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子 呂非易
(710000 西安鐵路公安局 陜西 西安)
在當前司法鑒定中,文件檢驗筆跡檢驗是一項非常關鍵的工作,其嚴謹性與科學性是保障司法鑒定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筆跡檢驗通過比較鑒別檢材筆跡和樣本筆跡,能夠對爭議文件上的筆跡與受審查對象的筆跡進行確定,并判斷是否出自同一人的筆跡。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對于材料真實性和關聯性,通過筆跡檢驗能夠進行有效認定。作為一種重要的“犯罪對策文件檢驗”手段,是輔助案件調查和審理的重要方式,對于提升司法鑒定的嚴謹性和全面性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筆跡檢驗的過程中,檢驗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書寫習慣、筆跡檢驗人的主觀性等等,會導致不確定鑒定結論的出現,影響筆跡檢驗在司法鑒定中的有效作用。因此,應該在明確筆跡檢驗特點的基礎上,分析其不確定性鑒定結論。
文件檢驗(document examination)作為一種技術偵查司法鑒定手段,應用文件檢驗學理論,研究案件中的文件物證,實現文件和當事人關系確定。在進行文件檢驗的過程中,具有文件檢驗學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員,受相關部門的委托,比如審判機關、公安機關和國家執法機關等,判別文檢物證。言語識別、筆跡檢驗和污損文件檢驗等,都屬于文件檢驗的主要內容。
在文件檢驗中,文件種類存在復雜性,而且相關的檢驗也呈現多樣性,因此存在較多的分支,比如印刷文件檢驗、言語識別、文件物質材料檢驗、污損文件檢驗和筆跡檢驗等。在文本收集的過程中,應該結合不同檢驗內容檢驗要求的不同,有效確定文本收集的目標[1]。
為了避免文件檢驗中的機械對比,需要在檢驗過程中及時了解案發情況,并準備充分的材料。案發情況包括了案發時間、地點、場合等,對于當前的偵查情況也應該進行掌握,包括嫌疑人的姓名、年齡、思想狀況、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等等。要想保障文件檢驗的順利開展,充足的材料必不可少,包括了證件證書、合同協議、文書檔案、票單票據和書信便函等等,能夠為確定嫌疑人與文件之間的關系奠定基礎,是后續案件處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
筆跡檢驗(verification of handwriting)也被稱作筆跡鑒定,在我國歷史發展中,存在著很多筆跡檢驗的實例。筆跡檢驗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對于印章和編造文件的鑒別,在唐朝已經出現,書畫的鑒定則出現在南北朝時期。在筆跡檢驗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檢驗技術,對于書寫人的鑒別,主要是通過書寫習慣特征和筆跡等的分析來確定。分別檢驗和比較檢驗,是筆跡檢驗的兩種主要方式,能夠有效判斷筆跡的異同點,實現書寫習慣的反映。
保障鑒定材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是促進鑒定合法性的重要基礎。涉案前后筆跡樣本的收集,能夠保障司法鑒定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包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筆跡樣本。人的書寫習慣在短時間內無法出現較大的改變,因此距離涉案時間越近的筆跡樣本,其參考價值就越大。
收集案后筆跡樣本,也是保障司法鑒定工作順利開展,推動案件處理進度的重要方式。主要為案發后被鑒定人的書寫材料,實現相關筆跡的收集。在已經開展案件調查之后,會由于當下筆跡樣本的缺失影響案件進度,這時就需要監督嫌疑人的書寫,并在其沒有產生疑心的情況下完成相關筆跡的收集[2]。
對于被鑒定人工作相關的部門進行筆跡樣本收集,是筆跡鑒定中的重要程序,包括合同、存款單、匯報等的簽字署名等,是提升鑒定效率的重要依據。此外,還應該保障日常筆跡材料的真實性,能夠有效保障鑒定結論的完整性與真實性。
由于在筆跡鑒定中,不同鑒定機構中鑒定人員、鑒定材料和鑒定內容之間存在差異,這也會導致鑒定結論存在一定的沖突性。鑒定的技術手段,是法官審查筆跡鑒定結論時的主要依據。因此,應該將其他證據與鑒定結論進行相互印證,保障鑒定結論的真實性;鑒定結論也應該只證明所提供的筆跡,應該作為一種間接證據。
在我國的筆跡檢驗中,書法藝術和經驗性判斷是主要的筆跡檢驗理論與方法,尋找筆跡特征并進行形態學比對,在此過程中鑒定人的主觀性會對鑒定結論造成很大影響。由于人的書寫習慣在一定時間內具有穩定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又具有變化性,特定性和同一性也是筆跡的主要特點。受到書寫工具、物質材料、姿勢等因素的影響,筆跡鑒定存在一定的難度[3]。
由于鑒定人員素質不高,導致鑒定結論出現分歧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鑒定人員應該掌握生理學、書法學、文字學、語言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這就對鑒定人員額定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當前筆跡檢驗中,鑒定人員往往存在專業知識不夠豐富、專業技能不夠嫻熟的問題,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導致在筆跡檢驗中缺乏專業性,導致鑒定結論真實性與完整性的喪失。
少量字筆跡和偽裝筆跡,是筆跡鑒定結論出現分歧的兩個主要情況,供檢字數或者能夠反映特征的字數少,會導致鑒定結論出現分歧。只有保障送檢材料字數夠多,才能夠對書寫人的書寫習慣和特征進行確定,當送檢材料出現少量字筆跡和偽裝筆跡時,就會影響鑒定結果的真實性。
首先,應該不斷完善檢驗理論和方法。重視筆跡中的統一性與穩定性,在筆跡檢驗中具有關鍵作用,應該盡可能對涉案前后較短時間內的筆跡進行檢驗,能夠有效避免書寫習慣變化對于筆跡的影響,保障筆跡檢驗的準確性。其次,應該不斷提升鑒定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準入門檻[4]。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是保障鑒定人員專業素質和鑒定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應該加強對于鑒定人員的專業培訓,借鑒發達國家的文檢學會制度,對于全國的文檢人員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并定期進行鑒定資格認證。最后,還應該提升檢驗過程的規范性,保障案件的受理、檢驗、復核、鑒定書出具等符合相關程序,減少對于案情的依賴,提升鑒定結論的有效性。
在司法鑒定中,文件檢驗筆跡檢驗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保障案件偵查和審理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因此,應該重視筆跡檢驗的重要性,并能夠明確涉案前后筆跡收集的步驟,保障筆跡檢驗的有效性。在筆跡檢驗中出現的結論分歧狀況,主要是筆跡檢驗理論和方法的局限性、鑒定人員素質不高和送檢材料問題等造成的。應該不斷規范筆跡檢驗程序、提升鑒定人員的素質,保障鑒定結論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