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琿
(405400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開州區供電分公司 重慶)
作為橋梁和紐帶的合同,在企業從事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區別于企業內部的生產、人事、財務等管理工作,是一種受法律規范調整的民事法律行為,涉及很多專業性較強的法律問題。因此,有必要成立法律顧問部門,規范合同管理和審核。筆者一直從事法律事務工作,根據自身經驗,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合同的審核和管理:
合同法律審核,是指企業法律人員依據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的要求,對合同內容的合法性、合規性、有效性進行的法律審核把關。
2.1.1合同主體資格資質
審核合同對方是否具有營業執照,營業執照上載明的名稱是否與合同對方名稱完全一致,審核合同對方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核查擬簽訂的合同標的或行為是否屬于合同對方的經營范圍。審核合同對方資質,具體包括審核合同對方主體是否取得法律法規和采購文件規定的相關資質,資質等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借用他人資質的情形。
2.1.2合同主體履約能力
審核合同對方的資信情況、商業信譽、歷史履約情況,明確合同對方是否處于正常經營狀態等,避免給合同履行造成風險。
2.1.3分支機構簽訂合同
如擬簽訂合同的分支機構由法人依法設立并已領取營業執照,即屬于《合同法》中的“其他組織”,具備合同主體的資格,可以簽訂合同。反之,如擬簽訂合同的分支機構不是法人依法設立或未領取營業執照,則不具備合同主體資格,不能簽訂合同。
2.1.4職能部門簽訂合同
職能部門是企業的內設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也沒有營業執照,因此不具備合同主體資格。
2.1.5簽約人
審核合同對方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身份證。如果不是法定代表人簽約,應審核代理人的授權委托書、授權權限及身份證等資料。
合同支付方式分為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兩種形式。一次性付款一般適用于合同期限較短且合同對方沒有后續維護服務、質量保證等義務的合同。分期付款一般適用于合同期限較長或合同對方具有后續維護服務、質量保證等義務的合同。分期付款的各個時間節點必須精確,應避免設置存在歧義或無法精確的時間節點作為付款時間點。審核合同價款是否明確為含稅價或不含稅價,如合同價款是含稅價,是否約定了明確的稅率。
2.3.1違約責任的完整性、明確性
審核是否對所有合同對方的義務均約定了相應的違約責任,尤其是涉及到合同對方關鍵義務的違約責任是否約定。審核違約責任的內容(違約責任承擔方式、責任數額等)是否約定明確、具體,相關條款表述是否存在歧義或表述模糊不清的問題。
2.3.2違約責任承擔方式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
審核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違約金責任、定金責任)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否合理、可行,是否足以挽回我方經濟損失,是否能夠有效保障我方合同權益。
2.3.3審核違約金金額是否過高或過低
《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9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根據上述規定和實際情況,審核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違約金金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情況。
審核合同是否設置了知識產權條款。在咨詢類、委托類、設計類、技術類、宣傳類等合同中應設置知識產權條款。審核知識產權、技術成果歸屬和分享約定是否清楚、明確。審核利用研究開發經費購置的設備、器材、資料的財產權屬是否進行了明確約定。審核相關約定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審核合同是否約定了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是否唯一。如選擇訴訟作為爭議解決方式,應審核訴訟機構是否約定明確、清楚,是否存在歧義或約定不明的情形,是否屬于《民事訴訟法》第34條規定的可供給當事人書面協議選擇管轄的人民法院范圍。審核約定的訴訟機構是否符合法律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如選擇仲裁作為爭議解決方式,應審核是否明確了仲裁機構和仲裁規則,仲裁機構名稱是否準確。
由于大多數合同約定“合同經雙方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其授權代表簽署并加蓋雙方公章或合同專用章之日起生效。合同簽訂日期以最后一方簽署并加蓋公章或合同專用章的日期為準”,故合同各方正確、完整填寫簽訂日期對明確合同生效時間十分重要。
在大多數情況下,合同有效期自動順延不利于合同的動態跟蹤管理,容易造成合同管理風險,一旦順延,如想終止合同,必須滿足相關條件,否則將會引起合同爭議或糾紛。尤其是在合同有效期較長的情況下,自動順延風險也更大。
總之,我們必須加強合同審核管理,提高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水平。通過落實責任,嚴格管理審核,加強事后的監督等,將事后“滅火”變為事前“防火”,為維護好企業的合法權益發揮企業法律顧問作用,做到防范于未然。
[1]陳麗潔.《合同審查的結構與方法—企業合同審查指引》,法律出版社,2010.
[2]高陸洋.《企業買賣合同主體資格的審查》,經濟師,2013(11).
[3]丁杰.《淺談民事合同違約責任條款的明確性》,法制與社會,2010(10).
[4]張劍飛,李勝春.《合同審查之違約責任條款》,法治與社會,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