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婷
(400067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時效制度作為民法總則中的重要內容,對我國法制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秩序,保障人們的權利并且解決各地的糾紛。時效制度并不是起源中國,世界各國的時效制度都不相同,時效制度起源于古羅馬的十二銅表法,羅馬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存留這么長時間,靠的就是羅馬完善的法律。而時效制度的建立為的就是能夠維護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的經濟秩序。時效制度的本質就是對人們民事權利的限制。
時效制度中的時效是有著一定的特征的:
時效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質,因此不會因為當事人的意愿而發生改變。時效的法律后果只會因一定的法律事實的狀態下發生。
在民法當中對時效的要求是強制性的,并不會因為當事人的意愿就自動的延長或是縮短。當時效期滿的時候,就會允許當事人放棄時效利益,但是當事人若是放棄時效利益,就會重新開始計算時效期。這些行為都是強制實行的,是國家規定的。
時效簡而言之就是時間的效力,也就是一段時間內權利、義務、責任的相關變動。從時效制度的性質上來說,時效其實就是一種法律事實。這種法律事實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發生改變的,時效制度并不是我國的獨特設定,當前世界各國都普遍的認同了時效制度,由此可見,時效制度對各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在規定時效制度時,要從各種時效制度的性質上來進行考慮。無論是訴訟時期還是除斥時期,時效制度作為一種法律事實,其性質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構成的基本條件和所發生的法律后果不相同而已。雖然時效期間所涉及的方面不同,但是因其屬于同一種性質的法律事實,所以可以進行統一規定。所以,在規定時效制度時,可以從時效制度的性質上來考慮。
不同的時效制度其基本的功能是很相似的,就像取得時效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這兩種時效制度的功能明顯不相同,一種是監督權利人獲取自身的權利,另外一種主要就是對權利歸屬的確認。兩種時效制度雖然所涉及的方面不同,但是都是在維護社會的秩序,這一點是沒有改變的。總而言之,無論何種的時效制度,其本質功能都是維護社會秩序,所以,在規定時效制度時,可以從功能上進行考慮。
當前,我國有著不同的時效制度,像是取得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每種時效制度都會有一些人贊同,一些人反對,雖然時效制度的設置本質上都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但是仍然會有不同的意見。這時候,為了時效制度順利的建立,必須要協調好各種時效制度之間的關系,來確保時效制度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自身的作用,維護社會秩序。
不僅僅是不同的時效制度之間應該要進行一定的協調,在構建時效制度時,更應該要注意協調好一項時效制度的內部規則。就像是訴訟時效制度,訴訟時效制度在開始計算之后,可能時效制度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一些問題,導致時效期不能夠按期限完成,這就造成了訴訟時效的中止或者是中斷。這時候,訴訟制度必須要對這種情況有一定的解決措施。所以,一項時效制度之間的各種規則都要進行協調,以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我國是法制社會,要想維護社會的秩序就必須要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借助法律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若是當事人有著自己的權利但是并不行使自己的權利,這樣長期以來就會極大的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所以法律必須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的否認舊的關系,發展新的關系,才能夠維護社會秩序,確保交易的安全進行,保障人們的利益。時效制度的實行,極大的維護了社會秩序,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公民生來便有公民權,便可以行使自己的權利,但是權利人若是長期的不使用自己的權利,就極有可能會導致權利的喪失或者是不受法律的保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使權利人盡可能的在短時間內行駛自己的權利,維護自身的利益。所以,時效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的維護公民的權利,促使權利人在短時間內行使自身的權利。
若是事實長期存在著勢必會造成證據的湮滅和相關證人的消失。這時候,實行時效制度,一旦時效期滿了之后,就會自動認定為權利人喪失權利或者其自身已經不想讓法律保護。這樣可以及時的確定法律關系,以免在今后訴訟時出現相關的問題。
時效制度時民法法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不同的時效制度雖然涉及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的功能和性質是相同的,都是維護社會的秩序。本文對時效制度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希望對今后時效制度的規定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