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龍
(541006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桂林)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概念的興起,以金融網銷、第三方支付、網絡借貸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不法分子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非法集資日益突出,非法集資犯罪手段從線下向線上、從實體向虛擬、從傳統的拉人式非法集資向電子化、網絡化發展。如何從防范和查處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活動的司法實踐出發,探索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機制,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的非法集資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是當前亟需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案件呈跨省市、跨區域發展趨勢明顯,涉案公司普遍采取公司注冊地與經營地相分離的方式,實行跨區域經營。此外,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傳播面廣、受眾群體基數大、影響力大的優勢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吸引全國各地的公眾參與投資。
從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的手法看,犯罪嫌疑人往往是通過互聯網發布信息,利用QQ、微信等方式聯系,通過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進行資金的轉移,避免拋頭露面與投資人進行直接接觸,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由于利用互聯網進行非法集資手段隱蔽、技術性強,且聊天記錄、網絡留言、郵箱信息、資金憑證等電子證據難以固定,為此辦理此類非法集資案件取證極其困難。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互聯網金融”這一新興事物的肯定和扶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一時機,編造各種謊言大肆從事非法集資活動。不法分子往往以高收益率、高回報為誘餌,通過主流媒體、知名網站進行宣傳推廣,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迷惑性。
非法集資活動由“網下”轉至“網上”,作案手段不斷翻新,涉及領域不斷擴大。從目前來看,非法集資類型多樣、名目繁多,其中又以借助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網絡金融產品銷售、大宗商品交易、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期貨交易、互聯網保險等名義進行非法集資最為突出。
借助互聯網進行非法集資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資金流動快、欺騙性和隱蔽性強等特征,不法分子可以在短期內吸收大量資金挪作它用或者卷款潛逃,甚至出現經營數月就發案的情況,非法集資犯罪的運轉周期大大縮短。
互聯網金融行業中的非法集資行為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采取自建資金池、虛構融資租賃項目、虛構借款人、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在投資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資金池中的資金轉移或挪作他用,違反了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擾亂了正常的市場金融秩序。
此類非法集資資金一般是養老金、家庭積蓄、安置賠償金、向親戚朋友借款等,不法分子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大肆騙取或者吸收他人資金用于揮霍或轉移、隱匿,涉案金額往往特別巨大,使受害群眾遭受嚴重財產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隨著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多發,新的矛盾和利益沖突不斷涌現。非法集資案件涉及利益群體和利益關系復雜,相關當事人一旦遭受經濟損失,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矛盾激化,極易引發非法拘禁、綁架、傷害等刑事犯罪案件,給社會治安穩定帶來極大危害。
由于非法集資涉及人員多、資金大、范圍廣、利益關系復雜,存在的隱患風險數量多、燃點低,極易因某一偶然因素引燃,引發極端事件或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梳理完善現行非法集資法律法規,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非法集資活動的特點研究制定專門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非法集資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合法合規行為予以保護支持,對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同時,在認真分析互聯網金融行業非法集資活動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完善立案追訴標準,明確、細化辦理此類案件的立案標準和證據規格。
一是建立和完善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特點的配套法律法規和監管長效機制。出臺《網絡融資監督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加強對各種類型的網絡融資平臺的監督管理。二是建立完善行業準入機制。嚴格準入管理,要求設立金融機構、從事金融活動,必須依法接受準入管理。三是建立健全資金監測機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資金賬戶及跨行清算的集中管理,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的資金賬戶、股東身份、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四是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廣告監督管理機制。針對互聯網金融領域非法集資的特點修訂完善廣告監督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廣告的監督和管理,有效凈化社會輿論環境。五是建立完善舉報獎勵制度。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出臺舉報獎勵規則,設立舉報渠道,鼓勵群眾舉報,加強失信、投訴和舉報信息共享,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非法集資行為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一是健全完善跨部門協作工作機制。公、檢、法等司法部門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規范和簡化部門間協作程序,實現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非法集資的快速治理。二是建立完善跨區域司法互助機制。對跨省(區、市)的重大非法集資案件,建立統一協調、密切配合的跨區域辦案協作機制。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各職能部門、各涉案地之間建立互聯網金融信息共享平臺,加強信息溝通和日常聯絡,定期進行信息交流,互通數據庫信息,實現資源共享。
一方面,針對現行法律適用中存在的涉案財物處置主體責任不明晰等問題,應盡快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和完善。另一方面,對于涉案財物處置涉及多個部門的情況,要建立涉案財物聯合處置工作機制,由政府主導,組織協調有關部門綜合施策,及時妥善進行處置。
一是各級政府和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從本地區、本行業入手,根據地區和行業領域風險特點,制定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宣傳活動。二是以增強投資人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為主線,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媒體和宣傳資源,采取以案釋法、發布警示提示等形式,積極宣傳互聯網金融、信貸政策和打擊非法集資方面的法律法規,向群眾宣傳非法集資的危害性和風險性,教育廣大群眾增強投資風險意識。三是各縣、區、開發區建立“黨政領導、部門牽頭、鎮街負責、社村落實”的“四級一體化”上下聯動宣傳防范工作機制,推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宣傳活動進重點社區、進高危樓宇、進銀行網點、進高危家庭,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實現宣傳教育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