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虎
枝江市人民法院,湖北 枝江 443200
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日益普及為網絡犯罪的產生提供了條件,使得部分犯罪分子在對其加以利用的過程中,通過實施相應的違法手段及操作,非法攻擊及破壞他人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從而竊取他人私密信息,甚至套取他人財產。
互聯網電子證據指的是以電子形式、光學形式等相關現代媒介形式將計算機網絡運行當中某一過程的信息進行儲存,從而形成相應的信息記錄,包括但不限于計算機網絡軟件的應用、網絡社交活動等。通常情況下,人們習慣將電子證據分為靜態電子證據及動態電子證據兩大類。其中,靜態電子證據是指計算機網絡設備當中所已經存儲的電子信息,而動態的電子證據指的就是計算機網絡設備在運行的過程當中,所產生的相關電子數據信息,包括正在瀏覽的網頁、觀看的視頻等等正在進行的網絡活動。此外,在電子證據的內容上面,人們又將其分為內容信息電子證據及附屬信息電子證據,內容信息電子證據主要是相關社交網絡信息,如聊天記錄等,而附屬信息電子證據則是社交過程當中,記錄附屬信息的載體,如郵件的傳輸等[1]。
互聯網電子證據原件就是指案件事實的直接參考證據,是未進行過任何人工處理及后期改造的第一證據。由此可見,其就是一種最為原始的司法證據。在我國的司法領域,也具有相應的最佳證據規則,而通常意義上,此種原始證據便是案件的最佳證據,與傳統書面證據不同,在電子證據方面,由于其原件的來源不受控制,且無法證明其原始性。因此,也必然無法適用最佳證據規則,這也正是網絡犯罪分子“逍遙法外”的重要原因。由于在網絡活動當中,用戶獲取電子證據原件的不便性及復雜性,使得相關的司法部門在處理此類網絡刑事案件的時候,無法對其加以界定,從而給案件的審理工作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處理電子證據原件以外,電子證據復印件的法律效力認定也是我國司法部門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部分國家在立法上面是承認電子證據復印件的法律效力的,如英國及美國等,英國相關立法甚至還明確規定了相關電子復印件的證據制作方式及格式,并以此來判斷其是否能被采納,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第1003條也對電子證據的復印件所具備的法律效力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嚴格劃分了各種復印件所具備的不同法律效力,同時還進一步明確了,對于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獲取原件及證明的情況,其符合規定的相關復制品與原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2]。由此可見,復印件的運用原則及前提便是:原件的無法獲取及運用,然而在我國還沒有相關的具體規定來確定電子證據復印件的相關審核要求,其法律效力也無法得到準確的認定。
為更好的確保電子證據的法律效力,我國司法部門在立法的工作當中,可以適當的擴大電子證據的適用范圍,以確保其適用于最佳證據規則。具體可以參考聯合國的相關《電子商務示范法》來進行,可以規定相關的電子證據必須要以原始文件為形式進行保存,但是如若原始證據已經遺失,或者無法獲得的情況下,相關的通過審核,并達到審核標準的復印件應當被認定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同時,對于原件證據及復印件證據存在不完整的情況,要加強對其單向數據信息的審查及認定,并根據該相數據電文現有的信息記錄等,嚴格參照相關標準來對其加以評定,結合案件當事人及具體案情,認定其證據的有效性。
由于網絡的更新及發展速度相對較快,為更好的開展司法工作,相關的公安司法部門及執法部門還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網絡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術,從而更好的審理網絡犯罪案件,認定電子證據的有效性。由于我國的公安司法機關在辦案的過程當中,受理及承辦的大多數案件都是傳統的社會案件,對網絡犯罪案件的審理經驗相對欠缺,因此造成網絡案件得不到規范的審理,給網絡用戶帶來了損失,甚至有部分執法人員對網絡案件具有恐懼心理。隨著網絡犯罪事件的日益增多,加強對公安司法人員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及技能的培訓及強化,顯得更加勢在必行。
當前社會中,網絡犯罪的手段及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司法機關的公信力,打擊網絡犯罪行為的產生,相關的司法部門在立法的過程當中,應當適當的加大電子證據的適用范圍,并不斷強化司法工作人員的網絡專業知識,從而為電子證據的法律效力認定及網絡案件的公正審理提高重要保障,推動我國互聯網事業的積極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