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鉞飛
(315400 浙江陽明律師事務所 浙江 余姚)
由于我國長期采用城鄉二元結構來發展,造成了城市和鄉村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城市被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區域,農村在環境保護方面被忽視,導致農村的環境污染加劇,而且在生態環境方面也遭受到了極大破壞,所以保護當前的農村環境問題變得刻不容緩。
在當代社會,我國農業發展迅速,已進入現代化的發展模式。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已被作為主要的使用對象,使用量不斷增加,甚至已經超標,這不僅使土壤的污染加重,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生物種類不斷減少,而且還危害人體健康。農藥被作為治理害蟲雜草的有效對象大量使用,但是土壤被農藥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為防治病蟲害向作物噴灑農藥時,除一部分直接落到地面,相當部分附著在作物表面,經風吹雨淋落入土壤中。懸浮在大氣中的農藥,部分農藥隨噴灑過程直接進入大氣,懸浮于大氣中的農藥顆粒或以氣態形式存在的農藥,經雨水溶解并隨著雨水降落到土壤中。這些都會對土壤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還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危害。
近年來城市發展迅速,環境也越來越好,但這卻是以污染農村的環境為代價的。隨著城鎮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城鎮的垃圾也不斷增加,垃圾得不到及時的處置,就會使周圍的環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天氣炎熱時會散發出臭氣,引來大量蚊蠅,這樣不僅會傳播細菌,也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于是就把這些垃圾都處置到農村,隨意傾倒在河流、田間,堆積起來,時間長了,垃圾就會往下滲透,造成對當地水源造成污染。城鎮的工業污染也非常嚴重。城鎮企業雖然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是,由于企業的規劃不合理,企業的污染物管理的缺失,使得城鎮企業的一些污染物,包括工業廢氣、廢水、都向農村排放,對當地的土壤、水源等造成了嚴重污染,導致水不再清,空氣不再清新。
從環境保護方面來看,我國還缺少一些專業性的法律來解決這些問題。工業及城市向農村轉移,危及農村飲用水和農產品的安全;但是農村環境保護的政策仍然達不到目標要求,這嚴重損害了農民的身體和財產安全,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在鄉村地區,鄉鎮政府是對環境保護負主要責任的,但由于鄉鎮地區比較落后,思想上也不具有強烈的保護意識,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并沒有建立完備的法律體系,導致在執法過程中造成了一系列的錯誤,這種種因素都阻礙了農村環境保護的發展。
鄉鎮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愿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在鄉鎮政府專欄里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并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在鄉鎮學校中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都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當中,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人們只有打破了原有忽視環境的觀念,在思想上真正改變,才會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愛環境。
要帶領農村的環境保護法律走上法制化的道路,在立法方面做出進一步的完善。對目前常見的生活垃圾等作出詳細的規定,并增加相應的違反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條款的法律,由此加強對農村環境保護。制訂相關單行法,對環境權進行進一步的細分,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規,根據當地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具體情況制訂針對性強的詳細的地方性環境污染防治法規和政府規章法規,并采用特殊的法律法規作為補充。除此之外,我們更可以讓公民參與到環境立法的過程中,不管怎么說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也是法律的直接接觸者。讓他們參與到制訂法律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保證法律的可行性,也能夠提高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這樣更能保證法律的完整與全面。
農村環境監察執法法律依據不足,存在大量法律空白。環境監察執法部門職責不清,沒有形成監管合力。農村環境監察執法多涉及水利、環保、林業、財政、土地管理等多個部門,部門之間權力重疊,權力責任缺乏合理的界定。另外,在具體執法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管理部門和環境監察部門沒有建立有效聯動機制,各執法部門之間缺乏配合和協作,使得環境監察執法效率低下。多數部門只從本部門利益出發,遇到事情推卸責任,從根本上造成了農村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無法有效開展。環境監察執法財政投入不足。多數農村并沒有重視農村環境執法,相關儀器設備老舊、使用率低,部分偏遠鄉鎮幾乎沒有配備環境執法車輛。而且環境監察執法的人員不足、素質較低。這一系列原因都造成了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執法水平的低下。環境監察執法財政投入不足。
當前我國農村環境監督仍處于起步階段,在農村環境監督中存在監督依據不足、監督主體缺位和監督手段不足等問題,鄉鎮應監督實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土壤污染防治政策、規劃、法規及土壤環境功能區劃,組織指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同時加強懲罰力度,對于凡是做出違反規定的行為,不論大小都做出相應的懲罰。鄉鎮干部更應起到以身作則的示范作用。另外,公民對環境具有監督權,我們要保護他們的權利,讓他們直接參與到環境的保護之中,更有利于法律的實施。這樣才能創建一個環境優美的鄉鎮。
現如今,農村所面對的生態環境問題是由多方面所造成的,與城市的環境相比較,農村生態環境更具穩定性,但這也表明農村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更加難以恢復,如果不夠重視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將來再要解決必會更加困難。在解決環境問題中不僅要加強制度方面的建設,更要加強文化方面的建設,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自覺保護環境。
參考文獻:
[1]邵江婷.基于社區發展的我國農業生態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0.
[2]陳勝.我國綠色小額信貸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3.
[3]肖楠.“農家樂”環境污染問題及法律對策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