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祁連縣畜牧獸醫站,青海祁連 810499)
致病菌為布氏桿菌,屬革蘭氏陰性桿菌。布氏桿菌具有較強的熱敏感性,高溫70℃10min可致死。在陽光直射狀態下,1h即可死亡。經藥敏試驗,普通消毒藥劑即可將其殺死。
在易感病例的調查中,母畜比公畜易感,成年牛羊比幼崽易感。病畜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病菌不定期隨乳汁、精液、膿汁、特別是隨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子宮和陰道分泌物等排出體外。在缺乏消毒和防護的條件下進行接生、護理病畜,易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和本病的人為傳播。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徑,其次經皮膚、黏膜及生殖道感染也較常見。某些吸血昆蟲也可能傳播本病,自然交配可相互傳染。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
母牛在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病之后,其會在妊娠期之后的6~8個月內出現一定流產情況,其胎兒也多是死胎或者弱胎。此外多數母牛在流產之后還會出現胎衣滯留不下的問題,并會排出一些紅褐色的惡臭氣體。公牛在感染了布魯氏桿病菌之后,其容易出現睪丸炎或者附睪炎等癥狀,部分公牛還會出現關節炎。羊在感染了布魯氏桿病菌之后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這也就容易被誤認為是患有了其他的疾病,并容易被忽略。母羊在感染了布魯氏桿菌之后會在3~4個月內出現流產的現象,并會伴隨有一定程度的乳腺炎以及關節炎。而公羊與公牛的臨床癥狀則基本保持一致。
布魯氏桿病菌其臨床特征與其他的傳染病比較接近,因此僅僅依靠臨床癥狀或者病理變化來進行診斷時,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診斷效果。因此現階段在對牛羊是否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病進行診斷的過程中,多需要借助于細菌學、血清學以及變態學等病理反應來進行病情診斷。比如應用細菌學來進行病理診斷的過程之中,可以對牛羊群中疑似病理的流產胎兒、胎衣以及出現病變的位置進行抹片染色鏡檢,如果發現染色鏡變為紅色則證明牛羊感染了布魯氏桿菌。
牛羊布氏桿菌病的防治,重點在于培育健康種群,凈化養殖禽畜,積極消除疫區牛羊布病??刹扇〉姆揽卮胧?,以接種防疫、凈化種群、及時清理病死畜等等。
(1)此病常年流行地區,應委派專業動物防疫部門,做好禽畜凈化工作??蓢L試對感染牛羊養殖群體用試管凝聚反應或平板凝聚反應,做好牛羊群的檢疫檢驗。對持續發現有陽性病例,應及時隔離,所有檢出的陽性病例,應及時淘汰不用。有治療價值的,應積極對癥用藥,實現康復治療的目的。禁止病牛羊與健康牛羊接觸,以控制此病的擴散和蔓延。
(2)做好污染場地的清潔消毒工作,有發現感染病例,對被污染的用具、場所等等,都要徹底清掃、嚴格消毒管理。所有流產的胎兒、羊水、產道分泌物等等,集中深埋。
(3)禁止病畜的市場交易,嚴格全進全出,需要引進新畜,務必做好引種檢疫,確保健康無病患后,方可混入大群飼喂。
(4)做好健康種群的接種防疫,牛羊剛出生檢疫顯陽性的應淘汰,顯陰性的應配合做好接種防疫。可用豬2號弱毒活菌苗,肌肉注射或飲服,都有不錯的防疫效果。具體用量及用法,大小牛羊每次一律用500億活菌苗,飲服免疫。肌肉注射,每次每只用25億菌苗,防疫效果要好。
(5)搞好場地環境衛生,凡是與養殖牛羊接觸的工作人員,都要做好清潔衛生工作。及時清潔手部,禁止在牛羊圈舍中吃食食物,禁止吃食未經煮熟的肉或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6)做好引種檢疫工作,所有引進種畜,務必出自健康牛羊群。所有引進牛羊群,定期做好檢疫,確保健康后,引進隔離30d,確保健康后方可混入大群飼喂。
(7)做好幼畜培育,規范人工授精,使用健康公畜精液授精。一般情況下,幼畜出生后用持續用母畜乳汁哺乳3~5d,而后可將其隔離飼喂健康母乳。之后的半年,每間隔6周檢疫2次,每次檢疫顯陰性后,方可混入健康種群飼喂。如期間發現有陽性病例,務必及時隔離診治。
牛羊布氏桿菌病為布氏桿菌感染而誘發的人畜共患性傳染性疾病,此病感染后典型癥狀:睪丸炎、關節炎、母畜流產。此病目前以牛羊易感性最大,同時在產羔期最為敏感。此病危害牛羊養殖嚴重,重視此病的防控,應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綜合各種病害防控措施。注意凈化養殖禽畜,做好牛羊群的檢疫檢驗。注意保護被污染場地,注意徹底清掃、嚴格消毒管理。嚴格全進全出,培育健康種群,做好引種檢疫。做好幼畜培育,規范人工授精,使用健康公畜精液授精。最后,注意養殖人員的個人衛生防護,注意及時清潔手部,以降低人感染此病的可能。
參考文獻
[1]鮑金祥.祁連縣牛羊布氏桿菌病血清學檢測與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動物檢疫,2010,27(6):45-47.
[2]達珍.西藏布氏桿菌?。ú疾。┑姆乐胃艣r[J].西藏農業科技,2015,37(2):6-7.
[3]竇玉鳳.五師雙河市牛羊布氏桿菌病血清學檢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新疆農墾科技,2014,(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