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四海
(238171 安徽省皖北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含山恒泰非金屬材料分公司 安徽 馬鞍山)
經濟法是一種對所有經濟管理關系進行調整的法律規范總稱,也就是對國家經濟活動進行管理,對國家和企業、企業和個體之間的縱向經濟關系進行調整。這是一種縱向經濟關系,是非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管理關系,在這些經濟關系中包含管理和被管理、監督和被監督以及指令和服從指令等方面。
民法是對平等主體之間關系的調整,包括對個體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調整,是站在總體角度上重點對財產關系進行調整。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財產關系不是通過民法這一法律部門進行調整,而是通過行政法、財政法、經濟法和勞動法以及婚姻法等多個法律部門對經濟關系進行調整。民法是對其中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財產關系進行調整,是一種對橫向財產關系的調整,包括財產所有關系、財產交換關系和財產繼承關系。
行政法是國家通過行政管理機構開展行政管理活動所形成的法律規范總稱,該法律主要是對國家行政管理機關,以及開展的所有行政管理活動、活動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等進行調整。行政法通過命令、管理和監督等行政方法對財產關系急性調整,是一種縱向經濟關系。
民法產生于羅馬的商品經濟社會,在中世紀晚期復興。因為社會生產力決定個體的生活,個人想要獲得利益就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啟蒙運動時人人追求獨立和平等,所以當時經濟社會的最主要問題是如何保障個人能從中獲得利益。因此,民法將任何人的關系看作是復合體,對社會的認識也是從個人角度出發,個人是解決法律問題的中心。
而經濟法產生于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階段,社會分工發達,經濟個體之間緊密聯系,社會經濟是一個整體,社會想要穩定發展就需要通過國家和市場的調控,所以經濟法中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克服市場和國家這兩種調控機制的弊端問題,也就是通過解決問題然后推動整體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基礎是民商法,經濟法在民商法的不斷發展中才得以出現和發展,所以一開始是民商法的一部分,后來才慢慢獨立出來。
行政法最早來源于日本,日本制定了明治憲政,我國將日本自行相同的行政兩個字引入到國內,然后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慢慢演變成今天的行政法。在行政法的不斷發展中也進一步推動了經濟法的產生和發展,而行政法的調整手段是經濟法微觀和宏觀調控相結合手段的重要來源。
民法的利益本位是個體利益,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民法的基本原則有保護個體利益,維護合同自由、人格平等、公平交易和誠實信用,這些也都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條件和基本依據。民法主要是對個體合理合法參與民商活動的合理規范,使個體的民商權利得到保護。行政法的利益本位是針對國家利益的,所以國家在通過行政法行使行政權利的時候需要對這種行使權力的過程進行規范。行政法行使權利的基礎上維護國家管理秩序,一方面要授予行政權力對市場經濟進行適當的干預,另一方面又要對這種行政權的行使進行規范,對行政權進行監督和控制。經濟法的利益本位是針對社會整體利益而言的,也就是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社會利益變得更加重要,只有不斷提高和保護社會利益才能使社會個體受益。
首先,民法和經濟法在對象調整上的聯系在于,前者調整的是平等個體之間的關系,包括人身和財產關系,而后者調整的對象是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在該過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經濟關系。民法和經濟法調整的對象都是一定范圍內的經濟關系,但是經濟法主要彌補民法調整經濟關系中的缺陷。其次,民法和經濟法在對象調整上的主要區別包括調整對象、調整方法上的差別,民法調整的經濟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是一種橫向經濟關系,這種關系是互利有償的,而通過國家經濟手段對經濟關系進行干預和調整的是經濟法調整的對象,也就是經濟法調整的是縱向經濟關系,具有全局和整體性,其調整目的是為了保障宏觀經濟健康穩定地運行。在調整方法上,民法是私法,所以權利本位或個人本位屬性突出,民法針對各種調整方式對人和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調整。民法采取的調整方法只強調個人權利,而忽視了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而經濟法采取的調整法方式是一種宏觀調控和干預,能促進社會經濟良性發展。
首先,經濟法和行政法在規范權利上的區別,經濟法是對于個人行為進行國家干預,行政法是通過行政機關對相關經濟行為的干預。也就是國家依法,也就是依照經濟法對個體經濟行為進行干預,這種干預的權利是主權,而政府所掌握的權力是行政權,主權和經濟行政權是有本質區別的。其次,經濟法和行政法在管理目的上的區別,經濟法的目的或者法律宗旨是通過相關機制的建立和對于市場秩序的調控,使整個社會各個元素之間形成合理的相互制約關系,從而保障社會經濟整體利益;而行政管理是通過各級行政機關行政活動的開展來維護政治治安和社會秩序,保障的是各級行政能夠有效行使行政權,為行政活動提供依據和方向,避免行政權利濫用也防止該權利被非法侵害。再次,經濟法和行者發在管理原則上也有一定差異,前者是將維護社會總體利益為追求目標和遵循原則的,而行政管理是命令服從的原則,實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綜上,在經濟法、行政法和民法中,從產生時間來看,民法產生最早,行政法其次,經濟法產生最晚,因此經濟法也是三者中法律地位最低的,盡管現在經濟法獲得了很好的發展但依然將其作為民商法的一部分。通過三者的比較分析發現,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未來法制建設中應該以民法和行政法起到帶頭作用,然后推動經濟法的獨立又與之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