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佳露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前科消滅制度對于幫助這類特殊群體重新融入社會具有重大作用。近年來我國在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滅制度的立法現狀處于初步階段,因此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就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
《刑法》從立法高度肯定了前科的存在,同時在民事、行政法等領域仍存在前科犯罪記錄的規定,比如剝奪其權利與自由等,都從側面對未成年犯罪人產生某種意義上的負面影響,甚至會阻斷其未來良性的發展。
1.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的人權保障
人權保障是當前中國刑法首先需要強調的一種理念,是刑事政策的一種內在體現。前科消滅制度的確立對未成年人權保障、社會秩序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
2.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是由人作為基本單位組成的組織,具有復雜性、人文性。未成年人的畸形發展會破壞群體正常態勢,阻斷社會的良性循環。此項制度的落實,在恢復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價值不容小覷。
1.由未成年人自然屬性所決定
未成年人對新生事物有較強的吸引力,易受新的觀念吸引。因此對未成年進行重新塑造,促使他改過自新,重新回歸社會。
2.符合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出于對未成年人的種種特殊保護,確立此項制度不僅彰顯我國人權保障的意義,也順應了我國有關少年司法改革的趨勢。
1.立法研究。從1991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到1999年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關于未成年人前科消滅法律后果的規定。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不僅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而且在第二百七十五條設置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
1.美國相關經驗。美國的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滅制度。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福利制度規則》中,該規則第781條規定在加利福尼亞州可以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進行封存。這些實質性的條件對我國確立此項制度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
2.大陸法系國家的經驗。日本的前科消滅制度對未成年人來說是極其寬容的,其有兩個特點:消滅的時間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免于執行之后;消滅的方式是自動消除。這種做法突出了前科消滅的人性關懷,更加體現對未成年的關愛,符合國際主題與發展趨勢,值得探索。
確立未成年前科消滅制度會與我國的相關規定沖突與抵觸:
1.與《刑法》規定的犯罪前科報告制度形成直接的沖突;2.與《刑法》第66條和第356條有關特別累犯和特殊再犯的規定相抵觸;3.與我國民事、行政法律法規中對前科人員的資格與權利的限制或剝奪的有關規定相矛盾。
要確立未成年前科消滅制度并使其能夠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發揮現實的功效,必定離不開有力的制度配合,如何在此制度構建過程中協調各方面的社會關系必不可少。
第一,應對我國《刑法》第100條規定的前科報告制度進行修改完善,使之能夠與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有機配合、銜接協調。第二,應該對我國民事、行政法律法規中設置的前科效應加以整合,使之與刑事領域前科規定形成結構協調、邏輯嚴密的前科效應體系。
在現階段如果考慮正構建該制度,就必須在適宜國情的前提下尋求相應的制度配合。1.嚴格限制未成年犯有關刑事領域的準入制度。結合具體案件分析未成年犯實行犯罪的成因及社會成本,實現刑事案件的分流。2.嚴格的評估制度。未成年犯罪人的前科消滅制度的真正投入現實需要一系列的評估程序。3.健全監督機制。對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的罪后表現的評估調查,發現有違反法規定進行評估活動的,應當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未成年犯罪人前科消滅制度的構建,微觀層面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有利于家庭和諧;宏觀層面有利于社會秩序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國家刑事政策的貫徹實施,有利于法律法規體系的統一與完善。因此,其不管是從微觀的未成年保護技術層面分析還是宏觀的價值導向領域都是一股新鮮的血液。