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積鳳
(541004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 桂林)
改革開放后,國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思想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夫妻雙方對家庭財產的支配要求也越來越高,法定財產制度已經不能滿足夫妻雙方及第三人的需求,因此,約定財產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約定財產制度對夫妻之間平等關系、對交易的安全以及在個體、社會之間對利益進行平衡上等方面有著法定財產制度無法企及的優越性。
夫妻約定財產制本質是夫妻雙方或是即將成為夫妻的雙方,對財產進行管理、處分及對債務償還等方面進行約定的制度。夫妻約定財產制度是依據當事人自由行使財產權,具有優先適用法律效力,體現了契約自由的原則。
夫妻雙方針對財產的歸屬問題進行約定,能夠有效保證家庭財產的穩定運轉,進而讓家庭的社會職能得到更好發揮。
我國目前的夫妻約定財產制度本身存在著立法技術方面等的先天不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社會各方面發生巨大變化,再加上夫妻雙方積累的財產種類越來越多、價值越來越大,夫妻雙方對財產的處理要求也不再單一等,我國的夫妻約定財產制度沒有與時俱進的發展,使其非常簡陋。
(1)符合現實生活的夫妻約定財產制度的法律表述與一項獨立的財產制度并不匹配。就目前的立法表述而言,“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適用法定財產制”,看上去約定財產制和法定財產制之間的地位似乎平等,前者甚至已經超越了后者,然而對《婚姻法》中和夫妻財產立法規定有關系的第17、第18、第19條進行推敲后可以發現實際情況并不樂觀。長期以來,我國的《婚姻法》和民事法律之間是分離開的,這樣使得約定財產制有關的內容、程序以及效力等方面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
(2)我國目前的夫妻財產約定制度對訂約的主體,包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沒有進行詳細的規定與限制。從民事法律理論來說,夫妻之間對財產進行約定的行為屬于民事法律行為,夫妻對財產約定所達成的協議是平等主體之間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協議,其性質應屬于民事契約的范疇。所以夫妻雙方對財產進行約定,不僅要遵守我國《民法通則》,也要遵守《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然而婚姻財產契約又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國內的《婚姻法》忽視了約定主體的身份。在實際生活中容易出現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精神或生理疾病而轉變為無民事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我國的《婚姻法》對其訂約權利并未提及,不利于保護本已很不幸的人的財產權利。
(3)未對夫妻約定財產的時間以及發生變化的狀況進行規定。我國有關夫妻財產約定時間的規定采用的是限制主義的立法模式,雖然這樣的模式對于國內目前的具體狀況是非常適合的,然而法律表述并沒有針對時間進行明確,所以我們只能夠在立法精神上進行解讀。約定的時間可以是婚前,也可以是結婚的當時,還可以是婚后。除了這些之外,對于約定時間的溯及力,以及夫妻約定時間的不同之于第三人利益的影響沒有做出規定。
(4)未對夫妻約定制度下的每一種財產進行詳細的規定,夫妻應該享有的財產約定的權利更是沒有提及。雖然在《婚姻法》中對婚姻當事人所選擇的財產制種類進行了規定,然而對每一種類型的財產制應該包含的內容卻并沒有進行規定。筆者認為,《婚姻法》不僅要對供婚姻雙方選擇的每一種財產制類型進行明確的規定,對于這一財產制度下夫妻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以及雙方對財產所進行的管理、處分等,有關債務清還事項方面的問題也要進行明確的規定。
(5)夫妻約定財產制在形式及效力上存在疏漏。維護交易安全是夫妻財產制度立法的重要原則。保護交易安全本質就是保護善意沒有過失的人的利益。在涉及夫妻財產約定制度的設計中,應重視保護第三方的利益。國內并沒有對夫妻財產約定的公示內容、程序進行規定。夫妻之間只要是對夫妻財產約定進行了有效締結,那么在締結后就具備了法律效力,但實際中,第三方通常不知曉夫妻雙方的財產約定,這其實就是剝奪了第三方的知情權。雖然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夫妻對財產進行約定隸屬于個人隱私,然而由于這個約定必然會對第三方的利益產生影響,因此第三人身為交易的相對方無可厚非的擁有對協議的知情權。然而在法律上針對夫妻財產的約定對于第三方的利益卻沒有予以保護,對實際中的操作也是非常不便利的。
夫妻財產契約以及約定財產制自從誕生起就具備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其生命力非常旺盛。約定財產制的修正、緩和與備用功能所體現出的價值取向,突出的一點就是尊重意思自治的精神,最大限度滿足了婚姻雙方對調整夫妻關系的多元化需求。在不與《民法》以及《婚姻法》基本原則相違背的前提下,應允許婚姻當事人自由處置自己財產。筆者認為,為了遵從約定財產制的價值取向,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約定財產制的功能,對婚姻雙方的需求盡量予以滿足,應該采取自由式的約定財產制模式。
在目前國內所實施的《婚姻法》中,約定財產制之所以沒有辦法使它作用有效的發揮,筆者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婚姻法》的實體性規范不具備較高的完善度。借助《婚姻法》在對很多親屬身份或者財產關系進行解決糾紛問題的時候,都是有規矩可以遵循的,在諸如收養、婚姻等實務中,國家公力都對其進行了干預,同時還有一定的公示形式以及登記程序介入。因此,現在所實行的《婚姻法》因為其所具備的程序,再加上實體兼備的立法模型,使得它現在具備一定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對于規范的程序性,新的立法是有保留的必要,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完善,促使其更加健全。對約定財產制的程序予以完善其實上就是對夫妻財產制度的程序進行完善。對于夫妻財產約定,適用一個合理且有效的程序機制來有效保障當事人的真實意思,維護第三人權益(交易安全)。在選擇調控形式上,除了要以程序規范以及實體規范相契合作為基礎之外,還要以有利于夫妻利益、第三者利益以及社會利益作為基礎。然而,以我國《婚姻法》對約定財產制的規定作為依據,對于第三人交易安全進行保護,僅憑“公證與登記結合制”是不夠的,筆者建議在對約定財產制程序上所采取的“公證與登記結合制”的基礎進行保留的基礎上,對“夫妻一方或雙方的告知義務”進行增加。對這一條內容進行增加的理由具體如下:
1.把公證程序作為夫妻財產約定的生效要件
公證制度能夠對當事人的意愿進行充分的反映,是私權自治原則的具體體現。就主體地位上而言,代表國家行使公證權的公證機關其實就是司法證明機關。公證機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以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的申請作為依據,對不具備爭議的法律行為、事實以及具備法律意義的文書進行審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來對這些文書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進行確定證明。
2.把登記作為夫妻財產約定對抗第三人的對抗要件
對夫妻雙方意愿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予以保護以及審查,這是公證的作用,然而因為它本身并不具備公示性的權利,所以,單獨適用很容易就對第三方的利益造成漠視或者侵害。登記作為一項行政管理行為,行政機關是行使的主體,在國家機關的介入下,在經歷嚴格的程序下,能夠客觀的對夫妻財產約定的權利狀況進行反映,同時也具備較高的準確性,所以,這種公示方法還是比較好的。在夫妻財產約定領域,能較好防止夫妻利用財產約定來逃避債務,避免第三方利益受損。所以,把公證和登記進行結合必然是大勢所趨。
3.將告知作為夫妻一方或雙方和第三方交易時必須履行的法定附隨義務
雖然我們可以采取登記的方法來予以公告,然而它的目的卻并沒有實現。這是因為實際生活中并沒有人會去注意公告。因為在夫妻財產的預定中,夫妻財產不僅包括不動產,還有動產等。假如用登記或者公告來作為對抗的條件,那么將讓第三方陷入被動,影響交易的快捷性以及安全性。筆者認為,進行了約定財產制的夫妻,想讓該約定對第三方也產生效力,那么夫妻中的一方或者雙方在和第三方進行交易的時候有義務向第三方進行告知,然而第三方卻并沒有一定要注意的義務。除非是夫妻一方把約定的內容明確向第三方進行了告知,不然的話不得對善意的第三方予以對抗。
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婚姻當事人能否變更、撤銷夫妻財產約定?我們知道夫妻財產約定雖然受到夫妻身份關系的約束,但其本質上是一種財產契約,是婚姻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訂立的,一經成立即對雙方產生法律約束力。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財產關系是一種動態的法律關系,隨著當事人的經濟狀況以及其他方面的變化,當事人對婚姻、財產的態度及對對方的看法等也會發生變化,使得原有夫妻財產約定內容不再適應婚姻當事人,因此,需要變更或撤銷夫妻財產約定以及時調整變化了的夫妻財產關系。夫妻財產約定既是契約,應當允許變更或撤銷,這也是契約自由原則的體現。但夫妻財產約定的變更或撤銷,應符合一定的條件和程序,財產約定是雙方當事人協議一致的結果,變更或撤銷財產約定,也要求雙方平等自愿地協商,達成變更或撤銷財產約定的一致的意思表示。一方要求變更或撤銷約定,另一方不同意的,不得變更或撤銷夫妻財產約定。否則,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法律也可以規定在法定情形下,夫妻一方可以請求法院判決變更或解除夫妻財產契約,以應對因特殊情況遭受或可能遭受不利的夫妻一方提供救濟。
對夫妻約定財產制有關內容進行完善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進步越快,運用法律解決糾紛,公正配置權利的能力也就越強,對于個體就會給予更細膩及全面的關注。我國《婚姻法》的完善任重而道遠。筆者姑妄作拋磚引玉之設想,以期能對我國的夫妻約定財產制度的完善略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何小麗.試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07.
[2]劉超.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07.
[3]湯琳.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D].中央民族大學,2013.
[4]曹冬華.試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3.
[5]謝輝東.論我國的夫妻財產制度[D].華東政法學院,2004.
[6]龐紅.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的完善[D].廣西大學,2005.
[7]耿艷文.論我國夫妻財產制度[D].延邊大學,2005.
[8]張紫艷.論夫妻財產約定制度[D].上海交通大學,2014.
[9]聶影.論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D].吉林大學,2015.
[10]吳楠.夫妻財產約定制度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