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建華 葛乃峰 章亞東 張蓉花 儲新生
(1.江蘇省海安縣角斜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2.江蘇省海安縣富民畜牧獸醫技術服務部,江蘇海安 226600;3.江蘇省海安縣南莫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4.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5.江蘇省海安縣城東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 226600)
海安縣肉羊生產近年來發展迅猛,年飼養量2008年為69.2萬頭,至2012年首次達到100.43萬頭,均以每年10萬只左右的數量上漲,近年來一直保持在100萬頭以上,其中2014年最高為107.43萬頭,2015年為103.32萬頭,2016年為101.42萬頭,2017年為100.18萬頭,呈小幅下降趨勢,究其原因除了2015~2016年商品羊價格較低等市場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母羊規模化養殖較少、繁殖力較低造成的。從2014年開始,我們研制和推廣母羊顆粒飼料,山羊生產性能得以提高,發展了種羊的規模生產,全縣基礎母羊保持在15萬頭以上,年產羔羊50萬頭,基本滿足了育肥羊場的需求。2015年~2017年,在海安縣和通州、如東等縣市推廣母羊顆粒飼料,取得了較大的成功,獲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山羊飼養是海安的傳統項目,多年來,山羊依靠的是千家萬戶的分散式飼養,規模母羊養殖場較少,基礎母羊大多由散養戶飼養,每個農戶飼養3、5頭母羊,起早貪黑割草喂羊,連續陰雨和梅雨季節羊圈濕度大,羔羊死亡率很高,無論飼養規模還是飼養效率、經濟效益均不理想。加之規模養殖后由于營養不全面均衡,不少羊場羔羊發生癱軟病,發病羊死亡率達80%以上,即使存活下來的羔羊在生長發育上收到很大影響,育肥性能很差。我們根據母羊生理特點,主要通過多次試驗找準母羊飼料中鈣、磷的含量和比例,補充鐵、硒等微量元素,添加維生素A、D、E和B族維生素,保證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供應,研制推廣顆粒飼料,解決母羊規模養殖飼料供應問題,使母羊在妊娠、哺乳、空懷配種等各階段均能發揮最佳生產性能,解決了母羊流產、產前產后癱瘓、妊娠毒血癥和羔羊癱軟等問題。
妊娠毒血癥:是嚴重影響養羊業發展的疾病,造成養殖效益降低,尤其是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該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發病者多為妊娠后期母羊,多胎妊娠羊易發,舍飼而且運動少,飼養條件不良,精料極度缺乏,粗料數量及質量均不足時可誘發;多呈急性過程,臨床上主要表現昏迷,閉目,抬頭,頭頸痙攣,角弓反張。血檢時除偶有貧血及幼稚型嗜中性白細胞增多外,一般無特殊變化,但血液堿貯下降,血糖水平降低,血鈣正常或略高。尿液檢查除蛋白質、膽色素及糖反應呈陽性外,酮體顯著增高是其重要特征,剖檢變化可見肝臟呈脂肪浸潤,平均死亡日期是在發病后3-7天;用葡萄糖酸鈣、葡萄糖、硫代硫酸鈉(硫代硫酸鈉)、乳酸鈣、維生素B1 治療均無效,用皮質類固醇類(如皮質激素)往往有一定效果,保證合理良好的飼養條件并補飼,是預防該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產前產后癱瘓:過去飼養母羊為節約飼料成本,只喂一些秸稈、農副產品和少量谷物類飼料,往往在妊娠期和泌乳期發生癱瘓,或是產后無奶。母羊癱瘓一般有兩種可能:缺鈣或是缺微量元素,以及妊娠毒血癥。
流產:母羊流產主要是營養缺失所致,懷孕期或產前期,營養需要量不斷增加,如果缺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會造成肌體營養入不敷出,胎兒發育不良而引發流產。
我們根據母羊對鈣、磷、鐵、硒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D、E和B族的需要,針對母羊所需營養成分復雜多樣,和對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的特殊需要,以及一胎多羔生育機理的營養要求,精準設計了6個不同含量的配方,生產出顆粒飼料在該場進行小規模飼喂試驗,篩選出B配方效果最好。我們對通州區某羊場2013年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該場存欄能繁母羊650頭,春繁時發生妊娠毒血癥27頭,產前癱瘓33頭,產后癱瘓14頭,分別占存欄數的4.15%、5.08%和2.15%,妊娠毒血癥死亡率90%,每頭損失1800元,折算到每頭能繁母羊67.23元,產前癱瘓死亡率10%,流產、早產率25%,產后癱瘓用藥物治療、改善營養狀況后7~10d可恢復的達95%,折算到每頭能繁母羊17.88元,全場經濟損失很大,折算到每頭能繁母羊損失85.11元。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使用B配方的顆粒飼料飼喂,結果在2014年春繁時僅發生2例妊娠毒血癥,未發生產前產后癱瘓,折算到每頭能繁母羊5.54元,比使用顆粒飼料前少損失79.57元。
根據母羊瘤胃消化代謝特點設計,全面改善瘤胃發酵環境,有利于瘤胃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促進飼料的轉化和吸收。針對顆粒料制作中使用高溫處理,我們選用耐高溫維生素或帶包被的維生素原料,在高溫季節和梅雨季節增加易破壞營養物質的投放量,以保證各種營養物質滿足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要。經試驗篩選出B配方使用。
項目組在海安縣城東鎮某基礎母羊養殖場和母羊養殖戶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用羊70頭,其中基礎母羊養殖場的母羊60頭,母羊養殖戶母羊10頭,波爾與本地山羊的雜交后代,均為2~7胎,基礎羊場選擇8月1日至15日配種懷孕的母羊60頭,隨機分為AB兩組,其中A組總胎次116胎,B組總胎次114胎,A組母羊妊娠期飼喂妊娠期配合料(2605),產前四周和哺乳期飼喂羊泌乳期配合料(2606),每天補飼干草或青飼料1~2kg,羔羊出生后7日齡開始補飼羔羊開口料至斷奶。B組母羊妊娠期、哺乳期飼喂自配粉料,每天補飼干草或青飼料1~2kg,羔羊出生后7日齡開始補飼羔羊開口料至斷奶。C組為傳統養殖方式,某養殖戶飼養的母羊10頭,飼喂青綠飼料(農田雜草為主,部分為自種的胡蘿卜,還有蔬菜邊葉等),冬季以大豆秸稈為主,妊娠后期每天補米糠、麩皮,哺乳期補米糠、麩皮和少量豆餅。
經過一個生產周期試驗,結果如下:
試驗各組飼料消耗:試驗A組平均妊娠天數149.73d,妊娠前期和斷奶后至配種的空懷期飼喂顆粒料2605,其中妊娠前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kg,空懷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0.5kg,妊娠后期28d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25kg2606,哺乳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5kg2606,全程每天補充干草2~2.5kg,羔羊3日齡后使用羔羊開口料誘料,至斷奶,共消耗2605顆粒料3930kg、2606顆粒料2632kg、羔羊開口料153kg、干草9120kg;試驗B組平均妊娠天數149.8d,妊娠前期和斷奶后至配種的空懷期飼喂自配前期料,其中妊娠前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1kg,空懷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0.55kg,妊娠后期28d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38kg后期料,哺乳期平均每天每頭飼喂1.65kg后期料,全程每天補充干草2~2.5kg,羔羊3日齡后使用羔羊開口料誘料,至斷奶,共消耗前期料料4560kg、后期料3380kg、羔羊開口料165kg、干草9550kg;試驗C組妊娠后兩個月每天補飼麩皮、米糠等農副產品0.5kg,哺乳期每天補飼1kg,除冬季的60d飼喂豆秸稈外,其余飼喂青綠飼料,羔羊不補料,全期共消耗農副產品960kg,干草480kg、青綠飼料5280kg。各組產仔哺育情況:試驗A組產活仔65頭,平均初生重2.17kg,至35日齡斷奶育成64頭,平均斷奶體重8.8kg;試驗B組產活仔63頭,平均初生重2.1kg,至45日齡斷奶育成59頭,平均斷奶體重9.1kg;試驗C組產活仔21頭,平均初生重2.13kg,至55日齡斷奶育成17頭,平均斷奶體重9.2kg。平均每頭能繁母羊年育成羔羊3.829、3.161、2.735頭。各組產后配種情況:斷奶后母羊發情就配種,各組平均空懷期分別為18.33、32.67、28.75d,分別平均年產1.797、1.605、1.563胎。各組經濟效益對比:試驗A組出售羔羊64頭,平均410元/d,收入26240元;飼料中2605 1.975元/kg、2606 2.2元/kg,羔羊開口料3.625元/kg,干草0.4元/kg計17754.78元,人工費按照日工資70元、飼養150頭母羊計算計2842.84元,羊舍和設備折舊300元,其他支出300元,支出小計21197.62元,利潤5042.38元,平均每頭母羊168.08元。試驗B組出售羔羊59頭,平均415元/d,收入24485元;飼料中前期料1.55元/kg、后期料1.82元/kg,羔羊開口料3.625元/kg,干草0.4元/kg計17634.63元,人工費按照日工資70元、飼養150頭母羊計算計3184.58元,羊舍和設備折舊300元,其他支出300元,支出小計21419.21元,利潤3065.79元,平均每頭母羊102.19元。試驗C組出售羔羊17頭,平均420元/d,收入7140元;農副產品1.1元/kg計1056元,干草豆秸為自家生產,不計成本,人工費按照日工資25元計算(主要是外出割草)5838.75元,羊舍等不計成本,支出小計6894.75元,利潤245.25元,平均每頭母羊24.53元。
母羊飼喂商品顆粒飼料,雖然飼料支出較高,比自配料高25%左右,但縮短了哺乳天數,母羊膘情較好,空懷期僅18.33d,比自配料組縮短了14.34d,比傳統方式縮短了10.42d,三組年產胎數分別為1.797、1.605、1.563胎,飼料總支出僅高1%左右;在產仔數相近的情況下羔羊加以補喂開口料,提高了哺乳期育成率,平均每頭母羊年育成羔羊三組分別為3.829、3.161、2.735頭,經濟效益使用顆粒飼料頭均每胎利潤為168.08元,比使用自配料的多65.89元,提高了64.48%;比傳統養殖方式的24.53元多143.55元,提高了585.20%。按照每頭母羊年利潤計算,三組分別為302.12元、163.98元和38.33元,應推廣顆粒飼料飼養母羊。
近年來養羊業發生一種以癱軟癥狀為主要特征的羔羊疾病,近兩年發病率明顯增高,經市場調查平均發病率6%羔羊死亡率高達60%,給養羊業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有效遏制該病的發生,查清發病原因,項目組對其發病情況、發生規律進行了普查,并從病原學、血液生化指標測定、臨床癥狀、病理解剖臨床治療試驗等方面進行研究,發現該病主要是由母羊懷孕期間營養不良引起的,發病的場多數懷孕羊日糧單一,缺少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能量、蛋白質不平衡,缺少鈣磷或比例失調,營養缺乏,光照不足,運動量小,管理粗放,造成胎兒先天不足、體質虛弱。找到原因后,我們在母羊養殖場加強母羊懷孕期間的飼養管理,飼喂全價顆粒飼料,保證營養供應,注重碘、銅、硒等微量元素的平衡,冬春季加強母羊戶外運動,使該病的發病率從6%左右降至1%以下,同時母羊體質好了,哺乳期泌乳性能大大提高,也促進了羔羊的健康生長。折算到每頭能繁母羊,減少損失18元。
瘤胃是一個天然的發酵罐,瘤胃內有大量的微生物,也正是在這個天然的發酵罐內大量的微生物對纖維的分解作用,羊吃草后能生長發育,蛋纖維畢竟應用成分較低,要讓母羊滿足營養需要、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以及產后提高泌乳性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則必須提高精料的用量。在投喂較高比例精料的情況下,會發酵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導致瘤胃pH值的下降,可能導致前胃弛緩,嚴重的還會發生酸中毒。我們在研制母羊飼料配方時,通過多年反復實踐,不斷進行配方篩選,采用多種營養的合理配合來保證瘤胃微生物的菌群比例,控制瘤胃酸堿平衡使瘤胃在高比例精料條件下保持瘤胃的健康和高效運轉,這在反芻動物生理上具有建設性意義的突破。通過該技術的應用,使母羊減少了反芻的次數和強度,這在過去是不能想象和被理解的,原來認為不反芻就意味著瘤胃有毛病,而我們在保證瘤胃健康的前提下,減少反芻也就減少了母羊的能量消耗,提高了飼料的轉化利用效率,這對提高養殖效益具有較好的幫助。
提高了經濟效益。在項目推廣的三年中,海安縣累計飼養母羊45.3萬頭,推廣母羊36.8萬頭,南通市內其他縣推廣34.3萬頭,累計推廣71.1萬頭,使用顆粒飼料78920t,新增經濟效益22287.951萬元。增收:推廣全價顆粒飼料,每頭能繁母羊每年比飼喂自配粉料的增收138.14元,比傳統養殖的增收263.79元三年累計增收9821.754萬元;減少損失:降低妊娠毒血癥、產前產后癱瘓、流產的發生,平均每頭能繁母羊減少損失79.57元,計5657.427萬元;羔羊癱軟病發病率降低5%,平均每頭能繁母羊減少損失18元,計1279.8萬元共減少損失12466.197萬元。
增加了社會效益。一是通過項目推廣,提高了母羊的生產性能,減少了人員用工和羊舍利用效率,促進了山羊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高效可持續發展。二是增加了農民收入,每頭能繁母羊養殖年利潤提高了235.71元,全縣15萬頭能繁母羊,年增加收入3500多萬元。
參考文獻
[1]王同仁.用顆粒飼料喂羊好處多[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03,23(2):32.
[2]李紅梅,劉漢麗,馬桂琳,等.不同顆粒飼料對妊娠藏母羊生產性能的影響[J].畜牧獸醫雜志,2016,3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