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譯寧
(315211 寧波大學法學院 浙江 寧波)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第27條規定:“持票人可以將匯票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以背書的目的不同,背書分為轉讓背書與非轉讓背書,轉讓背書是指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的背書,非轉讓背書又可以分為質押背書和委托背書,委托背書是指以委托他人收款為目的的背書,質押背書即以委托他人行使票據權利為目的背書,而委托背書和質押本質上都系非票據行為,具有要式性,但并不具備票據行為的獨立性、無因性,并不會產生或變更票據當事人權利義務關系,當然無須對被背書人承擔責任,故只有轉讓背書是票據行為。
依據《票據法》第27條規定,質押背書就是將以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相對于委托背書而言,兩者只是授權范圍的不同,質押背書還包括授予其追索權。不得背書轉讓的票據可以質押背書或委托背書,因為質押背書或委托背書只是將委托他人行使票據權利,并不轉讓票據權利。
《票據法》第35條規定委托背書后不得轉讓背書,雖然沒有規定質押背書后能否轉讓背書,但被背書人與委托背書時一樣都僅是授權作用,并不享有票據權利,如果轉讓背書則屬于無權處分,當然無效。
被背書人以票據的背書連續和持有票據證明自己有權行使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不需要另行提出實質上的證據。債務人對之付款時,發生免責的效力。所以,如前所述,票據的質押背書系非票據行為,其不具有無因性和獨立性,當被擔保的主債權無效時,質押合同也無效,質押背書當然不產生相應的擔保效力。故票據質押背書僅具有權利的證明效力,并不具有擔保效力。
質押背書系非轉讓背書,不發生票據權利轉移的效力,只是授予他人行使票據權利,被背書人并不享有票據權利,票據債務人對其并不承擔票據責任,對背書人的抗辯權并不因質押背書而切斷。
依據《擔保法》第224條規定:“以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出質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首先,出質人與質權人并不存在票據權利義務關系,兩者隸屬于不同的法律規范調整,不能將兩者混同。再者,票據非書面合同,即使是書面合同,雙方并沒有就主要條款達成一致,票據上并沒有記載被擔保的主債權、主債權的金額、主債權履行期限等作為質押合同所必備的條款,合同也并不成立。即使合同也成立,也是流質合同,屬于無效。同樣,擔保法也明確禁止流質,不能以質物代替主債務的清償。故質押合同才是產生質權的條件。
有不少學者認為,《票據法》第35條規定,質押背書是票據質押的生效要件,出質人未在票據上進行背書簽章的,持票人不能取得相應的質權,不能基于質權行使票據權利。而最高院民二庭針對關于票據質押生效條件不同的法律及司法解釋的不同規定形成初步意見:質押背書不是票據質押設定的生效要件,是票據質權的對抗要件。也有學者認為可以通過法律解釋規則來解決上述問題,即設定“票據法上的票據質押”和“物權法上的票據質押”,前者要求出質人必須通過質押背書的方式設立質權,并使質權發生票據法上的特殊效力,質權人實現質權時可以直接行使票據權利;而后者的設立只要滿足質押合同和票據交付即可,但質權人只能通過請求出質人行使票據權利或者請求訴訟確認票據質權等方式實現質權。
筆者認為:第一,《票據法》第35條僅作為任意性規范,質押背書不是票據質押的生效要件,不背書并不影響質押的效力。但票據只要質押背書,無論質押合同是否有效,在票據到期后,質權人都有權向承兌人或出票人要求付款或向其他票據債務人主張追索權。出質人與質權人已經簽訂了質押擔保合同并交付了票據,但是沒有背書記載“質押”字樣,被背書人的質權仍成立,只是影響對質權的實現。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英美票據法和我國臺灣地區“票據法”都沒有對質押背書作出規定。在英美法中,盡管票據法沒有關于票據質押背書,但是票據仍然可以出質,其具體形態表現為一種債賬擔保。若出質人沒有簽訂書面的質押合同,僅以背書記載“質押”字樣,如前所述,質押背書不產生質權,所以并不構成票據質押。第二,根據票據的文義性和背書連續性的要求,他人不能根據《票據法》第13條規定善意取得票據。無所謂善意第三人問題,自也無所謂對抗善意第三人的問題。第三,即便采用物權法的方式設定質押,質權的標的仍不當然是一般民事債權,作為質押合同標的物的票據只有成為一般的債券時,質權的標的才是一般民事債權。
傳統票據法理論對于票據質押背書的效力認定有所偏差,導致對于票據質押問題理論分歧不斷,筆者認為有必要重新對質押背書效力進行探究,應明確認識到質押背書非一般的票據行為,其并不具有無因性、獨立性,并非票據質押的生效要件,有利于協調其他法律與票據法的沖突。
參考文獻:
[1]謝懷栻.票據法概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61.
[2]呂來明.票據法基本制度評判[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252.
[3]高圣平.物權法擔保物權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366.
[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經濟審判指導與參考(第四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8.
[5]熊丙萬.論票據質押背書的效力——《票據法》與《物權法》之間立法沖突的協調[J].當代法學,2009(4):21.
[6]許明月.《英美擔保法要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255.
[7]鄭孟狀,郭站紅.論交付在票據質權設定中的意義[J].浙江社會科學 ,201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