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斌 朱松巍
(450000 河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 河南 鄭州)
近年來,在科技強警戰略背景下,我省各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強力推進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在強化社會服務管理,預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有序暢通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逐步建成了公安交通綜合應用平臺、互聯網報務平臺、集成指揮平臺、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四大平臺,以及視頻監控系統、公路卡口系統、稽查布控系統、移動警務系統、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等應用管理系統,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隨著互聯網、信息化、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與應用,違法犯罪活動的智能化、信息化和流動性、跨區域性顯著增強,重大突發事件、暴恐案件和極端個人事件時有發生,對基層公安機關的快速反映能力、實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指揮調度模式與新時代新形勢下的警務格局要求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總體規劃、建設和應用滯后于新形勢下的實際需求,建設、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公安機關和民警對信息化應用需求的增長;二是實際發展不平衡、傳統警務機制慣性影響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推進和現代警務機制的建立。如何轉變理念,理清思路,有效提升全省公安交警快速反映、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如何適應新時代科技發展的要求,實現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戰斗力,基于可視化和扁平化的新一代指揮調度系統建設自然提上議事日程。
以信息主導警務,情報引領實戰為導向,以現有的公安網絡和業務系統為依托,逐步建立更加適合實戰需求快捷、高效的可視化和扁平化指揮調度體系。將視頻監控、公路卡口、稽查布控、指揮調度等有效融合,實現總隊、支隊、大隊、中隊和一線執勤民警的多級聯動和協同作戰。通過移動警務終端實現現場情報查詢、身份識別、車輛查詢、視頻圖像取證、電子地圖和GPS定位。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實現點對點精準指揮。
按照《全國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三年規劃》和公安交警科技信息化規劃建設的整體要求,結合河南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實際需求,逐步建立、完善基礎業務應用系統,為實現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可視化和扁平化指揮提供支撐。
案例: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
2016年,河南建成了基于公安網絡,以省廳交警總隊為主控中心,18個省轄市、10個省直管縣(市)公安交通指揮中心(指揮室)為分控中心,縣(市)交警大隊和各交通執法站為接入點,集視頻指揮調度、視頻會議、技術培訓、勤務監督等功能為一體的全省互聯互通的三級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同時實現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省公安廳相關應用系統的對接。
以現已建成的各基礎業務系統為依托,對各業務系統進行整合,建立綜合應用管理平臺,實現各業務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為實現可視化和扁平化指揮提供服務、支撐和保障。
案例: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
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以現有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為基礎,改造整合、集成接入各地視頻、卡口、交通違法取證、流量氣象等路面前端交通安全監測設備,基于公安網絡,建立一個集應急指揮調度、交通運行監測、安全風險研判、重點車輛查詢、勤務監督考核等功能為一體的全國互聯互通的省、市、縣三級公安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實現對道路通行車輛實時監控、全程監控,對重點違法自動抓拍、有效攔截,對交通事故及時發現定位、及時出警到位,對惡劣天氣即時提示、快速應對,對重點和嫌疑車輛快速篩查、及時發現布控,使公路交通管理勤務更科學、指揮更高效、反應更迅速、糾違更及時、服務更到位、監督更有力。
扁平化指揮系統以安全保障和標準體系規范為基礎,整合各類信息、通信、數據資源,為日常業務開展、應急快速指揮提供支撐。整個平臺分為四個層級,分別為前端層、平臺層、應用層及呈現層。
綜上所述,新一代可視化和扁平化指揮體系的建立,雖然還會有主觀認識問題以用技術、網絡上的問題,但隨著各基礎業務系統的廣泛應用和業務需求的增強,新一代可視化和扁平化指揮體系會不斷完善和日臻成熟。從而實現減少指揮層級,橫向暢通指揮關系,實現對一線的點對點、點對多點、可視化指揮模式,有效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置突發事件的指揮調度水平和快速反映能力,提高各部門的整體協調處警能力和接處警效率,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