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晴
(541006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桂林)
桂林市公安局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通過加強法治理念培訓、不斷完善執法辦案機制、強化執法監督等有力舉措,全市公安民警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現結合我市公安機關近年執法現狀,就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做些探討。
2008年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以來,桂林市公安局成立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動全市執法規范化建設。2010年,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下文將執法規范化建設上升為黨政工程。近年來,桂林市公安局再次細化推進工作的具體落實計劃,把執法規范化建設分解55項具體建設項目穩步推進。不斷結合實際健全各類執法制度和標準,推進執法流程標準化精細化向縱深發展;狠抓執法培訓和執法資格等級考試,提升全警執法素質和綜合能力;加強執法辦案場所建設精細化設置,規范場所管理和使用,鞏固辦案民警執法安全意識;強化執法監督管理,保障執法全程公正規范;大力推動執法信息化建設,提升執法效能;深化推進執法公開,有效提升桂林市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2014年通過公安部執法規范化建設階段成效檢查驗收,部分單位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和“全區執法示范單位”。
當前我們面臨的執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個別民警執法意識仍不同程度存在偏差,公權力運用和公民私權利保護沒有做好協調,過于注重考核指標數據,不注重執法工作成效和社會評價效果。少數民警帶情緒執法,工作方法簡單,缺乏親和力,不僅降低執法效果,而且嚴重損害警民關系。如:某分局刑偵大隊接警不及時出警被報案人利用輿論炒作事件,以及某分局派出所被區廳指揮中心檢查組測試接處警工作情況時,接警后無故不出警的情況。都反映出有些民警未從服務大局高度把握執法工作,對法律條文理解過于僵化和機械,執法不考慮不同執法對象的承受力,不區分不同執法環境,執法手段僵化單一,不僅容易引發執法相對人抵觸情緒,無形中降低執法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主要是調查取證不認真負責、法律文書制作使用不規范。還存在著一人訊問或詢問的問題,如:某分局派出所辦理廖某盜竊案、某縣局派出所辦理熊某故意傷害案和某分局大隊辦理陳某盜竊助力車案等案件。在筆錄中表現為同一時間、同一偵查人員同時對二名犯罪嫌疑人或證人進行訊問、詢問的情況。
1.搜集證據不及時,證據固定不到位
一是對違法嫌疑人的詢問過于簡單,關鍵情節詢問不到位,不能抓住案件關鍵情節反復詢問,進一步固定口供。對犯罪嫌疑人訊問時,只注重收集犯罪嫌疑人有罪或罪重的供述,忽視犯罪嫌疑人無罪或罪輕的辯解,導致案件翻供,影響案件事實和性質的認定。如:某縣局派出所辦理劉某被詐騙案,因對主觀故意方面的證據收集得不夠充分,被檢察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二是證據搜集不及時,固定不到位。特別是有些關鍵證據搜集不及時,因時過境遷無法彌補,造成案件難以訴訟的后果。如:某分局責任區大隊辦理的李某、程某販賣毒品案,因證據固定不到位,被檢察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
2.法律文書制作不嚴謹
警綜平臺執法辦案系統啟用后,部分民警在制作法律文書時更疏忽大意,不同程度存在文書制作填寫不規范,法律依據引用不當,裝訂混亂等問題。
因全國各地執法規范建設發展不平衡,公安部和公安廳應多深入各地一線執法辦案單位了解實際情況,加強對各項公安業務工作的隨警調研,緊密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熱點領域,對基層工作中暴露出來有普遍性、傾向性的突出問題和僅僅要求基層單位無法完成的工作要求進行調查和指導,找出癥結原因,同時將基層最真實的情況反映到上級機關,為高層決策提供最準確的原始資料。讓上級部門新舉措能“接地氣”,更有效地被下級公安機關貫徹落實。
執法規范化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涉及公安機關各部門警種,需要統一領導、齊抓共管,才能形成整體推進的強勁勢頭。避免出現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就是法制工作、執法規范化建設就是法制部門的事的情況,僅靠法制部門無法單獨承各警種齊心合力推進的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任務。郭聲琨同志曾指出,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經常抓、長期抓,毫不松懈、持之以恒深入推進。各級公安機關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法理念,把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的執法要求貫徹落實到執法活動的方方面面,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法律尊嚴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要積極適應當前執法環境新變化,著力引導民警改進執法方式、講究執法藝術,做到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因此,應當分清各部門、警種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也應當強化“責任主體”意識,把自己作為本部門、本警種執法規范化建設第一責任主體。根據輕重緩急,明確本單位的工作質量標準和完成時限,保質保量加以推進。對推進力度不大,工作進展緩慢,不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工作成效一般的警種部門和執法單位,要追究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責任,而不應該由法制部門來直接承擔績效考評責任。各部門警種應該做到同心、同力、同向,才能最終實現執法規范化建設的任務目標。
由于基層警力不足,保障乏力,大部分基層民警都是常年疲于工作,無節假日無休息時間,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對待規范執法時常力不從心。加之不完善、不科學的考核機制存在,出現“做多做少一個樣,做好做壞一個樣”的現象,嚴重制約辦案民警工作積極性。因此要嚴格落實對民警的考核管理,應以民警所承擔的責任、能力和貢獻作為選拔干部的主要依據,把考核結果與民警的職務升降、公務員的考核和獎勵晉職等與民警切身利益掛鉤真正落到實處。細化對民警的考核指標,對不適應公安工作的民警,要堅持待崗、培訓、試用。對違法亂紀、屢教不改或情節嚴重的,要敢于動真格,如:該調工作整、離崗自費培訓等等,直至黨紀政紀處分。使優秀者脫穎而出,讓無所作為的人有強烈的危機感,始終保持隊伍活力。
辦案民警應當在日常生活和培訓中不斷加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在執法中時刻牢記“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要求,是“為人民服務”的重要體現。真正把以人為本、執法為民、公平正義、嚴守法紀等理念根植頭腦中,具體到實際行動中,貫穿到執法工作和環節中。同時,嚴肅對民警的培訓、考試和測評,真正將結果運用落到實處。認真對待每一次教育培訓機會,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了解規范化執法程序,嚴格規范執法環節,增強對法律規范和規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依法辦案、文明辦案,堅決防止發生濫用槍支警械、刑訊逼供等違法違紀問題,堅決防止發生涉法涉訴案件,確保每個執法動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實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嚴格遵守制度、自覺維護制度、認真落實制度,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執法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