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 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3
研究分析司法責任制首先要對司法責任制的概念與性質有一個深度的理解。司法責任制以司法獨立為前提,以提高司法職業待遇為保障,是一個價值多元化的責任制度。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核心為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對于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性質研究學者們有不同的觀點,分析文獻不難發現,對于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認識:
尤宗智教授在做責任制研究時,主張應該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即行為層面和結果層面。行為層面的責任是指在檢察官案件辦理過程中產生的責任;結果層面的責任則是指案件辦理后產生的責任。這種縱向責任制研究為學界部分學者的研究思路。行為人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即承擔相應的責任,從本質上來說,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就是具體的承辦人責任制。①
萬毅教授持有不同的觀點,即享承辦檢察官責任的前提是享有案件的決定權。現行主任檢察官制度中,只有主任檢察官才享有案件決定權,辦案組織內的其他檢察官沒有案件的最終決定權,主任檢察官最終審批承辦的案件。從這個角度觀察,檢察官辦案責任實際上只能是主任檢察官的辦案責任。②
以上兩位學者闡述的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分別是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在筆者看來,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并非是圍繞人來進行的,而是以案件辦理為中心,當然,最后承擔責任的依然是行為人。
1.司法運行規律的要求——權責統一
司法運行要求權責統一,這也是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要求。在我國,公權力包含行政權在內都適用權責統一,這是人民主權主權原則的外延。司法權承載了重大責任,必然要以權責統一原則為基礎;公權力一方面是一種權利,另一方面,公權力對于人民而言,更是一種責任。權責統一,是指法律不僅賦予了權力行使者以職權同時加諸了相應的義務,二者相輔相成,在司法權中,司法人員行使職權時必須做到承擔起司法責任的義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法治體系的社會中,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充分發揮責任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是實現權力運行的首要條件。司法權也是如此,司法必須要有責任的內容,這也是法治的要求;責任不能游離在司法權之外,這是司法權的合法性要求。因此,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最終目的應是建立權責統一之下的司法運行機制與司法監督機制。因此,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優化司法內部的資源,遵循司法運行規律,解決權責相互獨立問題,例如權責分離、權責沖突分離、司法實施攬權或懈怠責任矛盾。另外,要縮小司法人員與案件的實際距離,以便更好遵循權責一致原則,確保司法的公正與效率并行。
2.司法活動規律的要求——人民主權
我國《憲法》規定,堅持人民主權原則,這就要求司法責任制改革不得背離人民主權原則。我國是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權力來源于人民。③人民行使民主權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二是間接行使民主權利。由于我國人口總量大,考慮到人力、物力、時間以及效率的問題,行使民主權利在總體上表現為將權利賦予國家公權力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在基層自治中可以實現直接民主。行使民主權在本質上表現為選舉權的行使,這也是一種有序的政治參與。由此看來,公權力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必須在人民賦予的權力內涵之內行使權力,才能表達人民的利益及意志。人民所要表達的意志與最終利益是公權力合法化的政治基礎。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人民把權力委托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他還鮮明指出: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绷暯酵靖嬲]我們:“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為人民用好權。”檢察權來源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對人民負責。推進司法責任制的改革,應從人民性這一根本屬性出發,端正切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積極承擔責任,積極履行法律監督權利,不斷提高執法能力與辦案水平,讓社會的公平正義體現在每一個案件中。
3.司法責任制的理論根源——司法的本質屬性
司法責任制改革的理論根源是指司法權本質屬性,即“依法判斷”。理論上認為,司法的概念尚有爭議。狹義的“司法”主要是指“審判”,一致認為司法有十大共同的特性;廣義的司法是指“政法機關”,包括審判、檢察、刑事偵查與司法行政等政法機關;中義的司法包括審判與檢察。筆者認為,中義的司法概念即審判和檢察的內容比較符合我國的司法體系與司法制度的內容。在絕大多數的場合中,司法人員包括了公安偵查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和刑罰執行監管機關人員,刑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本法所稱司法工作人員是指有偵查、檢察、審判、監管職責的工作人員”,但是這里的司法工作人員只能代表從刑事追究的角度對犯罪主體的界定,而不是定位于司法權本質屬性上。因此,在做司法屬性研究分析中,世界公認的是審判權是司法權的重要內容;檢察權同時包含了司法權和行政權的內容,在各國有不同體現,我國的檢察權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憲法將其定位為法律監督權,即檢察權是復合權能,除職務犯罪偵查權更多體現行政權特性外,其他權力內容如訴訟監督權、審查批捕權等更多體現為司法權。因此,在我國,司法權權屬應界定為審判權和檢察權。
4.檢察官的相對獨立性要求
檢察官基于授權和相對獨立主體結合是為司法責任制改革提供合法性依據。當前改革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強調突出檢察官主體地位,檢察官成為權力與責任相統一的主體。因此,從法理上要首先解決的是“檢察官的相對獨立主體地位”與“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是否存在邏輯沖突?關于檢察官相對獨立行使檢察權的法理基礎有授權說、獨立主體說和代理說等觀點。授權說認為檢察官行使的職權產生于檢察長的授權,檢察長作為檢察機關的代表,檢察長可以授權副檢察長與檢察官;獨立主體說認為檢察官與檢察長同為行使檢察權的主體,兩者并行不悖;代理說認為檢察官對外行使權力時代表檢察院。我們認為,司法責任制中檢察官享有的相對獨立決定案件的權力是檢察長授權與獨立主體的結合。④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檢察權的方式,對內主要涉及檢察權的配置,如果一切權力都集中于檢察長、其他檢察官的權力均來自檢察長的授權,則會出現檢察官獨立行使權力的合法性問題。因此,對檢察權的內部配置可采取檢察長代表檢察院、檢察官代表檢察長以及檢察長和檢察官共同行使檢察權等多種方式。應當說,檢察官作為相對獨立行使檢察權主體在法律上是可以得到支撐的。檢察官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是職責和權力的統一,自然延伸出檢察官在履行職責時享有的權力包括案件決定權。⑤與此同時,檢察官的權力也可來自于檢察長的授權⑥。
在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系列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司法活動具有特殊的性質和規律,司法權是對案件事實和法理的判斷權和裁判權”⑦。目前,關于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理論研究,尚缺乏深入的探討。司法責任研究的邏輯起點應為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理論研究,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同時也是司法責任改革研究的中心。
司法責任制的域外經驗研究,學界主要是按照大陸法系模式、英美法系模式以及我國香港、臺灣地區模式進行立法例的比較分析。
大陸法系模式的檢察制度主要以法、德、日本為典型代表,其具有相似或類似的運行機制,如檢察一體化原則、檢察官獨立辦案原則等,其表現出差異的是在具體的建構方面,但都有共同的價值取向。如檢察官的辦案組織、工作機制、保障機制等所表現出來的不同都是為了保證檢察官客觀、公正、獨立的行使職權。⑧英美法系主要以英國、美國為典型代表,英美法系檢察制度最早建立的國家之一的英國同時英美法系檢察制度的發源地。由于歷史原因,香港采用英國的檢察制度,是英美法系的地區之一,我國臺灣則是采用大陸法系的同時,吸收借鑒德日的檢察體制。香港律政司主管檢察事務,律政司授予廉政公署權力。我國臺灣地區實行“審檢合署”模式,檢察院依附于法院系統內,在檢察機關內部,縱向是“檢察長——主任檢察官——檢察官”,橫向是“主任檢察官辦案組——書記處-信息室、人事室、會計室、統計室、法警等”⑨。
域外檢察官司法責任制在檢察官選任、獨立辦案以及保障制度方面多存在相同之處。在組織體系、檢察官獨立性、檢察官隊伍穩定度等方面存在不同。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諸多學者教授都已經進行過研究探討。
在司法責任制的研究思路上,因為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模式與理論研究已經形成共識,不論是法學大家還是研究學者都保持著一致,主要是圍繞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的核心內容作出不同的研究思路:一是進行明晰的權責劃分;二是建立科學的辦案組織;三是構建規范的履職機制;四是建立有效的監督制約。五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職業保障機制。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后,學者如張文顯教授、陳光中教授等依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系列講話也作出了符合現在社會輿情的檢察官辦案責任制研究。
司法責任制的研究視角主要是刑法、程序法、行政法視角,黨的十八大以后,部分學者從憲法角度出發,圍繞全面依法治國研究司法責任制改革,這是一個新的視角。在研究方法上,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證分析都采用了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以及實證研究法。
較少采用行為組織法與統計學上的科學組織分析方法。
[ 注 釋 ]
①樊崇義,尤宗智,萬春.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三人談[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4(6):7.
②萬毅.檢察改革“三題”[J].人民檢察,2015(5):59-60.
③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④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不受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干涉.憲法和法律規定了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檢察權的原則,主要是規范檢察機關與其他機關和個人的關系,即對外檢察權行使的主體人民檢察院.
⑤根據《檢察官法》第2條、第6條、第9條的規定,檢察官是依法代表國家行使檢察權的檢察人員,其職責包括代表國家進行公訴、并享有履行檢察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
⑥《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實行檢察長負責制與集體領導相結合的制度.
⑦習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102.在本文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司法和司法改革的論述為司法責任制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⑧蔡薇.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比較研究[J].人民檢察,2013(14).
⑨黃成,黃福濤.論主任檢察官制度改革下的“一體與獨立”[J].中國檢察官,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