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士珍 劉 昊 李欣彤 史 寧 閆喜軍
(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疫病防控研究室,吉林長春 130112)
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經濟轉型的新階段,我國經濟由快速中增長過渡到中速增長,進入了發展的新常態。隨著經濟的放慢發展,畜牧業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式:疫情更加復雜、也出現了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所以新常態下,大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對動物疾病控制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前景,但是,對畜牧業的發展的質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給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
正常的動物防疫工作需要每個月都進行,而不是幾個月才進行一次,只有動物防疫工作按照規定定時開展,才能保障動物的健康發展。但在具體的防疫工作中,一些基層的動物防疫人員,沒有足夠的責任意識,缺乏責任心,對待動物的防疫問題草草應付了事;還一些基層防疫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對一些需要特殊存放疫苗沒有妥善保管,隨便放置,導致疫苗效價的降低,使動物防疫效果不佳。
隨著集約化模式的發展,一些大型養殖場也在不斷增加,多數自由養殖量已經大大減少,使得動物防疫工作已經變得更加便利。但是一些基層防疫人員在進行動物防疫時仍不積極,對于相當養殖數量、種類以及動物是否已進行免疫等事實不清楚。許多鄉鎮村民委員會認為,隨著自由放養的種畜大大減少,防疫工作已經放松了許多,自行降低了對動物消毒等工作要求,以致對本區域監管不力,很容易造成動物流感事件[1]。
很多偏遠地區的鄉鎮防疫條件以及專業能力都還不夠,因受到區域條件的限制,一些畢業的大學生和年輕工作人員都不想留在偏遠地區的防疫站。所以在基層防疫工作的人員一般是一些年長或者沒有直接接受系統防疫教育而是跟隨年長工作人員學習后留在動物防疫站工作,這些人都很難適應新常態下對防疫工作的新要求。此外,由于基層防疫經費有限,動物重大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難以治理。
生態文明建設強調要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這也是我國畜牧業長期穩定發展以及人民身體安康的要求,對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動物疫病的認識,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大力開展相關的病原監測工作,工作人員應加強疾病的風險的意識,對于疾病源動物要及時處理,采取捕殺或者撲滅措施,避免病源蔓延。同時,認真落實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方針、政策,以確保順利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其次,有關部門增加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資助。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建設,提高疾病預防控制人員培訓,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促進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工作。
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為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充分的技術條件,科學技術的應用主要有:首先是可以確保科學地進行動物疫病監測方法。在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應用,例如在早期預防和控制盡可能避免假陽性,后期避免假陰性出現,每一次不同的檢測都可以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還可以避免人工檢測的失誤,提高檢測效率。第二,盡可能科學有效的抽樣策略。抽樣策略運用是要注意選取樣本的代表性,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再次,利用科技手段還可以進行信息調查和數據分析,使數據更加準確,獲取更加迅速。最后,盡可能科學地征集政策建議。其具體方法可以因區域或因人而異。
免疫是一種新形式的動物疾病預防和控制措施之一。針對這一點,我國應制定重大動物強制免疫管理系統、原則和策略。這些法規和措施,對提高動物疫病免疫功能,減少疾病預防控制難度具有重要意義。當然,在制定免疫系統、管理方法、管理程序之前,要對免疫疾病類型進行仔細分析和研究,包括其危害、預防和控制措施、實施范圍、時間、免疫的主體以及疫苗的分發、使用、質量監督、預算管理等,確保疾病免疫項目順利完成,提高強制免疫系統的可行性。在我國動物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者來說,強制疾病免疫力是困難和復雜的工作,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充分發揮有效的強制免疫[2]。
一旦畜牧業生產出現大范圍的疾病,必須及時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但為了確保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效率,利用更多的方法來加強監督管理的疾病預防和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我們應加強制度建設。盡快制定確定預防和控制措施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推進績效考核系統,約束員工的行為,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充分發揮激勵獎勵和懲罰措施。用獎勵來激勵員工不斷自我發展,使全體員工形成積極的工作風格,進一步推動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展開。
綜上所述,時代的發展要求傳統的動物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行新的變革,為了順應時代趨勢,我們需要做好動物防疫和控制傳播工作,讓動物疫病的問題得到更好的控制和解決,需要全社會動物疾病的工作人員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曹勇,王桂花,朱寶,等.新常態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動物檢疫,2015,(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