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倩怡
(101100 北京市通州區婦幼保健院 北京)
以公共衛生與醫政管理為主要法律法規構成的衛生法體系,長久以來一直是我國衛生領域法律的支撐。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醫療衛生領域蓬勃發展。衛生、衛生法這一概念的傳統定義為:保護人體健康所采取的措施從而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法規。這一傳統定義已經不能適應醫療領域相關問題的處理,如醫療行為糾紛等。部分學者對于醫事、醫事法概念的闡述中包含了衛生法學,也就是衛生法學是醫事法學的一部分。在世界上醫療衛生水平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大都采用了醫事這一概念。所以部分學者所認為的醫事法取代衛生法,成為新的衛生領域法律支撐的大約可以概括為:衛生法學是醫事法學一部分,使用醫事法有益于與國際先進接軌。
但是從科學嚴謹的角度出發,以上給出的理由似乎并不能讓人真正信服,所謂的包含關系缺乏科學的考量。要科學全面的說明醫事法、衛生法的內在聯系與區別,就要深入進去進行比較探究。
國內學界引進醫事法這一概念時,沒有及時地給其一個清晰的概念,以至于到了現階段,醫事法這一詞語的使用非?;靵y。醫事法其實是一個舶來品,日本就有這樣的說法。對于其內涵和外延,日本的相關著作中也缺乏清晰準確的定義。但是通讀相關著作會發現,這些著作的內容全都是在闡述醫療過程中所引起的與醫療相關聯的糾紛,其中包含了醫療事故、醫療行為、醫療責任與醫療訴訟。所以日本的醫事法,只不過是醫療事故法律的一個簡單稱謂,以此來包含我國整個醫療法律體系并不恰當。
1.衛生法與醫事法的核心區別在于詞義區別
國內學界一直沒有從內涵和外延的角度出發對衛生法和醫事法做過深入的研究和界定,一般人在使用時往往混淆使用,甚至認為這兩者的詞義是相同的。在缺乏理論區分的情況下,“醫事”與“衛生”語義相近,都涉及公共衛生和健康權益。所以人們交叉混淆使用合乎情理。至于哪個詞使用的頻率更高很大程度上關乎人們的使用習慣。
從內涵和外延上看,醫事法所包含的范圍并不那么寬泛,其很難從醫療事故法律的角度出發對諸如食品、藥品等健康產品的法律進行包含。這時,有一個詞就顯得特別有意義——醫學法學。醫學法學是所有醫學事務法律的總和。借助醫學法學,可以將醫事法與衛生法的爭執過渡為對醫學事務和衛生事務的比較。
2.醫學與衛生的詞義比較
對醫學事務和衛生事務進行比較,關鍵在于比較前面的醫學與衛生。醫學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中醫為代表的傳統醫學,一類是以西醫為代表的現代醫學。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區別在于醫療行為的不同。醫學事務的定義僅局限在實施醫療行為,促進人體健康,醫治人體疾病,是具體的醫療行為范疇。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以保護和促進人體健康為實施目標的醫學事務和醫療事務在內容定義上大體是相同的,所以都可以統稱為醫事法。
衛生在古語中的解釋為:“防衛其生,令合其道”?,F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為了創造出促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危害,治療人體疾病生活生產環境而采取的措施。由此可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衛生,都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與醫事相同的為促進人體健康,醫治人體疾病的具體的醫療行為范疇,一是從生活生產的環境入手,采取措施去實現對人體健康的保護。通過對比發現,衛生所涵蓋的范疇要比醫事大,醫學事務是衛生事務的一部分。
“醫事”“衛生”經常用在與法律相關聯的場合,這就要求從法律的角度出發,深入探析兩詞語的法律意義和法律范疇。
綜合世界性的公約、憲章、宣言,可以將公民健康權益的實現分為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宏觀層面就是創造出促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危害,治療人體疾病的生活生產環境而采取的措施。需要從食品、藥品、勞動等衛生安全以及衛生調控、衛生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來實現。微觀層面指的是采取醫療行為對病害進行診治,這就需要醫事法來對醫療行為進行調控和保障。
對比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不難發現,宏觀層面的實現對于人類社會的意義遠大于微觀層面,創造良好的環境來保障健康遠比對病害的診治更有效也更節約資金。宏觀層面的實現已經超出了醫療行為所能解決的問題,它上升到國家政府的工作事務中,需要依靠國家政府來協調社會各方資源,如食品藥品衛生、勞動環境衛生、衛生資源及其配置等才能實現。這也是保障公民健康權益最為有效、最為全面的方法??偠灾?,衛生范疇包含了醫事范疇,衛生事務領域是一個更大的領域。對應的衛生法應該定義為保障公民健康權益的醫療行為及其與之對應的醫事法律法規,同時還包含與公民健康權益相關的實現措施(衛生事業)的法律體系。這才是一個務實的法律法規所應有的內容。
綜上所述,從以上對于醫事法和衛生法的探析比較中可以發現醫事法的內涵和外延始終只能從微觀層面展開,難以在醫療行為的基礎之上擴展其意義。只有宏觀層面的衛生法涵蓋了醫療行為和健康保障措施。由此可見,回歸衛生法,就是從微觀走向宏觀,體現了人類對于健康權益的追求,也是法律法規求真務實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劉長秋.論《基本醫療衛生法》的名稱、定位與基本制度[J].法學雜志 ,2017,38(04):67-76.
[2]劉莘,覃慧.衛生法理論體系建構的前提[J].行政法學研究 ,2015(04):55-67.
[3]田磊.醫療過失侵權責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
[4]黃錫娟.患者的醫療權利[D].復旦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