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恒 主 性 李曉蕓
(1.道真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遵義 563500;2.貴州大學 動物科學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3.道真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中心,貴州遵義 563500)
肉牛巴貝斯蟲病危害巨大,它是牛的一種血液寄生蟲疾病,由巴貝斯蟲屬的原蟲寄生于牛的血細胞和網狀內皮系統引起的寄生蟲病,嚴重影響牛的生產性能。一旦感染,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發病后的牛群會產生發熱、呼吸困難、精神不振、胃腸功能紊亂、貧血、血紅蛋白尿等癥狀,危害極大。因為我國當前針對于肉牛巴貝斯蟲病仍沒有十分有效的預防措施,所以在感染初期進行準確的診斷,是當務之急。
由于肉牛巴貝斯蟲病的致死率高,并且沒有有效的預防措施,所以應當著重關注其初期診斷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當肉牛感染了巴貝斯蟲病以后,直接體現的是腦部、肺臟以及腎臟等多處的毛細血管紅細胞凝巢或集落,這意味著,發生病變的這些器官都將無法正常運作,危及牛的健康。其次,特異和非特異免疫反應系統均將產生異變,由于蟲體的產生,其會誘發白細胞釋放氧化基因,從而使得肉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并加速紅細胞的聚集以及血凝。巴貝斯蟲通過硬蜱傳播會進入肉牛體內以后,侵襲紅細胞,并于紅細胞內部進行分裂、繁殖、釋放毒素,在繁殖的過程中還會生成一定的抗原,從而促使紅細胞的溶解。
對道真縣全縣肉牛養殖場、養殖戶開展調查,結合調查情況,選取道真縣域范圍內偏東、南、西、北和較居中的五個方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散養或半舍飼養殖場五個,對選定場內隨機選取牛進行體況評估、抽血化驗。
共52頭,其中西門塔爾18頭、土雜牛26、利木贊8頭,公牛24頭、母牛28頭。
采樣的52頭牛采取耳靜脈血,涂片,吉姆薩染色鏡檢。
全群牛蜱感染率66%,血液鏡檢結果牛巴貝斯蟲感染率31%(16頭)。
選取體弱、癥狀明顯的西門塔爾6頭、土雜牛8頭、利木贊4頭共18頭牛開展治療,除1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根據本次調查與治療情況,對相關藥物治療與滅蜱措施進行總結歸納如下:
針對于肉牛巴貝斯蟲病的治療重點是快,不要延誤最佳的診療時間。在肉牛患病的3d內進行治療是最佳階段,如超過3d,則治愈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在藥物治療方面,我們的核心目的是為了驅蟲除蜱,健胃止血,強心補液,并使用抗原蟲藥進行殺蟲治療的中西醫相結合的方式,最大程度地避免繼發性感染。病牛按照每千克體重5mg貝尼爾添加生理鹽水配制成5%溶液,于臀部進行深肌肉注射,如癥狀加劇則添加適量葡萄糖生理鹽水配制成0.2%溶液進行靜脈滴注,注意流速不可太快,每2d注射1次,持續注射3次。
青蒿60g、常山45g、花椒4g、芍藥40g、當歸50g、木通40g、大黃 40g、車前子 35g,煎服每日一劑;常山100g、柴胡60g、雄黃20g、黃花100g、炒鴉膽子60g,研磨細末,候溫一次灌服,每日一劑,連用3~5 劑;鮮黃花蒿3000~5000g,搗碎,冷水浸泡1日,分為二次每日連渣灌服,持續服用至紅細胞染片率降低至1%以下。
牛場應定期進行滅蜱,尤其是當發現有病牛產生的時候應加大劑量,通常情況下可于牛體上噴灑0.2%的敵百蟲,并將1%的敵百蟲水溶液噴灑于各個場地的地面于墻壁處,每月兩次,持續三次。
肉牛巴貝斯蟲病是一種原蟲病,若持續4~8d,仍沒有采取及時準確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50%~90%。我國目前針對于肉牛巴貝斯蟲病仍沒有強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定期排查調研,發生病牛后第一時間采取診治,爭取將傳染降至最小范圍,減少因肉牛巴貝斯蟲病而導致的巨大經濟損失,推動畜牧業的有序發展,鞏固養牛業在畜牧業中的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簡子健,馬素貞,孫其喆.新疆牛巴貝斯蟲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新疆農業科學,2011,(11):116-117.
[2]廖梅,周美棟,張太前.牛巴貝斯蟲病的診斷和綜合防治[J].中獸醫學雜志,2006,(6):7.
[3]談志祥,范仲鑫.牛雙芽巴貝斯蟲病的診斷和防治[J].中國獸醫寄生蟲病,2006,14(1):58-59.
[4]張光輝.牛巴貝斯蟲病的調查[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2004,(10):125-127.
[5]杜俊成.胚胎移植安格斯牛群暴發巴貝斯蟲病的診斷[J].畜牧與獸醫,2005,37(7):61-62.
[6]揚茂生,吳為珩,廖梅.牛梨行蟲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獸醫寄生蟲病,2008,16(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