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輝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輝南 135100)
雞大腸桿菌為各日齡階段林下雞常見多發病,此病以3~6周齡的發病率最高。主要傳染源為病雞和帶菌雞,多數經過排泄糞便,污染飲水、飼草等經消化道感染。此外,舍內粉塵大,同樣是此病高發的誘因。近些年,此病多以繼發感染為主。慢性呼吸道、傳染性支氣管炎等等,都有繼發大腸桿菌的報道。此外,舍內通風不良、養殖密度過大、用具及環境的消毒不嚴等等,都是加速此病流行的重要誘因。
潛伏期數小時到3d。急性病例呈現體溫升高,常無腹瀉等癥狀而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呈現以下癥狀:精神沉郁,呆立不動,食欲下降或廢絕,劇烈腹瀉,拉黃、綠、灰白色水樣糞便;青年雞生長發育緩慢,有的停止生長甚至消瘦;部分病雞單只眼出現全眼球炎,腫脹,重者失眠;成年雞大多患關節滑膜炎,表現為關節腫大,翅膀下垂,站立不穩,部分雞出現癱瘓;死亡前出現抽搐、轉圈、仰頭、扭頸等神經癥狀,病程一般10余天。產蛋雞出現產蛋率下降,出現關節滑膜炎(突然不能站立)、輸卵管炎和腹膜炎,最后以死亡而告終。
急性病例出現急性敗血癥:腸漿膜、心外膜、心內膜有小出血點,脾腫大數倍,心包積液,腸道炎癥,腸管粘連,腸黏膜有大量黏液,并有淡黃色或橙黃色腹水。
慢性病例剖檢可見心包炎、心包積液并混濁;肝周炎導致腫大、出血,有的出現壞死灶;有的內臟出現肉芽腫;氣囊炎導致氣囊增厚,表面有灰白色纖維素滲出物,有的氣囊鼓氣;產蛋雞輸卵管增厚,有畸形卵阻滯,甚至卵破裂溢于腹腔內,腹腔內有干酪樣物,腹水增多、混濁,腹膜有灰白色滲出物;肩關節和膝關節腫大,關節周圍組織充血水腫,滑膜囊內有灰色或淡紅色滲出物;幼雛出現臍炎。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一般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早期合理選址,是控制此病發生的首要考慮因素。為此,選擇養雞林地,應地勢高燥,確保有充足的光照。控制養雞數量,養雞密度要與實際匹配,同時確保有充足的運動場地。
舍內設計合理,最好能安排網上養殖。條件允許的,安置開關自如的門窗,便于通風換氣。簡易的雞舍,地面要有坡度。底部用木頭搭建,這樣形成的空隙有利于雞糞清理。而且,減少雞群與雞糞的接觸,將有利于此病的控制。
喂料用優質料草,滿足營養補給需求,增強雞群抗病體質。同時,注意定期清潔料桶,嚴格消毒管理,確保雞群有潔凈衛生的飼料補充。嚴格飲水管理,確保用水清潔衛生。同時,注意飲水設備的消毒,減少致病菌的滋生繁殖。注意雞舍的噴霧消毒,控制舍內粉塵含量,對降低此病的易感性同樣較好些。注意舍內通風,及時清理舍內糞污,減少雞群與糞污的接觸。所有糞污集中無公害化處理,營造清潔衛生的養殖環境。養殖用地面平養的,應做到勤換墊料。
考慮到此病的危害性,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有著更為現實的防病意義。為此,其一,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種程序。尤其注意禽流感、雞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等的接種工作,通過接種增強抗體,減少感染大腸桿菌的可能。其二,種用蛋或蛋用雞場,一旦發現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務必及時淘汰。其三,嚴格全進全出,同批雞進場同批雞出場。空場后,及時清掃,徹底消毒。二次進下批雞,至少空置雞舍一段時間。條件允許的,可用20%生石灰粉,全面粉墻壁、地板等等。其四,在林下養雞的易感病例中,多數為急性經過,往往來不及治療。而且,近些年,隨著藥物的濫用,耐藥菌株的形成,場內大量積的濫用藥,治療成本是逐年高升。為此,對發病病例的治療,最好能結合藥敏試驗遴選高敏藥物。比如:多西環素、環丙沙星、磺胺嘧啶、甲砜霉素等等,皆有不錯的效果。具體選藥,應視具體情況而定。而且,注意幾種藥物的交替輪換使用,避免耐藥性的形成。
在林下養雞工作中,雞大腸桿菌病為各日齡階段林下雞的常見多發病。此病的傳染,多數經排泄糞便污染飲水、飼草等經消化道感染,嚴重影響雞群的育成率。
重視此病的防控,應綜合各種防病措施,力求降低此病易感率。
在此,場地遴選是關鍵,選擇的場址應地勢高燥,確保有充足的光照。控制養雞數量,養雞密度要與實際匹配,同時確保有充足的運動場地。場內設置,要便于糞污的處理。同時,加強林下雞的養殖管理,嚴格飲水管理,注意舍內通風,及時清理舍內糞污,營造適宜養殖環境。此外,近些年此病的治療中,因藥物的濫用,導致耐藥菌株的出現,大大增加診治難度。為此,確保用藥療效,應配合藥敏試驗選藥,同時,注意幾種藥物的交替輪換使用,以增強用藥效果。
參考文獻
[1]蘇建青,褚秀玲,劉文強,等.中草藥防治雞大腸桿菌病的機理和臨床應用效果[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8):1964-1965.
[2]陳述.雞大腸桿菌病的防治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16,37(3):35.
[3]韓仁雪,楊宏宇.一起雞大腸桿菌病的診治[J].山東畜牧獸醫,2012,(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