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艷
(300090 天津天關律師事務所 天津)
近年來智能手機以及網絡的普及,使得整個社會商業(yè)模式發(fā)生重大變化,體現在金融行業(yè)時,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fā)展和規(guī)模壯大使得部分非金融機構也開始涉足互聯網行業(yè),且其也確實從中獲得了一定收益。大部分有資質的網絡借貸平臺主要是通過風險儲備金,平臺自身擔保、第三方機構擔保這幾種方式來保證出資人的資金安全,以此吸引更多人參與網絡借貸,其在整個過程中所涉及主要法律風險較多,主要體現在資金池的形成、交易資金缺乏監(jiān)管、平臺自身擔保風險系數過高等問題;因此結合實際從民商角度出發(fā),對當前P2P網絡借貸平臺法律問題做好全方位的分析,規(guī)范行業(yè)制度,確保整個資金運作期間有法律作為安全支撐,是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能夠穩(wěn)定發(fā)展下去的必要條件。
結合實際來看,民商角度下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中的法律問題主要體現在借貸風險上;雖然當前P2P網絡借貸平臺基本實現了借貸手續(xù)、流程全程線上操作的模式,有效將傳統(tǒng)金融和網絡借貸進行結合,按照平臺化的操作確保相應借貸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在此期間不管是出資方或的貸款方,普遍存在保障力度不夠的問題。以當前網絡結算平臺所提供的兩種服務(投資理財和貸款)來看,其能夠為貸款人快速提供資金收益,但其對貸款人資質不會進行詳細審核。而傳統(tǒng)銀行作為握有大部分人個人信息終端,銀行主要將此類信息用作內部服務,P2P網絡借貸平臺本身所存在的對個人信息體系方面的掌握力度缺失,往往導致整個平臺運行過程出現風險問題較多。
根據近年來新聞所報道多個P2P網絡借貸平臺“洗牌”、“跑路”等現象,部分P2P網絡借貸平臺其在本身在建立初期目的即是宜昌“旁氏騙局”,通過虛假宣傳獲利,在資金達到數額時,平臺“老板”便會集資出逃。P2P網絡借貸公司自身信息的不透明、不公開、資金流量規(guī)模小等特性使得其自身信用往往無法得到保障,此類事件的頻繁發(fā)生使得整個P2P網絡借貸平臺行業(yè)發(fā)展已經收到極為不利的影響。
結合實際來看P2P網絡借貸平臺用戶中大部分真實性存疑,其個人信用記錄無法實時判斷,比如幾乎所有P2P網絡借貸平臺對用戶信息,多是在用戶賬戶建立初期填寫信息來判定,通常部分資質不好信用較低用戶為獲取貸款會提供虛假身份,而相應P2P網絡借貸平臺往往會將其誤判為良好客戶,為其提供較大額貸款,一旦在到達還款期限后,出現貸款人拒絕還款,繼而造成平臺壞賬無法經營的現象。
(1)我國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發(fā)展趨勢相關法律法規(guī)存在一定不足,繼而導致大部分P2P網絡借貸平臺出現問題很難得到解決的狀況;但從民商角度出發(fā),按照《公司法》、《合同法》、《證券法》等所涉及條例,可以有效促進網絡借貸平臺規(guī)范性。在面臨平臺卷款潛逃的情況時,明確平臺所承擔法律責任,與此同時對相應平臺內出資人(借款方)要予以一定保護,針對P2P網絡借貸平臺擔保,在風險儲備金支配權益,進行合理充分的設定,明確風險儲備金與自由資金的差異性,避免擔保風險過高的現象發(fā)生。注重這個過程中相應網絡借貸產品債券轉讓期間可能出現的非法集資以及資金流動風險等,從民商角度出發(fā),設置具有原則性、合法性的方案舉措,最大限度提成整個P2P網絡借貸平臺運行透明化和安全化。
注重部分平臺其所本身主要是出借人與貸款人通過P2P平臺所形成的借貸關系,平臺本身起到媒介作用,不承擔任何擔保責任;針對此類模式,相應平臺應明確對出借人以及貸款人個人資質的全面調查和信息復核,按照《合同法》相關條款實時監(jiān)督對應人員具體責任行為。信用系統(tǒng)缺失的前提下,從民商角度出發(fā),結合時代發(fā)展特性對單純提供媒介服務網絡借貸平臺進行監(jiān)管便顯得極為必要,促進網絡借貸平臺在借貸關系形成前對借貸雙方資質做好全方位的審核,是整個行業(yè)能夠安全穩(wěn)定運營發(fā)展下去的前提條件。
針對部分會為出借人和貸款人進行擔保的P2P網絡借貸平臺,借貸期間對應平臺便要承擔一定擔保責任,且在此期間相應P2P網絡借貸平臺不但要對平臺擔保責任進行綜合考量,還要對項目本身擔保責任進行全面劃分,從民商角度出發(fā)按照《合同法》、《擔保法》等下相關條款,分析各種情況下出借人、貸款人本身合法權益維護途徑以及第三方擔保機構對借貸合同所實際履行具體義務信息,結合目前擔保模式,對相應借貸平臺進行風險儲備金設立,確保風險儲備金使用存放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以此使整個P2P網絡借貸平臺運作期間可以按照相關法律不斷規(guī)范完善自身系統(tǒng)模式[1]。
綜上所述,通過從民商角度分析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中的法律問題,結合實際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全面整合規(guī)范,是確保我國民間金融市場能夠穩(wěn)定、高效、快速發(fā)展下去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