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洪列
(318020 黃巖區人民法院 浙江 臺州)
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收入的增多促進了民間借貸、民間融資模式的發展,民間借貸是在經濟上是一種融資活動,有效的促進了民間經濟的發展和改善了民間資金短缺的問題,但是民間借貸在我國還屬于發展階段,我國在民間借貸問題這方面的法律不夠完善,并且缺少相關的管理規范及制度。所以這將會產生一定的民間借貸糾紛問題,因此本文就民間借貸糾紛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1.關于借款主體的確定問題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借貸主體的身份確定尤為重要,這關系著在法律訴訟階段借貸能不能生效,例如,夫妻一方簽訂的借貸合同,在法律起訴時能否將夫妻雙方作為借貸主體進行起訴?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原則問題上,應當按照合同的相對性原則,要根據合同簽訂雙方或者是法律關系的相對方來確定借貸主體。但是在簽訂借貸合同時,雖然不是合同的簽訂方,如果其可能作為權力的享有者或者實體義務承擔者,仍然可以作為主體參加訴訟。所以如果借條上有夫妻的其中一方的簽名,但借款是屬于夫妻的共同債務,那么,夫妻雙方均可認定為借貸主體。另外,法定代表人簽訂的借款合同如怎么定主體?本文認為,法院審理的時候應當審定法定代表人簽合同時是以個人名義簽訂還是以企業名義簽訂,個人名義簽訂的則主體是法定代表人,企業簽訂的則主體是企業。
2.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民間借貸糾紛中,經常會出現出借人通過借據證明自己已經還款,并且往往沒有標明具體的付款方式,一般陳述為現金支付,但是借款人通常會以沒有收到實際的現金、借款中包含“砍頭息”形式來進行辯解。本文認為,對于這種類型涉及金額較大的案件,法院在審理時并不能僅憑借據對借款事實和金額做出判定,應當對支付方式進行細致的審查,并且在舉證責任分配中,其相關的還款證據應該由出借人來進行舉證證明,法院根據當事人的陳述、支付方式、出借人的收入及支付能力等進行綜合審查判斷,防止僅憑借據一項證據來掩蓋非法債務的情形。
3.借款時效問題
民間借貸中,法律規定如果雙方自約定還款期限兩年,但是在兩年內卻未還款的,這時候出出借人在兩年后進行法律訴訟,將失去勝訴的權利。但是由于民間公民法律的意識有些薄弱,此時就產生了借貸糾紛。并且當借款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但是借款人在催收通知單上已經簽過字,此時是否認為對原債權的確認?本文認為是否是對原債權的確認取決于具體的債務問題,如果出借人是信用社,那么催收通知單上的簽字是起法律作用的,但是對于超過訴訟時效的借款,如果催收人是除信用社之外的公司或者個人向債務人發出的催款通知單,催收單上的債務人的簽字及蓋章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4.借款人逃跑的問題
由于民間借貸中信息渠道少和信用評價的方法匱乏,會造成農村公民對于借款人的信息掌握不夠充分,為了高息將自己的金錢借貸給借款人,但是這樣往往有巨大的風險,一旦債務人成功的向公民借款,債務人會發生攜款逃跑現象,此時,在長期無法獲得債務人的聯系方式,債權被懸空,貸款追回難度比較大,普通農民通過個人的追款往往很難找到債務人。我國在此方面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案件,因此,我國應當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制訂制度警示債務人勿要攜款逃跑,并完善追款制度,形成一定的執法團體進行追款,保障人民的利益。
1.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
民間的借貸糾紛往往是由于人民普遍缺乏法律和缺乏防范投資風險的意識,因此,政府及媒體等方面應當擔當起重任,積極主動地向人民宣傳借貸的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從而促進人民對風險投資的防范意識,政府要做好普法活動,不定期發放宣傳頁,并對人民開設講座等活動。另外,公民在進行資金出借時應當保持警惕,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經濟條件、個人信譽、還款能力等方面,在出借資金時,注意借條的書寫規范和利率的合法性,雙方妥善保管借據,防范意外情況的發生導致借貸糾紛。
2.加強訴訟調解工作
借貸糾紛的調解主要包含了兩個方式,首先是人民調解和訴訟調解機制。在人民調解方式中發揮街道辦、人民調解委員會、村集體辦事處等基層單位和組織的作用,對于一些民間的糾紛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另外,訴訟調解方式中,在立案環節中加強訴訟引導,引導當事人能夠正確的行使自己的訴訟權利。民間借貸糾紛案中對于借款雙方要進行充分的調解,通過法律知識來調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盡可能的能夠解決雙方的矛盾。
3.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民間的借貸行為
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散見在各種法律規章之中,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沒有規范的行為。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所以完善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法規是非常重要的,制定相關的法律對放貸對象、借貸主體的利率以及法律責任、交付方式等方面作出具體的規范。同時也可以參照香港地區的《放債人條例》進行制定專門的條例。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民間借貸市場的擴大,民間借貸糾紛問題也越來越多,如果沒有國家進行合理的管理和監督,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文只是對很少一部分借貸糾紛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探討,在借貸糾紛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等待解決,因此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和法律人士的共同努力,為民間借貸探索出一條規范的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曉佳.淺談近年民間借貸糾紛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廣東科技 .2011(22):63-64.
[2]江君華.分析民間借貸糾紛的特點、成因及對策[J].法治與社會.2017(01).
[3]朱敏,吳克坤.關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司法建議[J].人民司法.2011(2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