的耳鳴往往是噪聲性耳聾的先兆。長期暴露在噪聲環境中的人在出現耳聾之前,一般會出現雙耳持續、高調耳鳴,也有人會出現其他頻率類型的耳鳴,如蜂鳴、電流聲和轟鳴聲。這些患者多屬中、高頻神經性耳聾。
由于高頻聽力損失通常不影響聽覺交流和言語表達,僅表現為惱人的耳鳴,因此極易被忽略。很多人以為耳鳴是因為上火或腎虧,由此錯失了早期診治的時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害。短時間、高強度的噪聲,可以對聽覺系統造成急性聲創傷。
對于已有噪聲損害的患者,治療期間應盡快脫離噪聲環境。早期可以通過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補充維生素進行治療。晚期及聽覺不可逆損害的患者,可以選配助聽器。
減少噪聲、改善環境,是防治噪聲損害最基本的方法。倡導從我做起,調低音量,顧及他人,減少噪聲。在音樂會、球賽、KTV中,如果突然出現耳鳴或耳聾的癥狀,應盡快離開,以免讓持續的噪聲進一步損害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