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030000 太原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刑偵大隊 山西 太原)
在法醫臨床鑒定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用損傷分析可以及時對患者的身體受損情況和受傷程度等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開展后續各項工作,可以為案件快速解決等提供依據。就法醫臨床鑒定工作來說,人體骨骼骨折和患者皮膚創口是兩種主要的形態,以此為基礎開展后續各項研究工作即可。
當來自外界的外力沖擊作用在患者的表皮及皮下組織上時,患者的皮膚就會出現開裂等現象,這就是皮膚創口的主要成因。在開展該方面的鑒定工作時,主要可以圍繞以下兩方面因素開展鑒定工作,首先應當判斷皮膚創口受到的外力的具體類型,如是否是因為鈍器、銳器等造成皮膚出現創口。但是就當前來說,臨床法醫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對患者的受傷情況等進行判定,因而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首先保證患者的創口得到了有效治療,盡可能避免患者皮膚在愈合過程中出現損傷感染等情況,在對患者傷口進行了初步的處理之后,再結合其創口的顏色、創口感染膿液的顏色和創口邊緣的痕跡等對患者創口出現的原因和可能受到的外界器械等進行判斷。
法醫還應當明確患者的受傷時間,即出現的皮膚創口是否是患者第一次受傷。當檢驗發現是患者第一次受傷時,后續判斷工作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開展即可,而當判斷出患者的皮膚創口并不是其第一次受傷產生的時,法醫臨床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考慮患者第一次受傷時進行的受傷處皮膚切除等問題,由于患者創口的部分皮膚組織是新長出來的,法醫需要及時開展二次受損分析工作,這無疑會導致其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考慮的各項因素增加,分析過程中的干擾項也會明顯增多,工作開展得速度等受到影響。
人體受到外界沖擊的程度不同,產生的骨骼骨折損傷程度也會存在差異,根據其骨折的不同形態和受傷程度,可以將骨骼骨折劃分為錯位骨折、脫臼骨折、旋轉性骨折和壓縮性骨折以及壓榨性骨折和塌陷性骨折等多種形態。臨床法醫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主要可以根據如下幾種方式開展判斷。
首先,患者是否發生了骨折,在患者受到外界的外力沖擊之后,可能體內并不會出現骨折等現象,但是其自身可能會出現閉合性損傷現象,導致其救治時間受到影響,在此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失血性休克等問題,嚴重時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
其次,臨床法醫應當就患者受傷部分的受傷次數展開研究,即受傷部位是否是患者第一次受傷。當患者曾經出現過軟組織受傷問題時,患者可能并不會及時前去就醫治療,而是選擇使用藥物等方式讓傷口自然愈合,這可能會導致患者軟組織從自我修復逐漸發展成為陳舊性骨折,導致法醫臨床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骨骼受損情況判斷出現問題。
再次,法醫臨床鑒定過程中還應當就患者傷口處所受的外力展開研究,根據其程度來判斷是否能夠導致患者出現骨骼骨折問題。當發現外力強度并沒有達到能夠使患者骨骼骨折的程度,但是患者骨骼確實出現了骨骼骨折問題時,法醫需要及時就患者的身體情況展開調查研究,判斷患者是否是因為出現了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問題,導致患者出現骨骼損傷的幾率增加。
最后,法醫臨床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圍繞患者的骨骼骨折與損傷現場之間的關系展開調查研究,分析患者骨骼骨折時的現場意外情況可能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再結合患者自身的問題展開綜合研究,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其判斷的準確性,對推動后續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等也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實際各項法律案件判斷過程中,案件當事人的律師可能會利用案件中出現的法律漏洞等展開申訴,即經常出現的“鉆空子”問題,該類問題的存在將會嚴重危害法律的公正性,導致問題不能被及時解決,影響后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盡可能避免該類問題,提高法律判決的準確性,法醫應當及時對患者的受損部位等開展鑒定,而在此鑒定過程中,主要利用的及患者的受損時間等數據。當鑒定明確了患者受損的時間和案件發生時間的關系之后,后續的判決等工作即可以比較合理的方式開展。就當前來說,主要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式來開展鑒定工作。
首先,對患者的傷口恢復情況展開判斷,通過分析患者損傷的恢復時間和刨阻愈合程度,盡可能減少患者受傷時的結起和溫度等外界因素對患者傷口愈合造成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可以實現對患者的有效判斷。
其次,通過對患者受損部位及其傷口周邊的顏色展開研究,可以得出與患者傷口恢復時間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可以開展有效判斷。例如,當患者傷口周邊的顏色是深紅色時,患者創口一般處于初愈合階段,而當創口的顏色變成淡粉色時,則說明患者的創口已經愈合了一段時間,但還未完全愈合;當患者創口的顏色變成了黑色時,可以判斷患者的創口已經基本愈合完成了。通過顏色開展判斷的原因是當人體出現損傷現象時,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會自動分解,促進腺體及時愈合,這就會導致患者的創口顏色出現變化。
最后,法醫臨床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圍繞患者的肌張力恢復情況和骨骼愈合情況展開研究。在長期休養過程中,患者的傷口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其骨骼和傷口會逐漸愈合。法醫臨床鑒定過程中可以圍繞患者骨骼的影響開展檢查工作,結合其骨科芽體的生長狀況開展后續的分析工作,綜合患者的年齡、正常恢復速度以及其骨質鈣流失情況等展開綜合判斷,可以及時明確患者骨質的愈合情況,推動后續各項工作合理開展。
法醫臨床鑒定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應當圍繞患者的受損部位展開研究。經過大量的研究試驗表明,受到人體自身的受重情況以及其年齡段等因素的影響,患者的脊椎、上臂和大腿骨干等主要部位在發生事故時極容易出現損傷現象,該類位置的血管網和神經脈絡等相對較多,當出現問題時將會對人體安全等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影響后續各項工作順利開展,而且一般來說,該類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嚴重損傷等問題的幾率并不高,一般是在受到外界鈍器和尖銳物體的刺激,特別是尖銳椎體等的影響時,才可能出現嚴重損傷現象。同時,受到外界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如車禍等意外事故,也會對上述人體的骨干部位造成嚴重的沖擊,影響其各項工作合理開展。
在探究患者的皮膚創口和骨骼骨折問題時都會考慮患者受傷次數對其造成的影響,當對患者的損傷進行判斷時,應當結合國際衛生組織法律鑒定部門的要求,排除患者自身因素之后再考慮外界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當患者自身存在鈣流失等問題時,其出現骨骼骨折的幾率會明顯上升,對案件判斷工作的合理開展等將會造成影響,導致后續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等受到挑戰。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綜合筆者自身和前人經驗來看,當受害者自身存在的各項問題不足以導致受害者出現損傷時,一般只圍繞著患者所受的外力因素展開分析,其自身元素一般作為單方面界定依據存在。
隨著法醫鑒定工作的逐漸細化,損傷分析在法醫鑒定過程中逐漸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判斷患者的身體受損情況,找到其與患者受損時間之間的關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必須加強對該方法的重視,靈活運用各種手段,促進其實現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