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 娟
(250104 山東現代學院 山東 濟南)
1980年9月10 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并且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對于婚姻法的修正,使得《婚姻法》更加趨向科學性,同時也加強了可操作性,可以說是《婚姻法》不容忽視的進步表現,這一進步,同樣也標志著《婚姻法》作為上層建筑,與社會發展之間保持共同進步的特征。
婚姻法的修訂,可謂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婚姻中所涉及到的諸如財產、生育等問題,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社會變遷之后,必然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征,因此法律作為上層建筑,也需要依據實際發展情況展開修訂。2001年的修訂,明確了婚姻法的如下幾個特征:
首先,提升了關于道德的地位,從一個側面推動德與法的融合。婚姻本身固然需要法律的認可和保護,但是同時作為婚姻雙方,其中雙方當事人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視。并且婚姻本身是一種彈性的關系,很難單純從法律的層面對其施加剛性的約束。但是新婚姻法在道德和法律的融合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這無疑是順應社會發展的積極表現,同時也是擴寬司法途徑的有效措施。這種德與法相互融合的積極嘗試,豐富了婚姻道德內容,同時也為確立完整現代化婚姻法律制度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將道德納入到法制的實現中來,也為婚姻法的發展從一個側面提供了指向作用。
其次,進一步完善了離婚有關內容。舊的婚姻法中,關于離婚的流程存在不足,從而導致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則有所破壞。而在新婚姻法中,無論是夫妻雙方財產進行明確的劃分,還是具體的辦理流程和事項都得到了優化和完善。對應的,在離婚手續的辦理上,也因為這些細節的明確和落實,而得以提升工作效率。尤其是在財產分割方面的細節明確,更是成為執法人員在展開進一步工作的有力武器和必要依據。
最后,圍繞德的法律系統建設,進一步遏制了婚姻家庭中的違法行為。新的婚姻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當前社會發展現狀進行深入考量而進行修訂的,因此對于當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也提出了切實的可執行的解決方案。諸如“小三”以及“家庭暴力”事件,都被納入到了新婚姻法中,作為影響婚姻穩定的因素對待。與此對應,為了能夠對合法婚姻進行有效保護,新婚姻法中明確對家庭暴力以及非法同居做出了規定,有效對婚姻關系中的受害方實現了保護,彌補了婚姻法在人身安全方面存在的缺失。從發展的角度看,這是法律適用性的一種提升,并且為建立穩定和科學的婚姻關系提供了法律基礎。
新婚姻法的修訂,在財產以及道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并且尤為突出的一個進步在于,增設了婚姻法的法律救助和責任。對于這些進步,我們必須給予充分的認知和肯定,例如對于家庭暴力,新婚姻法中明確對此類行為進行了界定,并且加重了對于施暴者的處罰和對受害者的保護,納入到財產分割的考慮因素范圍中。又如在婚姻法的法律救助和責任方面,對于婚姻之中的受害一方,能夠依據法律提起賠償主張,進一步加強了法律立足于實際情況的特征,對違法行為加強了追責。并且在新婚姻法中,設定了法律救助和法律責任,規定了婚姻關系的受害者能夠利用提起訴訟的途徑尋求賠償和保護。
雖然新的婚姻法取得了諸多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這些細節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突出出來,因此對其展開積極的分析和認知,不僅僅是實現婚姻法發展前瞻的重要力量,對于現有的婚姻法的細節落實,以及核心精神的領會,同樣有著積極意義。
財產問題是婚姻關系中的一個重點,這一問題在離婚的時候會被激發,并且格外突出,而對于財產的確定,我國新婚姻法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夫妻財產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法定財產,二是約定值財產,對于其中的法定財產,新婚姻法的不足比較突出。新婚姻法對于法定財產沒有進行明確和完善的確定,而只是采用列舉法給出例子加以說明,這種表達方式直接造成在實際的司法環境中,對法定財產無法準確判斷,增加執法難度。除此以外,對于財產歸屬問題,新婚姻法同樣未能明確規定。比如分居期間內的財產在法律認定方面不明確,同樣成為婚姻法的缺陷之一。
新婚姻法修訂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將來會開放二胎這個因素,但是時至今日,原有的生育制度無法再適應中國社會發展的時候,生育制度調整了,法律卻仍然停留在原地。尤其是生育制度本身還會涉及到倫理問題,因此只有將其納入到法律的框架之下,才能確保其安全穩定。除此以外,科技的發展,都對這一領域產生了沖擊。
雖然新婚姻法中對于財產,以及弱勢群體的救助給出了一些特別的關注,但是對于女性權益的保護,無疑仍然任重道遠。收到我國傳統婚姻觀念的影響,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在我國婚姻格局中極為常見,但是女性在家庭日常中的付出卻并未得到充分的肯定,而這種付出,則包括勞動力和生育等諸多方面。這種忽視進一步造成了婚姻中不公平的存在。新的婚姻法對于這種不公平并未形成充分認識,因此也必然未能給女性對應的保護,因此這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深入完善。
婚姻法是維持婚姻關系穩定、保護婚姻家庭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法律。唯有基于社會的發展對婚姻展開審視,并且展開客觀判斷,才能推動婚姻法的進步,才能使婚姻法成為保證婚姻雙方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