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霞
(045499 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松塔鎮人民政府 山西 晉中)
為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其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就必須要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體系,突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新的有效的社會發展規則。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家對于經濟的干預出現了很大的困難,所以出現了一套可以有效管理經濟關系的經濟法律法規。從這層面來看,經濟法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也是推動社會變革的動力,隨著經濟法的有效落實可以推動當前資本體制的進步。在實際經濟活動中,人們必須遵守相關規則,而經濟法就是這種可以有效調整各種經濟關系和經濟行為的規則。一方面,經濟法具有精神追求層次的特點,也就是體現在意識形態和法制建設層面,使其上升成為精神追求的高度。另一方面經濟法律實施的背景具有一定的現代性,其產生和發展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此外,經濟法在其制度設計建設中也體現出一定的現代性。
經濟法治的核心是民主和法制,這點在經濟法的實施過程中就得到了體現,所以經濟法和經濟法治建設之間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為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核心是通過經濟法律法規來維護和推動當前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要求集中和民主化發展,在經濟體制改革中體現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在經濟集中民主化發展的背景下還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經濟法治建設。經濟法治建設的內容要求經濟法要以責任為本,體現整體利益,維護國家、組織、個人以及整體利益,保障公權力的有效實施,有效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經濟法的完善和發展不但可以推動民法發展,而且還能彌補民法中存在的缺陷,有效推動社會和市場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在各種經濟活動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而這些社會關系又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法是用來調節這些經濟關系的,是保障經濟活動有序開展的法律法規體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和各種主體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相關規章制度建設的完善也使得經濟立法工作有序開展,這些制度和法律體系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使經濟活動受到法律的限制,而且法治的民主性更加突出,包括國家權力的制約,私法公正和保護社會組織權利,限制行政權,遵守各種經濟法規等內容。
經濟法治建設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和引導經濟活動的開展,最終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在上世紀末我國就已經確定了經濟和經濟執法的相關制度,用來調整市場經濟關系,推動經濟體制的改革,經濟法主要反映的是經濟法治對于民主的要求,很多學者也認為市場經濟的實質是法治經濟,通過法律來維護市場秩序,其中經濟法起到調整經濟關系的作用,可實現社會主義經濟民主經濟法的本質在于經濟集中和經濟民主之間的變陣噶虛擬,這是經濟法治建設的基礎。因為經濟法是以社會責任為本位,所以是我國經濟法治建設的關鍵,該法律通過協調國家、企業、集體和個人之間的利益,從而來調控市場經濟。此外,經濟法也將民法和行政法結合起來,具有社會主義法的調節功能,但是經濟法不僅包含經濟民主內容,還能夠推動經濟集中,實現了和西鞥蒸發的結合,既能調節經濟關系維護市場秩序,又能發揮管理經濟事務的功能。但是經濟法和行政法之間也有差別,當出現行政指導錯誤時,經濟法明確要求國家機關承擔責任,而行政機關則不需要承擔責任。
在經濟法治建設過程中,要求其各個要求和整體要形成一個系統,也就是只有經濟法治建設得到整體性的提高,才能使其中的各個要素完善,而想要整體提高經濟法治建設內容,也需要其中各個要求的協同發展。經濟法是經濟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必然也是其關鍵要素,經濟法治水平的提高正是體現了經濟立法、經濟司法和經濟執法等方面能力等提高,代表這經濟民主的進步和發展。也就是說當經濟法治建設不斷發展以后,立法者可以制定更高的法律法規,能有效推動司法公正和嚴格執法。當然,提高經濟法治建設的水平,也能強化人們的經濟法制觀念,不管是經濟立法者,還是經濟法的使用者都能對經濟法治建設樹立起信心。當人們的法制觀念得到強化以后,人們的行為也將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在社會各種經濟活動中懂得遵守經濟法律法規,也有利于推動經濟法理論的完善,而經濟法的進一步完善必然有利于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
我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困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立法和指導思想上,雖然采取了召開聽證會、專家論證會、采集民眾意見等方法,但立法還是無法以多數人的長遠利益作為立法標準;此外,政府角色的定位不準確,導致各利益主體之間可能會出現沖突,而執法司法方面落實力度的不足,也說明當前經濟法治建設的民主性還有待加強。
為推動和完善我國經濟法治建設,首先其建設應體現民生發展的要求,也就是要樹立公平的發展理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干預,從而保障社會全面進步和經濟穩定發展,因為經濟法的核心是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所以宏觀政策和手段的采用可使社會中各種資源得到協調和合理配置,這樣能保證經濟安全穩定地發展。其次,要完善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法規,保障財政機制,推動財政民生投資方面的公平性,注意防范稅收調控,堅持均衡保護的理念,對稅收關系綜合處理,保證民生發展有序。此外,要不斷改善民生,比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解決三農問題和民生問題,從而維護集體利益。
綜上所述,經濟法治的目睹是利用完善的經濟法律法規和相關法律手段來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使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進而推動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經濟法的不斷完善推動了經濟法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強經濟法治建設也能進一步推動經濟法的完善,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所以加強法治建設,完善立法工作,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