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高州市云潭鎮畜牧獸醫水產站,廣東高州 525200)
(1)建立養殖保護區是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建立養殖保護區,維護養殖業健康發展,讓人民吃上放心肉,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2)建立畜禽養殖保護區有利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養殖業發展現狀和環境保護要求,高州市制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和準養區三區劃定方案,養殖業發展由全面發展轉向分區發展、適度發展,禁養區內不再審批新建養殖場,不安排項目,指導養殖場關閉;限養區內引導養殖場建設糞污治理設施,禁止盲目擴大生產規模;準養區內引導群眾要根據土地承載力、環境保護等要求改擴建養殖場,保持適度有序發展。
(3)建立畜禽養殖保護區有利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必須堅持質量第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高州市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效益為中心,積極實施“上規模、創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戰略,培育和發展了東南部瘦肉型豬、西北部肉蛋雞、城郊肉鴿、西南部羅非魚四大生產基地,養殖業出現了區域化布局、規?;l展的態勢。
(4)建立畜禽養殖保護區有利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5)建立畜禽養殖保護區有利于建設美麗中國。按環保要求,在另一方面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要求。加快水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
(6)建立畜禽養殖保護區有利于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養殖模式由傳統的單家獨戶飼養向標準化規模養殖轉變,養殖技術不斷提高,養殖檔次不斷提升,養殖生產取得長足發展,有利從源頭把控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濫用監管。高州市目前擁有國家級生豬養殖示范場5家、蛋雞養殖示范場1家肉雞2家;廣東省重點豬場16家;省級重點家禽7家;國家級原種豬場4家,省二級種豬場32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茂名市龍頭企業4家。羅非魚養殖是茂名市羅非魚養殖“金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我省乃至全國的羅非魚重要生產基地。
建立養殖保護區,推動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各級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加強領導,制定方案,積極推進。結合高州市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幾方面意見建議:
產品質量安全、環境污染少、養殖效益高的健康生態養殖是養殖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我們積極引導養殖場應用新設備、新技術,走農牧結合健康生態養殖之路。
(1)調整畜禽品種結構。大力發展草食動物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發展草食動物牛、羊、兔等相對養豬造成的環境污染較小。因此,合理調整養殖業結構,適度控制生豬生產,大力發展草食動物非常重要。
(2)調整畜產品結構。增加優質產品、名牌產品、精深加工畜產品產能,適當增加特色畜產品產能。
(1)大力發展種植業,走農牧結合之路,為養殖業提供足夠的消納用地。必須堅持農牧循環結合,推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2)加強動物無害化處理建設,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建立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
(3)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業保險,利用保險聯動推動養殖保險全覆蓋,為養殖業作保障。
畜牧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希望盡快讓我們的生計可持續有保障,讓我們通過合法勞動獲得更加充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