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劼
(210031 江蘇警官學院 江蘇 南京)
從全國的角度來看,環境污染犯罪造成的環境退化是中國目前所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眾從周知,我國環境污染的主要兩種形式是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環境污染犯罪導致的不僅僅是環境的污染退化,更帶來了一系列的次生問題——如大氣污染物超標;水體不適于灌溉、魚類生存、飲用等,這些問題造成了污染區域人民生活基本要求得不到滿足、人均壽命減短;而持續增長的人口和環境資源因污染而減少的沖突,導致人均資源不足,污染地區犯罪率升高等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
本研究采用多角度(司法、執法、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的跨學科研究方法,旨在從多個角度收集和研究環境犯罪情報信息,并為環境犯罪問題提供一個系統工具。本研究目的是精簡公安部門與環保部門的工作,收集環境犯罪情報數據,繪制環境犯罪地區熱點圖,著重控制熱點地區,從而減少環境犯罪,遏制環境污染、退化問題。
(一)對于偵察環境犯罪這類案件,我們必須使用全新的、高技術性的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地發現、預防、處罰和遏制環境污染犯罪問題
大數據作為當下的熱點產業,其對于環境情報的收集整理歸類應是得心應手,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大數據建立數據庫,對污染物的來源和遷移轉化進行跟蹤,并用可視化的熱點圖標識出來,即現場對受污染的地區進行實地勘驗檢查,深入分析污染物的特征、性質等,然后根據這些特征去尋找污染源和犯罪嫌疑人。因此,大數據下的環境情報收集和環境犯罪熱點圖技術完全可以為環境污染犯罪刑偵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此外,公安機關要加強學習和提高能力,關注環境領域中先進的科技動態,例如,目前環境科學研究中較為熱門的:污染物的來源和遷移轉化進行示蹤的污染源解析技術,環境犯罪的偵辦完全可以借鑒這種思路,為偵查破案所用。最后,偵查機關可考慮建立環境犯罪數據庫,在全省公安機關和環保機關偵辦的環境犯罪案件中,按照行業或者污染環境犯罪的類型建庫,實時監控某些行業或某種類型的污染環境犯罪,建立預警機制。
(二)案件所收集的污染特征和污染源數據可在環境犯罪大數據庫里建立鏈接,并將上述兩個案件的地理位置、污染范圍、污染源地、自然資源分布編入環境犯罪大數據庫中,進行分類整理,標注熱點
公安、環保、法院、檢察院各部門間要落實好2014年環境保護部與公安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環境保護與公安部門執法銜接配合工作的意見》,并就環境刑事案件犯罪偵查方面的困境商討了其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此外,不同層級的公安偵查機關要加強內部協作,加強部門間的資源、數據交流,各警種間要加強合作協調,環境案件偵辦過程中更要結合融合派出所對于其轄區內人員、場地熟悉的優勢,使偵察的方向與思維拓展開來,從而偵辦效率也將隨之提高。從國際層面來說,國與國之間必須加強在打擊環境犯罪方面的合作。當今,資源共享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在解決環境犯罪問題方面,所有國家相互間采取的態度應是相互合作而非敵對,并協調一致行動,以保護和改善環境”。因此,在國際交流合作過程中,公安機關可以學習國際社會對環境犯罪的先進經驗,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在環境犯罪偵查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打擊跨國性環境犯罪行為。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當前的經濟發展和進步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后,發展所帶來的一系列副作用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也制約了社會與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保護環境,遏制環境犯罪刻不容緩!
(一)本研究發現一種新的研究思路
環境犯罪只在某些特定的地點——即熱點地區發生,其本身并不會移動,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只在特定的地點。
(二)我們只需在這些熱點地區增設環境監測站、警力部署,環保部門和公安部門共享這些熱點地區的情報,建立環境情報數據庫
對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分布、高危企業位置、污染源位置、污染范圍、歷史環境污染犯罪數據錄入環境犯罪情報數據庫中,對其數據進行鏈接,從而標注熱點地區,加大對熱點地區的環境數據檢測錄入、追蹤、比對分析,并與數據庫中的值對應。
(三)在數據庫中設立環境污染預警系統,同公安部門與環境部門聯網
對此,本文通過對環境犯罪案例及發生的時空進行系統研究,從環境犯罪的起因、特點及環境犯罪案件熱點分布相關理論分析入手,著眼于當前國內環境犯罪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結合南京市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的環境犯罪案件的實例,分析其在案件中線索和證據收集的困難、環境部門與公安部門之間的不協調等問題。以此為基礎,本文針對性的提出了創新性地提出了利用環境犯罪數據標出熱點地區,進行熱點圖繪制,從而提前預防環境犯罪的理論。環境犯罪案件復雜且特殊。環境犯罪偵查如何將發現和查處工作重心前移,在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對策論上著重建立專門的預防制度,以實現打擊和防控并重的雙重目標,這有待繼續探討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