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龍
(150010 哈爾濱公證處 黑龍江 哈爾濱)
公證調解是指在公證員的主持下,依據公平公正原則,依法引導當事人平等地設立權利義務,經過自愿協商,達成協議,自愿進行公證的活動。其一般包括三種情形:證前調解、證中調解和證后調解。
公證調解的主體是公證機構指派的專業公證員,與其他的調解主體相比,公證員一般具有更專業的法學理論知識,對于在公證解答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矛盾糾紛,不僅能在情理的基礎之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引導,還能以一名法律專家的視角對當事人的糾紛進行釋明與協調,提供法律意見與政策咨詢,對當事人雙方產生糾紛進行梳理,提出解訣方案和建議,有利于增加當事人對公證機構的信任感和提高公證機構本身的公信力,有助于當事人糾紛的解決。
(1)在當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不論是在公證員接待當事人咨詢公證問題過程出現的糾紛,還是公證員在受理公證事項過程出現的糾紛,或者是公證后當事人因履行出現的糾紛,公證員都必須根據當事人的自愿申請啟動公證調解程序;同時,當事人之間的地位平等,友好協商。
(2)始終保持客觀中立、不偏不倚原則。在公證調解過程中,公證員始終保持客觀中立原則,其中立性易為當事人所接受,公證機構可以平和的方式努力為爭議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營造一種平等協商和談判的氛圍,公平公正地引導矛盾雙方平等設置權利義務,消除矛盾糾紛,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
(3)不違背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在公證調解過程,公證員應積極向當事人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使公民直觀、快捷地接受和掌握法律知識,了解所發生糾紛各自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從而引導當事人消除矛盾、達成協議。
(1)接待當事人。主要是向申請調解糾紛的當事人了解有關調解的意向和糾紛的基本情況。
(2)審查當事人的申請。對當事人的申請,沒有法律法規禁止事由的申請,應當受理,并要求當事人填寫公證調解申請表;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糾紛,向當事人作出解釋,并告知當事人到相關部門要求處理,但對于隨時可能激化的糾紛,應當在采取必要的緩解疏導措施后,及時提交有關機關處理。
(3)制作接待筆錄。接待筆錄的內容至少應當包括:當事人姓名、糾紛事由、糾紛簡要概況、當事人的要求、接待人簽字等事項。
(4)填寫受理登記表。
(1)選定公證調解員。公證機構對受理的民間糾紛,在調解前應當確定一名公證員作為首席調解員,根據案情的復雜、難易程度和調解員的業務能力,公證機構的負責人確定若干名公證員參與公證調解。
(2)擬訂公證調解方案。公證調解方案一般應包括:糾紛概況,爭執的焦點,調解要達到的目的,調解具體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條款,調解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對調解可能達成的協議的基本設想。
(3)確定公證調解方式。通過公證調解方式,與當事人反復溝通,平衡各方利益訴求,做到矛盾不上交、矛盾不激化,就地解決矛盾、有效化解社會不和諧因素。公證調解的方式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要求及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分別約談的背靠背調解方式,電話溝通方式、面對面調解方式、舉辦各種調解會等。
(1)宣讀調解紀律、告知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雙方當事人陳述案件的事實與理由;
(3)調解員歸納當事人爭議的焦點;
(4)當事人對爭議焦點進行舉證、質證、辯論;
(5)公證員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與政策對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和疏導,消除對立情緒,引導當事人對糾紛事實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及各自權利義務達成一致意見。常用的調解方法包括情感感化、換位思考、平衡退讓、防止激化。
(6)達成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后,達成一致意見或由公證員提出解決糾紛的建議,由雙方當事人認可達成調解協議,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達成的調解協議進行公證。
(7)調解不成立的。對于一次調解不成的,可以中止調解,告知當事人延期另定時間繼續調解;對于經多次調解無法達成協議的,在做好雙方當事人穩定工作的基礎上,終結調解,告知當事人向有關部門申請處理或人民法院起訴。
(8)公證調解應制作記錄,并經當事人確認后簽字。公證員與當事人對調解過程和記錄內容有保密義務,不得私自修改、損毀調解記錄。
在公證員的日常接待工作中,當事人咨詢最多的就是婚姻家庭領域的夫妻財產分割、家庭財產繼承等方面的問題,鑒于涉及到的財產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當事人之間經常會產生矛盾和糾紛。
如死亡撫恤金是公民死亡后死者單位給予死者近親屬及被扶養人的生活補助費,喪葬費是死者單位給予死者親屬處理死者后事的一種補助,屬于“遺屬津貼”的范圍,因為死亡撫恤金和喪葬費均發生于死者死亡后,不屬于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合法財產,所以死亡撫恤金和喪葬費不是遺產,死者近親屬不可以申辦繼承公證,但是可以申辦家庭成員協議公證,經過筆者的耐心解釋與調解,死者的配偶和父母就各自數額最終達成一致協議,并辦理了相關公證手續。
在商事領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隨著社會誠信度的下降,合同雙方當事人相互不信任,買方怕給了錢后收不到貨,賣方又怕發出貨后收不回錢,這樣就往往影響雙方交易的進行,使本來談好的買賣,就因為付款問題而達不成交易。公證員可以引導當事人雙方向公證處申辦提存事務,將轉讓款提存到公證機構,約定出讓方領取提存款的條件和受讓方取回轉讓款的事由,只有在滿足約定條件的前提下,才能使轉讓款的交付成為可能,從而消除了當事人雙方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