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炯
(467036 河南城建學院 河南 平頂山)
私募股權基金,即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簡稱PE),私募基金的一種,是指以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為投資對象的一種集合投資。簡單來說就是以非公開宣傳的方式向法律規定的屬于合格投資者范疇的個人或者機構募集資金,由專業基金管理團隊進行操作,投資于私人股權,并在適當的時候套現出場的投資基金。
(1)相比于暴露在陽光下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對公眾來說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存在。一方面由于私募基金的私募性即不公開募集資金的特征;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其募集對象僅限于法律規定的合格投資者,而合格投資者的門檻普遍較高(《根據私募基金暫行管理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資者是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單位和個人:(一)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的單位;(二)個人資產不低于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萬元;)因此可以將私募基金看做一種小眾投資。這一性質加上私募基金的私募性特征導致了對私募股權基金的監管力度、寬度、難度相比于公募基金的監管力度要小,監管面要窄,監管難度要大。
(2)公募基金法律定位明確,擁有數量眾多且完善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自律規則,而私募基金的法律定位不明確且相關規范性文件較少。目前我國涉及私募投資基金的法律根據法律效力可以分為四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法律,具有最高的約束效力如《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二層級是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法規。第三個層次是國務院下屬各部委、局出臺的部門規章制度如《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四個是自律規則如中國基金業協會出臺的自律監管規則《私募投資資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相比于公募基金的運行更受到上位法的約束,私募基金監督管理則更依賴于行政法規、自律管理等下位法的約束?,F行的法律條文中沒有專門針對私募基金的規定,這就說明目前我國對私募基金沒有明確的法律定位。
(3)《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對私募股權基金相關主體的權利義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對違反法定義務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卻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公眾遵守法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違法的代價過高,因而如果只規定權利和義務而未明確規定違反義務后要承擔的責任,那么法律將難以發揮其作用。
(1)加大私募股權基金信息公開力度,完善私募股權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僅有利于加強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投資者之間的聯系促使雙方信息對稱,還有利于監管者加強對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的監管,促進私募基金市場健康、合理發展。信息不對稱會帶來未知,未知會帶來恐懼。普遍情況下有經驗的投資者在進入股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前,往往會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期報告、年度報告以及財務報表等相關信息,以判斷這個公司的是否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這種行為在金融學上被稱為基本面分析,這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投資風險。信息對稱理論是經濟學上的一個理論,意思是說在正常市場下,要想實現公平交易,交易的雙方掌握的信息必須對稱,如果信息不對稱就會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一切的恐懼都來源未知,信息不對稱會帶來交流阻礙以及不信任。因此若要促進私募股權基金市場良性、健康的發展,必須加大私募股權基金信息公開力度,完善私募股權基金信息披露制度,促進信息對稱。
(2)明確私募股權基金的法律定位,加強私募股權基金法律監管。私募股權基金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成為了推動企業、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其私募性、保密性、流動性差等特點,其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雖然監管部門與立法部門針對這些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現行法律卻未有專門針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條文。對于規范私募股權基金市場具有重要作用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也僅屬于下位法,私募股權基金尚未有明確的法律定位。因此針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法律層次的專門立法顯得具有迫切性。
(3)明確私募股權基金相關主體的責任范疇,建立科學的懲罰措施?!胺o規定即可行”是建立在各個主體明確的權利、義務、責任的基礎上,如果僅僅對權利和義務做出規定,而不規定違反義務后所應承擔的責任,法律就難以發揮其作用。因此明確私募股權基金主體的責任范疇,建立科學的懲罰措施將有利于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