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朐縣畜牧局東城畜牧獸醫管理站,山東臨朐 262600)
缺鐵性貧血,為仔豬養殖常見多發病。與鐵元素攝取不足,有著很大的關系。文章以初生仔豬缺鐵性貧血的病因分析及綜合防治為題,就相關問題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缺鐵性貧血,為仔豬養殖常見的營養疾病。就其誘因分析,在于這幾方面:
處于哺乳期和妊娠期的母豬,長時間飼喂不當,飼料營養搭配不合理,自身營養攝取量不足,尤其鐵元素的攝取不足,將嚴重影響仔豬體內的鐵元素攝取量,而造成此病的高發。
初生仔豬的生長發育速度極快,對鐵元素的需求量也相對較高,而僅僅依靠母豬乳汁內的含鐵量,是無法完全滿足其對營養的需求的。如果此時補充不及時的話,很容易出現初生仔豬缺鐵性貧血的現象。
生豬養殖條件的不斷改善,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多的規模化、集約化養豬場出現。在這樣的養豬場內,場內地面多數為水泥、木板,很難接觸到土壤中的鐵元素,導致外源性鐵元素的含量嚴重不足。或者,受場地活動區域的限制,仔豬運動量不足,同樣加重此病的易感概率。
初生仔豬一旦出現了缺鐵性貧血的現象,通常會有如下癥狀出現:
如果在發病初期,癥狀表現相對輕微,典型癥狀就是生長發育基本正常,但是體重的增長明顯下降,活力不足,甚至連吸吮能力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黏膜變色,有淡淡的薔薇色呈現,食欲下降明顯,營養不良,容易引發呼吸道以及胃腸類的疾病;病情嚴重的話,黏膜蒼白,頸部有水腫現象,體溫雖然沒有顯著升高,但是出現呼吸困難以及脈搏加速等現象,有的因為病情過于嚴重而出現心率衰竭致死的現象。
關于缺鐵性貧血的病程,整個病程大約持續30d左右,最為嚴重的病情期在3~4周齡的時候,而到了5周齡的時候,病情得以緩解,如果診斷準確、治療及時的話,病情往往能夠得到及時控制,致死率不高。但是,稍有不慎,很容易因為仔豬繼發性疾病,因肺炎、腹瀉等導致死亡率上升。
結合日常工作實踐,預防缺鐵性貧血發生。這幾方面工作,務必落實到位: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豬,能否攝取足量的營養元素,尤其鐵元素的充足補給,是預防仔豬缺鐵性貧血的關鍵所在。為此,重視母豬妊娠期和哺乳期飼喂管理,確保養殖管理的科學化、合理化、規范化,對防控此病的意義顯著。在此,妊娠期和哺乳期,注意合理搭配粗細飼料,適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確保飼喂飼料的營養全價。同時,不能忽視鐵元素、鋅元素的補充。此外,根據日常此病防控經驗,在母豬產后2~30d時間里,用硫酸亞鐵,每天2g的量補充,能確保母體充足的鐵元素補充給仔豬。
對規模化養豬場,注射補充鐵制劑,是很重要和關鍵的。就散養戶而言,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讓仔豬多接觸土壤,增加仔豬運動的時間。飼料中,適量加鐵礦物質,為不錯的措施。或者,選用鐵鍋熬粥,長期飼喂仔豬,防控效果更好些。
除上述措施外,還有很多方法,值得我們嘗試借鑒。最常用的方法,還有:
措施一:將硫酸亞鐵和硫酸銅按照適量的比例混合,建議按照5:1的比例混合,也就是100g的硫酸亞鐵搭配20g左右的硫酸銅,研磨成末后,拌入適量的紅土或者是細沙,將其撒入豬舍,讓仔豬自行舔食,效果顯著。
措施二:仔豬開食時間要趁早,最好使用全家配合的乳豬飼料,在仔豬7日齡左右就可以對其進行訓練,通過自行采食和吸吮乳汁相結合的方式,獲取更多的鐵質。
在此病的防控中,日常注意補鐵,是很重要和關鍵的。但是,補鐵還有要注意的問題,比如:
第一,時間上要嚴格控制。過早補鐵非但無法達成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有引起仔豬鐵中毒。一般來說,仔豬補鐵的最佳時機應該是在3~4日齡進行一次的肌肉注射。
第二,補鐵不能與其他藥物混用。否則很容易影響到鐵質的吸收,甚至導致藥效的降低。
第三,飼喂用硫酸亞鐵,不能長時間久置。長時間放置,會因為氧化而形成高價有毒鐵,誘發仔豬中毒。
仔豬生長期間,自身營養元素匱乏,將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速度,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以缺鐵性貧血為例,此病為仔豬養殖常見的營養疾病。就發病誘因分析,與哺乳期、妊娠期的母豬,飼喂管理不善,鐵元素攝取不足。加上,仔豬生長速度快,鐵元素補充不足,有著很大的關系。在認清誘發誘因的基礎上,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務必應注意:加強妊娠期、哺乳期母豬管理,注意合理搭配粗細飼料,適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確保飼喂飼料的營養全價。注意適量注射補充鐵制劑,讓仔豬多接觸土壤,增加仔豬運動的時間。此外,日常根據補鐵需要,及時有效補鐵,對此病的防控效果都要好很多。但是,應注意:時間上要嚴格控制,補鐵不能與其他藥物混用,飼喂用硫酸亞鐵不能久置等等。
參考文獻
[1]邵大永.仔豬缺鐵性貧血預防及注意事項[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1,27(6):125.
[2]周漢柱.仔豬缺鐵性貧血的成因及綜合預防措施[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08,(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