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堂罡
(310009 浙江西湖律師事務所 浙江 杭州)
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社會大眾的經濟生活愈加豐富,并且在經濟活動中出現的矛盾問題也更加復雜,在出現矛盾糾紛并依托民商法對相關責任進行界定的過程中,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用相對較為廣泛,借助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用能夠對相關糾紛進行有效的調解和處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實際應用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明顯的缺陷,因此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促進誠實信用原則作用的發揮,維護經濟活動的和諧穩定發展。
我國民商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對當事人的民事活動行為進行了適當的規范,并且能夠按照具體原則內容對各方面的利益加以權衡,實現對法律漏洞的補充。具體分析誠實信用原則,主要是要求人們在從事民事活動的過程中要堅持做到誠實信用,不能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損害他人的利益,并且不論是為了行使權利還是旅行個人責任義務,都必須秉承誠實信用的原則開展各項活動。在民商法法律體系中,誠實信用原則具有道德約束和法律強制性規范的功能,加強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合理應用,能夠促進市場誠信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因此在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司法實踐指導意義。
在司法實踐中對誠實信用原則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發現在實際應用方面民商法表現出明顯的缺陷,要想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實現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合理應用,就要結合具體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首先,需要進一步提高誠實信用原則的地位。從我國民商法的法律規范角度能夠看出,雖然已經將誠實信用原則融入到法律體系中,能在司法實踐方面發揮出平等指導作用,但是由于誠實信用原則的層級較低,因此在實際使用誠實信用原則的過程中往往無法發揮出相應的法律效力,對其作用的彰顯產生消極影響[1]。其次,誠實信用原則尚未得到明確的界定?,F階段,我國研究界尚未能針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以及適用情況等進行明確的規定,造成在組織開展司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合理應用受到不良影響。其三,保障性法律制度不夠健全,無法為誠實信用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提供有效的法律體系支撐,會制約原則的合理應用,導致誠實信用原則價值的彰顯受到限制。因此為了保障誠實信用原則的合理應用,促進其作用的發揮,就要積極探索完善原則的路徑,為市場經濟的有序化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在系統認識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缺陷的基礎上,為了能夠促進原則作用的發揮,維護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對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完善的措施,爭取可以改善現狀,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合理化應用提供堅實的保障。
在完善誠實信用原則的過程中,首要工作就是要對原則本身進行界定,只有從立法的角度明確誠實信用原則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才能從法律層面對原則的應用進行規范和約束,進而提高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律效力,確保在司法實踐中能夠真正發揮出誠實信用原則的重要作用,對民事主體的相關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增強市場管理效果,保障市場經濟的穩定運行。
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的發揮以及法律約束力的增強與其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要結合實際情況重新賦予誠實信用原則法律地位,促進其法律效力的進一步提高。如在《民法典》中,可以納入誠實信用原則,進一步在民商法體系中凸顯誠實信用原則的價值和作用,確保在司法實踐中其能優于其他相關原則使用,實現對社會誠信體系的完善,借助誠實信用原則的力量全面推動誠信社會的建設和發展[2]。
在民商法體系中誠實信用原則作用的發揮與社會誠信體系的構建存在緊密的聯系,只有在社會誠信體系的支撐和保障下,才能逐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誠實信用原則的貫徹落實和法律效力的彰顯奠定基礎。因此結合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在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過程中,要積極探索市場信用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并為了推動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出臺與誠實信用原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構建更為完善的保障體系,營造和諧的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實施環境,進而發揮誠實信用原則的價值,為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誠信體系的構建創造理想化的條件。在此過程中,要適當的發揮政引導和監督約束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領導下對社會誠信體系進行建設和完善,增強誠信體系的影響力和覆蓋范圍,確保誠實信用原則的落實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果[3]。
綜上所述,對民商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能夠看出其存在明顯的缺陷,因此要想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就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對誠實信用原則進行適當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完善策略,有效促進民商法誠實信用原則作用的發揮,推動市場信用體系的構建和社會信用體系的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