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善鋒
(310000 浙江新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從立法的角度來看,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只是經濟法的主要目標,但是經濟法中還主要包括維護群體利益和公平競爭等等內容。經濟法的目標是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所以說就必須要注意市場各類企業對正常市場秩序的影響,對于一些大型的企業來講,他們會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影響市場經濟的運行,以此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經濟法的制定就有效的限制了大型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來擾亂市場的秩序,以防止經濟市場出現壟斷現象。就宏觀調控而言,經濟法不僅僅是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更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國家財政的正常運行,因此,經濟法的主要內容就是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
雖然說經濟法有效的維護了社會的整體利益,但是目前相關的學者對于經濟法所屬使得法域仍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經濟法是屬于私法領域,而有人認為經濟法是屬于公法領域,說法千差萬別。雖然說并不清楚經濟法所屬的領域,但是經濟法卻同時具有公、私法的調整手段。當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經濟法就會以私法為主要的調整手段,并不會濫用職權而傷害權利,主要就是在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正確的解決問題,促進社會的發展,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
在法學領域中,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法律并不僅僅只有經濟法一種,雖然說也存在其他的法律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但是經濟法相對來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存在[1]。經濟法不僅注重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更是注重維護社會中各個成員的利益,所以說經濟法維護社會的主要路徑是從整體到個人,這個路徑與公法和私法有著極大的差別。私法主要應用于個人,允許個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公法則是政府的法律,主要強調的就是維護社會的利益,因此,經濟法的協調路徑具有一定的獨特性。
當前我國實行的是市場經濟,主要由市場進行自我調節,近幾年,市場經濟發展的極為迅速,但是相應的市場競爭也是更為的激烈,優勝劣汰也更是常態,這也就導致當前市場的壓力逐漸的在增大。雖然說市場具有自主性,但是相對的市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自立性以及短時效性,這樣就會使得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的帶有盲目性以及自發性,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最終導致市場失靈。這樣就會對市場的各個領域帶來極大的影響,從而無法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
市場的自我調節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政府來進行強有力的干預,以此來保障市場的正常運行,保障市場資源的有效利用。國家進行干預,需要政府制定相關的法律以及制度,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保障市場健康的運轉。國家干預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強制性的手段,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主,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嚴厲打擊危害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2]。
經濟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法律,對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和協調市場經濟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經濟法在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時,對于經濟發展和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說經濟法制定是極為有必要的,應該要將經濟法納入進相關的立法條例中,以此來規范市場的秩序。
經濟法的制定和各項政策的制定都是維護社會的主要利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經濟法具有更強的程序性及規范性。在《農業法》中,要求社會的各個領域都應該重視農業的發展情況,從這一規定中可以看出,由于社會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所以說市場中各行各業都需要實時的關注社會的整體利益,在保障社會整體的情況下,維護自身的切實利益[3]。
經濟法作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法律,對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具有重要的幫助作用,有效的協調了各種經濟的發展,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保障。在經濟法的相關條例中,明確的規定了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因為維護社會的整體利益并不是一方的責任和義務,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這樣以便于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經濟法主要就是協調市場各種經濟的關系,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從而促進社會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