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壇區農林局,江蘇常州 213200)
(1)正常情況下,動物體內的蛋白質會在代謝過程中生成尿酸,長時間飼喂蛋白質含量過高的飼料,就會使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過高,需要通過腎臟排出大量的尿酸,導致腎功能下降,進而影響尿酸的排出,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水平進一步提高,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引起尿酸中毒,并以尿酸鹽的形式沉積在腎臟、肝臟、心臟、氣囊和關節等部位,沉積在腿部關節腔內的尿酸鹽會形成結石,導致關節腫脹,引起運動障礙。
(2)營養比例不合理。為了使鵝快速增長,養殖戶往往直接用肉雞飼料來喂鵝,使鵝的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過高,導致血液中的尿酸鹽含量增多,進而沉積在關節腔內或內臟表面,加重腎臟的負擔,從而進一步損傷腎臟。
(3)飼養管理不當,飼養密度過高,鵝群所處的飼養環境較差,長期、大量濫用藥物等也會引起鵝痛風病的發生。
2017年1月,常州市金壇區朱林鎮楊某飼養的2000多羽10日齡雛鵝發生關節腫大、跛行、腹瀉、死亡的病例,一星期死亡120多羽。
2017年11月,常州市金壇區直溪鎮周某某飼養的15000多羽12日齡雛鵝也出現關節腫大、跛行、腹瀉的病例,先后死亡2000多羽。
通過現場查看,兩飼養戶均采用大棚飼養,楊某采用的是竹排漏空排糞模式,而周某仍然采用傳統的礱糠做墊料的模式。由于發病時間均為較冷,發病時關節癥狀較明顯,且發展緩慢,時間較長,病初飲水量逐步增加,采食漸少,體形消瘦、精神沉郁。病鵝排白色水泄便,泄殖腔由于長時間排便呈紫色,關節腫大、跛行兩腿及翅膀松軟。病鵝生長發育遲緩,少數甚至成為僵鵝。
(1)病鵝心肌腫大并伴有尖狀出血,表面有不規則白色絮狀和黃色尿酸鹽沉積。
(2)腎臟病初腫大,隨著病程的加重逐步萎縮,表面有斑點狀白色鹽沉著,輸尿管腫大有大量結晶物。
(3)剖開關節腔時會發現有白色像鹽一樣的沉淀物,輕則紅腫,重則糜爛,并伴有鹽樣沉積。
立即調整鵝群日糧中的蛋白質水平,及時挑出病鵝,補充青綠飼料。供給充足的飲水,可在飲水中添加復方碳酸氫鈉可溶性粉和多維連用3~5d,有條件的也可注射黃芪注射液和雙黃連注射液。保持墊料的干燥,適量通風的同時保持好室內溫度,禁用磺胺類等加重腎臟負擔的藥物。
近年來,由于農業供給側不斷調整,養殖行業不斷推陳出新,養殖戶過度追求經濟效益,使用高蛋白高營養的飼料,使得蛋白質在家禽體內長時間大量蓄積,導致代謝過程中大量尿酸鹽不能及時排出,代謝發生障礙,腎臟負擔加大,從而受損,最后以鹽的形式在體內沉積,輕者關節腫脹,發育遲緩,重者死亡。
由于該病和常見的軟骨病(缺鈣)比較相似,很多養殖戶養殖靠“老一套”防病治病,病初以為是缺鈣,思想上造成麻痹大意的想法,導致延誤該病最佳治療時間,不僅延誤治療,而且影響后期的生長發育。所以,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健康養殖、科學養殖。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