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熠昊
(200042 上海市凌云永然律師事務所 上海)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家庭收入種類也在不斷增多,由于許多收入難以在法律層面下進行合理界定,這也成為離婚財產分割中的重點糾紛問題。《婚姻法》是保障夫妻離婚財產權益公平分割的法律保障,因此自《婚姻法》頒布以來,已根據時代發展進行多次修改與完善。然而由于離婚財產分割涉及多方面內容,《婚姻法》難以覆蓋每個角落,這也造成了許多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不公平的情況,嚴重損害了離婚某一方的合法權益。
男女平等是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基礎條件,不能因為夫妻某一方因經濟收入水平低等因素減少其分割財產的權利。具體來說,夫妻離婚財產分割是對等的,不僅體現在財產的對等分割,同時也要對等承擔債務等方面內容。與此同時,男女平等原則也是杜絕離婚夫妻某一方霸占夫妻財產的意圖,在離婚夫妻雙方無過錯過均存在過錯的基礎上,采取男女平等分割原則。
由于我國家庭結構中,女性更側重于家務與贍養父母與子女義務的承擔,在經濟收入方面處于一定劣勢,同時子女撫養是家庭收入的重要開支。在我國,大多子女撫養由離婚女性承擔,因此在夫妻離婚財產分割時,在男女平等分割的基礎上,還要遵循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喪失勞動能力或撫養子女的離婚男性,其合法權益也受到《婚姻法》的保護。
離婚夫妻一方存在過錯是導致離婚關系破裂的重要因素,在處理該方面夫妻財產分割問題時,要充分照顧無過錯方的利益,也就是說無過錯方可以適當分得更多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夫妻一方存在重婚、同居或家暴、拋棄子女等重大過錯時,可遵循照顧無過錯一方的原則,但過錯一方也享有分割財產的基本權利,但只能保障過錯一方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國《婚姻法》充分尊重離婚雙方當事人的個人意愿,在當事雙方對共同財產進行約定時不能強行禁止。該原則是指離婚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分割進行公平合理劃分,抑或離婚夫妻某一方自愿放棄部分或全部分割權益時,法律給予承認與尊重。
公平原則是民法所規定的基本原則,由于婚姻法是民事特別法,因此公平原則也適用于婚姻法。基于該原則,在夫妻離婚財產分割時也要對經濟弱勢方或撫養子女方給予更多照顧,不能簡單進行平均分割,由此最大程度上體現婚姻法的公平原則。雖然我國《婚姻法》在夫妻離婚財產分割中進行了多方面規定,并一定程度上給予離婚雙方客觀因素的綜合考慮,但由于法律條文的局限性,只能適用于個別案例,在面對更加復雜的財產糾紛中只能根據法官的個人判定標準,其判定結果的變化空間十分巨大,在實際離婚財產分割案件中難以做到真正的公平。由此可見,在夫妻離婚財產分割中采用公平原則,對于離婚雙方合法權益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我國傳統理念中,婚姻家庭是組成社會結構的基礎部分,夫妻雙方一旦組建家庭將共同承擔贍養雙方親屬的責任和義務,因此這也需要夫妻雙方做出更多的付出。夫妻離婚意味著家庭結構的消失,特別是婚姻關系持續時間較長、具有子女的情況下,如果簡單的將夫妻財產進行平均分割,則會對在家庭中承擔更多家庭義務的一方造成權益損失,特別是造成撫養子女一方生活水平的嚴重下降。適用公平原則,是理性看待離婚家庭因素、保護弱勢一方合法權益的重要體現,對于夫妻離婚財產的合理分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目前,由于我國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財產清算制度,在夫妻離婚財產分割時,無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合理清算,進而也影響了財產分割的公平性。在我國離婚案件中,普遍存在某一方刻意“隱瞞”共同財產的情況,如果承擔家庭義務的另一方無法掌握財產的實際狀況,則在舉證環節十分困難,進而無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為此,我國《婚姻法》在保障夫妻雙方離婚自由的同時,也要充分保障當事人雙方的離婚公平,也就是公平分割雙方共同財產,在夫妻雙方公平的基礎上合理分割財產,避免另一方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離婚是夫妻雙方法律關系的解除,但在其他方面仍將存在持續性的聯系。因此離婚夫妻財產分割不能進行簡單的平均分割,還要考慮離婚造成的其他未來存在的諸多方面因素,例如子女的贍養費用、因離婚造成弱勢一方生活水平的下降等情況。此外,雖然我國《婚姻法》在此方面有經濟幫助原則,但在實行過程中缺乏強制性保障,致使許多夫妻離婚財產分割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隨著我國離婚率的不斷攀升,切實處理好夫妻財產分配問題,還需要綜合考慮更多方面,因此適用公平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離婚率的持續上升,夫妻離婚財產分割已由個別家庭現象發展為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只有對夫妻離婚財產進行公平、合理的分割,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目前,夫妻離婚財產分割面臨的問題在于如何保障離婚雙方中處于弱勢地位一方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而冰冷的法律條文則往往無法兼顧弱勢一方的非財產付出,造成財產不公平分割。因此,我國夫妻離婚財產分割中采用公平原則,有利于解決離婚雙方面臨的復雜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