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近些年以來,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可以說規模化的生豬養殖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而且為國外種豬的引進也必將更加頻繁,但是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各種常見的疫病,尤其是一些繁殖障礙病毒性疫病的危害也會更加嚴重,混合感染已經非常普遍,給養殖業帶來的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從了解的實際情況來看,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的許多規模化生豬養殖場都已經遭受到繁殖障礙病毒性疫病的侵襲,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異,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一些養殖場多遭受的疫病感染是多重性的,無疑增大了診斷和治療的困難。由此可見,關于“規模化豬場常見豬繁殖障礙病毒性疫病混合感染及其防治” 的研究與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關于豬繁殖占該病毒性疫病,常見的主要包括豬瘟以及圓環病毒病和乙型腦炎等,在癥狀表現,不同類型的疫病,在癥狀的表現方面也是有所不同的。
如果是豬瘟的話,那么它的致病病毒就是豬瘟病毒,而顯著的特征就是急、熱、傳染性強、致死率高,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發病率也是非常高的。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最近幾年以來,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如果患病的是母豬的話,那么往往在繁殖性能方面產生障礙,流產、死胎以及弱胎等嚴重。
如果是豬圓環病毒的話,那么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豬圓環病毒2型感染,本質可以說是一種免疫抑制性質的疾病,包括多種類型如斷奶豬的呼吸道疾病、育肥豬的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綜合征等,容易導致母豬的繁殖性能障礙,如果是仔豬的話,會導致先天性的震顫,如果是斷奶的仔豬的話,往往容易導致多系統的衰竭綜合征,如果正值懷孕期間的話,流產、死胎以及木乃伊胎兒的概率都會大大增加。
混合性質的感染在豬繁殖賬期病毒性疫病中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對于規模化的豬場來說,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就是豬瘟、偽狂犬病以及圓環病毒病和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之間的相互感染,可能是二重的,可能是三重的,也可能是四重的。不過,從近幾年的報道情況來看,混合感染主要就是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和豬圓環病毒或者豬瘟和豬圓環病毒參與的。
之所以會導致混合性的感染,往往是因為PRRSV、PRV以及PCV2等所導致的,不僅僅會影響到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最為嚴重的是導致機體抵抗力的嚴重下降,最終影響到抗體的水平,造成免疫的失敗。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就是,其他健康豬群也會因此而遭受混合性感染或者是繼發性幡然,導致死亡率增加。
由于導致混合性感染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因此無論是在診斷方面,還是在治療層面都面臨著不少的困難。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堅決秉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具體來說,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就是切實做好日常飼養與管理
對于規模化的生豬養殖場來說,選擇合適的飼料是尤為重要的,不僅僅必須是正規廠家所生產的,同時在營養物質的含量上也要滿足生豬在不同階段對于營養的實際需求,切實保證飼料的優良品質,切實提升機體自身的抵抗力。另外,就是對于糞便要及時將其清理干凈,而且加墊適量的墊草,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產生以及有毒氣體的產生,消毒工作必須要做好,要全面、要徹底,要定期進行,還有就是飼料組好不要隨意更換,減少因為應激而導致的不良反應。
其次就是對于引種工作要嚴格控制
生豬化規模養殖場最好是能夠“自繁自養”,如果必須要引種的話,要保證引種地是無病地,豬場是無病的,等到引種之后也要首先對病原進行檢測,之后盡心隔離飼養,確定沒有問題之后才能夠合群飼養。一般來說,隔離飼養的時間應該在20d左右。
第三就是免疫程序要科學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應該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應該是科學的,應該是合理的,應該是有實際效果的,免疫工作務必要嚴格秉承免疫的程序進行,無論是在接種的時間,還是接種的次數,抑或是接種的劑量方面,都要根據操作規范進行。所選擇的疫苗應該是正規廠家所生產的,應該是在有效期內使用的,應該是能夠做好保存的。
第四就是切實做好免疫監測工作
免疫抗體水平的監測應該是定期進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及時做好補充接種,從而將抗體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保證免疫的效果以及豬群對于常見疾病的抵抗能力。
最后就是做好全進全出
規模化養豬場要做好全進全出,每一間養殖舍的設備都應該是配套的,應該是齊全的,無論是哪一個時期,都要做好全進全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各種疫病的發生以及各種交叉的感染與傳播。
對于規模化的養殖場來說,障礙反之病毒性疫病混合感染的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導致的經濟損失極為嚴重,最后導致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為此,筆者建議一定要樹立先進的理念,進而從日常的飼養管理做好,切實提升生豬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保證生豬的正常生長發育,為實現預期的良好經濟收益奠定堅實、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閆亞景,魏廣,師永剛,等.豬偽狂犬病的血清學調查報告[J].今日畜牧獸醫,200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