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照霄
(264005 煙臺大學 山東 煙臺)
截至目前我國已簽署了16個自貿協定,涉及23個國家和地區。并且隨著“一帶一路”推進,中國未來正籌劃和沿線20個國家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這將進一步促進我國貿易投資領域的發展。但是只要有國家之間的投資活動存在就會有矛盾。在任何種類的自由貿易協定中爭端的解決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成員國之間的爭端和爭議得到公平有效地解決,經濟一體化才可以實現。
中韓兩國于2015年6月1日正式簽署《中韓自由貿易協定》(China-South 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以下簡稱中韓FTA)。作為東北亞第一個自貿區,中韓FTA的建立可以帶動兩國投資規模的穩步增長,加強投資領域的廣泛合作,而且標志著我國在貿易領域開放程度的實質性提升。雖然實踐中會受到相關政治因素阻礙,兩國近幾年尤其是中韓FTA建成后投資數額都呈現逐步上升趨勢。
中韓FTA協議專門設置了關于投資章節的規定,共19個條款和3個附件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包括定義規范、實體規則以及程序規則。其中投資的范圍覆蓋非常全面,以資產為基礎包括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具有資產性質的各種財產。注釋還規定了當投資財產發生形式上的變化時,不會影響其作為投資的性質。
通過協議內容可看出中韓FTA對于爭端解決主要列舉了三種常見方式。協商是爭端解決中最為直接簡單的一種;訴訟方式是國際爭端中較為普遍的實踐。在雙邊及多邊投資協定所里也有大量訴訟的規定,主要是在東道國的法院系統內解決投資爭端。最后在規定的時間,投資爭端不能通過友好協商來解決(一般時間為4個月),仲裁程序才能夠啟動。
首先是,中韓FTA投資爭端解決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適用范圍廣泛且明確。中韓FTA借鑒NAFTA對投資采取寬泛的標準,將投資主體范圍趨于擴大化,這將有利保護多種投資爭端。第二,中韓FTA給予了締約國投資者較為明顯的提起仲裁主動權,若東道國違反了在FTA中規定應承擔的義務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或損害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享有天然的主動權,這種提起仲裁主動權極大的保護了投資者權利救濟便利性。第三,中韓FTA投資方面的爭端解決還規定了,其在遭受損失或者損害之日起已超過三年時間,則不能提交仲裁。這種規定明確了當事方提起仲裁時間限制,明確一定期限的訴訟時效,可以避免部分投資者消極拖延解決爭議給東道國帶來損失,高效解決投資爭端。最后,中韓FTA投資規定,更多考量了投資者權利與東道國主權之間的平衡。既賦予了投資者選擇投資爭端解決途徑的主動權來體現出對投資者的保護;另一方面又對投資者訴諸國際仲裁提出了限制條件,比如仲裁時效限制以及爭端主體明確,這樣可以避免出現投資者濫用該機制的情形,這體現了對東道國主權和利益的保護。
首先是,無專門仲裁機構的規定。雖然規定了投資者享有主動申請選擇仲裁的權利,對投資者給予制度上的保障。但是在涉及仲裁庭的組成、仲裁員的指任、首席仲裁員等相關仲裁機構問題在其中未能找到具體內容。第二,中韓FTA中并未有對仲裁先決性問題的處理和規定,東道國沒有明確仲裁前置條件的強制性,這難免會對仲裁產生濫訴的弊端。第三,我國近兩年來締結的FTA和投資協定等對締約方的仲裁透明度要求較低。一般只是公開仲裁再無其他,雖然在中韓FTA涉及了透明度問題,但只是對法律法規、行政裁決這些實體法上的進行公開,對于仲裁程序透明度問題的規定并沒有涉及。第四,在區域間投資仲裁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仲裁結果不能執行。敗訴方執行裁決除了其自覺履行,就是勝訴方的懲罰報復手段,該方式既與FTA爭端解決的初衷相違背,也不能絕對地確保敗訴方執行,尤其是裁定發達國家作為敗訴方應對勝訴的發展中國家執行時問題尤為突出。
對于投資仲裁機構設置,這里可以參考美式FTA例如NAFTA第11章以及澳FTA相關仲裁機構的設置增添相關內容。
為了提高訴訟效率,仲裁庭在處理先決問題時,被申請締約方以某項爭議,不屬于適格的投資爭端申請或者以某項爭議不在仲裁庭的管轄范圍之內等異議對先決問題提出抗辯,仲裁庭必須中止一切關于實體問題的程序迅速做出裁決。
首先,可以擴大透明度原則適用范圍。我國FTA爭端解決過程中,無論是爭端解決程序還是裁決的執行等都應公開,或是借鑒歐盟做法在官網發布信息,或是公開文件,也可以在爭端處理過程中允許監督方參與等。其次,可以通過擴大私方當事人在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參與來提高透明度的措施。擴大公眾參與來提高透明度方面,為中韓FTA審核并建議一個最優的爭端解決機制。
針對中韓FTA在仲裁裁決執行方面存在的弊病,應設立締約各方認可的、專門的執行監督機構,設置專門的懲罰機制,并對拒不執行裁決的敗訴方采取的懲罰幅度與方式做出明確、具體的規定,遵循合理、適度與損益相當原則。監督機構有權督促敗訴方執行裁決,在敗訴方不履行或不按裁決履行時,可協助勝訴方對拒不執行的敗訴方采取合法與合理的懲罰或報復措施,防止勝訴方權利濫用,也要接受敗訴方因此提出的異議。以此敦促敗訴方依裁決履行FTA項下義務,保護勝訴方的合法利益,協調雙方利益,維護FTA仲裁程序的公正性。
參考文獻:
[1]金玄武.中韓自由貿易區爭端解決機制完善[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0).
[2]葉興平.《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投資爭端解決機制剖析[J].法商研究,2002,(5).
[3]徐樹.國際投資仲裁中濫訴防范機制的構建[J].法學,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